宋代古诗词

戏答元珍

作者:欧阳修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类别:答谢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蝶恋花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体裁: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蚕妇

作者:张俞 年代:宋代 体裁:五绝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春晚

作者:王令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暮春即事

作者:叶采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满江红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体裁: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满江红

作者:岳珂 年代:宋代 体裁:
小院深深,
悄镇日、阴晴无据。
春未足,闺愁难寄,
琴心谁与?
曲径穿花寻蛱蝶,
虚阑傍日教鹦鹉。
笑十三杨柳女儿腰,
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
情与情,长如许。
想绮窗今夜,
为谁凝伫?
洛浦梦回留珮客,
秦楼声断吹箫侣。
正黄昏时候杏花寒,
廉纤雨。

行香子

作者:秦观 年代:宋代 体裁: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作者:陆游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乡村四月

作者:翁卷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类别:田园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定风波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体裁: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浣溪沙

作者:晏殊 年代:宋代 体裁: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1]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2]

寓意

作者:晏殊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早春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三衢道中

作者:曾几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沁园春

作者:刘过 年代:宋代 体裁:
一剑横空,
飞过洞庭,
又为此来。
有汝阳琎者,
唱名殿陛;
玉川公子,
开宴尊罍。
四举无成,
十年不调,
大宋神仙刘秀才。
如何好?
将百千万事,
付两三杯。
未尝戚戚于怀。
问自古英雄安在哉?
任钱塘江上,
潮生潮落;
姑苏台畔,
花谢花开。
盗号书生,
……

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南歌子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代 体裁: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秋月

作者:程颢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商鞅

作者:王安石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多丽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代 体裁: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满庭芳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代 体裁: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雨过偶书

作者:王安石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望海潮

作者:柳永 年代:宋代 体裁: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作者:陆游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新春

作者:陆游 年代:宋代 体裁:五律
老境三年病,新元十日阴。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吾非儿女辈,肯赋白头吟?

扬州慢

作者:赵以夫 年代:宋代 体裁: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飞下琼楼。看冰花翦翦,拥碎玉成毬。想长日、云阶伫立,太真肌骨,飞燕风流。敛群芳、清丽精神,都付扬州。雨窗数朵,梦惊回、天际香浮。似阆苑花神,怜人冷落,骑鹤来游。为问竹西风景,长空淡、烟水悠悠。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

点绛唇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代 体裁: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秋日杂兴

作者:敖陶孙 年代:宋代 体裁:五古
书气差小祥,夜气益以清。
林端动华彩,初月当我楹。
涧光若翻鹤,草露如栖萤。
揽衣一徙倚,肝鬲涵空明。
一室噤众籁,寂寥无人声。
落地忽堕瓦,忧心还独惊。

寄黄几复

作者:黄庭坚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满庭芳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代 体裁: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檐前铁

作者:宋无名氏 年代:宋代 体裁:
悄无人,宿雨厌厌,空庭乍歇。听檐前铁马戛叮噹,敲破梦魂残结。丁年事,天涯恨,又早在心头咽。谁怜我、绮帘前,镇日鞋儿双跌。今番也、石人应下千行血。拟展青天,写作断肠文,难尽说。

武陵春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代 体裁: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长寿乐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代 体裁:
微寒应候[2],
望日边,
六叶阶蓂[3]初秀。
爱景[4]欲挂扶桑,
漏残银箭[5],
杓回摇斗[6]。
庆高闳[7]此际,
掌上一颗明珠剖。
有令容淑质,
归逢佳偶。
到如今,
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
文步紫禁,
一一金章绿绶。
更值棠棣[8]连阴,
虎符熊轼,
夹河分守。
……

清平乐

作者:辛弃疾 年代:宋代 体裁: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惊窥沙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淡月疏星。浣沙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南歌子

作者:贺铸 年代:宋代 体裁:
疏雨池塘见,
微风襟袖知。
阴阴夏木啭黄鹂。
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
难逢敌手棋。
日长偏与睡相宜。
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春暮

作者:曹豳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有约

作者:司马光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上元侍宴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