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古诗词

客中初夏

作者:司马光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题清远峡和光洞

作者:安昌期 年代:宋代 体裁:五律
蕙帐将辞去,猨猱不忍啼。
琴书自为乐,朋友孰相攜。
丹灶非无药,青云别有梯。
峡山余暂隐,人莫拟夷齐。

赠内臣孙可久

作者:柳永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故侯幽隐直城东,草树扶疏一亩宫。
曾珥貂珰为近侍,却纡絛褐作间翁。
高吟拥鼻诗怀壮,雅论持衡道气充。
厌尽繁华天上乐,始将踪迹学冥鸿。

绝句

作者:僧志南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夏之交奉呈胡总领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残红点点尚春光,小立芳台送夕阳。
莺语只闻花里面,鸥飞宛在水中央。
风前绿草无人管,烟外青山底处藏。
柳幄张天槐幕静,一川涨起麦云黄。

浣溪沙

作者:秦观 年代:宋代 体裁: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滚滚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花影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访杨云卿淮上别墅

作者:释惠崇 年代:宋代 体裁:五律
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
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
望久人收钓,吟馀鹤振翎。
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汀。

书愤

作者:陆游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临安春雨初霁

作者:陆游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渔家傲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代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寄福清翅山舅陈梦寔

作者:敖陶孙 年代:宋代 体裁:七古
路岐引人不作长,野梅官柳野风光。
看山看水入诗眼,岁月不觉须眉苍。
请从丈人开肺肠,身非石人忘故乡。
五年江湖枕书睡,梦随南云落翁堂。
亦知行坐歌白头,池南隐几浴凫双。
鳏孤肯复有羁旅,石塘破寺魂悲凉。
行锥不补万事裂,存者积压天一方。
善和里第知几易,辽东城郭空相望。
平生何用酷似舅,政似嫫母颦施嫱。
……

鹊桥仙

作者:秦观 年代:宋代 体裁: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孤雁儿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代 体裁: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心适堂

作者:黄庶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一屏一榻无俗尘,左置枯琴右开易。
重门不闭谁往还,明月清风是相识。

唐多令

作者:吴文英 年代:宋代 体裁: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
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赤日炎炎似火烧

作者:宋无名氏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和衡守宋安序送行诗

作者:文天祥 年代:宋代
玉立湘西第一州,丹梯小为岳云留。
东风城郭人行乐,春日旌旗公出游。
便趁绨香摩碧汉,莫嫌绣影涴清流。
两君相见衣冠好,记取儿孙好话头。
方共衡云把酒杯,春风吹向郁孤台。
雁将回处惊帆落,花未开时怯笛催。
别草可堪游子去,寄梅应为故人来。
临行笑觅凝香谱,十驾那追逸骥材。

青玉案 元夕

作者:辛弃疾 年代:宋代 体裁: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望江南

作者:金德淑 年代:宋代 体裁:
春睡起,
积雪满燕山。
万里长城横缟带,
六街灯火已阑珊。
人立玉楼间。

蝶恋花 离情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代 体裁:
暖日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
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欹,
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
夜阑犹翦灯花弄。

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莫将北海金齑鲙,轻比东坡玉糁羹。

鹧鸪天 寄李之问

作者:聂胜琼 年代:宋代 体裁: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浣溪沙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代 体裁: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伤春

作者:杨万里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点绛唇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代 体裁:
蹴[1]罢秋千,
起来慵整[2]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3],
袜刬[4]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春夜

作者:王安石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玉楼春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代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蕴藉几多香,
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
未必明朝风不起。

次韵功父观余画雪鹊有感二首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此诗卷二十五已收,题“次韵郭功甫观予画雪雀有感二首”。
?追忆郭功父观余旧画雪鹊,复作二韵寄之,时在惠州?此诗为郭功父作。
?平生才力信瑰奇,今在穷荒岂易归。
正似雪林枝上画,羽翰虽好不能飞。

小池

作者:杨万里 年代:宋代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月下笛

作者:姜夔 年代:宋代 体裁: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幽禽自语。啄香心、度墙去。春衣都是柔荑翦,尚沾惹、残茸半缕。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
凝伫。曾游处。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

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十方三界世尊面,都在东坡掌握中。
送与罗浮德长老,携归万窍总号风。

北山

作者:王安石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雪梅

作者:卢梅坡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长相思

作者:袁正真 年代:宋代 体裁:
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湖山图画中。采芙容。小小红船西复东。相思无路通。

初夏睡起

作者:杨万里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落花

作者:朱淑真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