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人。隋时为杨素记室。入唐,官右卫率府长史,与萧德言、庚抱同为隐太子学士。贞观六年卒。集十卷,今存诗十三首。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
孔德绍,会稽人,孔子三十四代孙。有清才。事窦建德,初为景城丞,后为内史侍郎,典书檄。
孔绍安(约577-622),字不详,越州山阴人,孔奂长子,孔子三十三代孙。生于陈宣帝太建九年,约卒于唐高祖武德中年,约四十六岁。
卢思道(535-586)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历仕齐、周,入隋曾为丞相,终于散骑侍郎。诗长于七言,已开初唐七言歌行的先声。有《卢武阳集》。
孙万寿(?~608)字仙期,一字遐年,隋信都武强(今河北武强西南)人。生年不详,约卒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前后七年中,年五十二岁。祖宝,魏散骑常侍。父灵晖,齐国子博士。万寿年十四,就阜城熊安生受五经,略通大义,兼博涉子史。善属文,美谈笑,博陵李德林见而奇之。起家为齐阳休之开府行参军。隋初,为滕王文学。坐衣冠不整,配防江南,行军总管宇文述召典军书。万寿本自书生,一旦从军,郁郁不得志,为五言长诗《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赠京邑知友。诗至京,盛为当时吟诵。后归乡里,十余年不得调。仁寿初,征拜豫章王长史,大业元年(605)转为齐王文学。当时诸王官属多被夷灭,万寿不自安,因谢病免。久之,授大理司直,卒于官,时年五十二。万寿著有文集十卷,已散佚,今存诗九首。
王申礼,隋朝人,事迹不详,代表作《宝林寺》、《赋得岩穴无结构》。
薛道衡(540~609) 隋代诗人。字玄卿。汉族,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历仕北齐、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任司隶大夫。他和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有集30卷已佚。今存《薛司隶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存其诗20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存其文 8篇。事迹见《隋书》、《北史》本传。
杨素,号素翁,生卒年不详,北宋末年成都府路眉州丹棱县丹棱镇茶林村人。朝散大夫、丹棱(当时称通义郡)富绅,才华出众,正直,对人也很平和,只凭礼义而不凭钱势享誉一方。喜好诗文,仰慕杜甫、苏轼、黄庭坚等文坛领袖。好收藏,时为蜀中著名的藏书家。他是南宋著名史学家李焘的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