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泊秦淮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鹧鸪天 寄李之问

作者:聂胜琼 年代:宋代 体裁: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易水送别

作者:骆宾王 年代:唐代 体裁:五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和杨同州寒食干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往来东道千余骑,新旧西曹两侍郎。
家占冬官传印绶,路逢春日助恩光。
停留五马经寒食,指点三峰过故乡。
犹恨干坑敷水会,差池归雁不成行。

浣溪沙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代 体裁: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类别:边塞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就义诗

作者:吉鸿昌 年代:近代 体裁:五绝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别诗

作者:汉无名氏 年代:汉代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

答人

作者:太上隐者 年代:唐代 体裁:五绝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竹里馆

作者:王维 年代:唐代 体裁:五绝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类别:送别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浪淘沙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暗迎神三两声。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伤春

作者:杨万里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秋宿湘江遇雨

作者:谭用之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羁旅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山亭夏日

作者:高骈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古柏行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体裁:七古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

点绛唇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代 体裁:
蹴[1]罢秋千,
起来慵整[2]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3],
袜刬[4]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年代:唐代 体裁:五绝 类别:山水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念奴娇·昆仑

作者:毛泽东 年代:现代 体裁: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蒹葭

作者:诗经 年代: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1]。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2]。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3]。

春夜

作者:王安石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玉楼春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代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蕴藉几多香,
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
未必明朝风不起。

次韵功父观余画雪鹊有感二首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此诗卷二十五已收,题“次韵郭功甫观予画雪雀有感二首”。
?追忆郭功父观余旧画雪鹊,复作二韵寄之,时在惠州?此诗为郭功父作。
?平生才力信瑰奇,今在穷荒岂易归。
正似雪林枝上画,羽翰虽好不能飞。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代 体裁:五绝 类别:记景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采桑度

作者:民歌 年代:南北朝 体裁:乐府
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冶游采桑女,尽有芳春色。姿容应春媚,粉黛不加饰。系条采春桑,采叶何纷纷。采桑不装钩,牵坏紫罗裙。语欢稍养蚕,一头养百塸。奈当黑瘦尽,桑叶常不周。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采桑盛阳月,绿叶何翩翩。攀条上树表,牵坏紫罗裙。伪蚕化作茧,烂熳不成丝。徒劳无所获,养蚕持底为?

咸阳城东楼

作者:许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小池

作者:杨万里 年代:宋代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沁园春·长沙

作者:毛泽东 年代:现代 体裁: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九章之三 哀郢

作者:屈原 年代:先秦 体裁:楚辞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杨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

九歌 大司命

作者:屈原 年代:先秦 体裁:楚辞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1]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2],踰[3]空桑兮从女[4];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5];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6];
灵衣兮被被[7],玉佩兮陆离;
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⑻;
折疏麻兮瑶华[9],将以遗[10]兮离居;
……

少年游 本意

作者:金庸 年代:当代 体裁:
青衫磊落险峰行,玉壁月华明。马疾香幽,崖高人远,微步毂纹生。谁家子弟谁家院,无计悔多情。虎啸龙吟,换巢莺凤,剑气碧烟横。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常建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类别:山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采桑子·重阳

作者:毛泽东 年代:现代 体裁: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廖廓江天万里霜。

大龙湫之瀑

作者:袁枚 年代:清代 体裁:七古 类别:山水
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
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古诗十九首

作者:汉无名氏 年代:汉代
回车驾言迈,
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
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
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
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
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
荣名以为宝。

咏四面云山

作者:康熙 年代:清代 体裁:五绝 类别:山水
珠状崔嵬里,兰衢入好诗。
远岑如竞秀,近岭似争奇。
雨过风来紧,山寒花落迟。
亭遥先得月,树密显高枝。
湖平无涌浪,雾净少多歧。
脉脉金明液,溶溶积翠池。
常忧思解愠,乐志余清悲。
素学臣邻老,耆年自不知。

登高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