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古诗 关于写景的古诗词有哪些

谒金门

作者:纳兰性德 年代:清代 体裁:
风丝袅,水浸碧天清晓。一镜湿云青未了,雨晴春草草。
梦里轻螺谁扫,帘外落花红小。独睡起来情悄悄,寄愁何处好。

风流子 秋郊射猎

作者:纳兰性德 年代:清代 体裁: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

浣溪沙

作者:纳兰性德 年代:清代 体裁: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初夏即事

作者:王安石 年代:宋代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秋至怀归诗

作者:江淹 年代:南北朝
怅然集汉北。
还望岨山田。
沄沄百重壑。
参差万里山。
楚关带秦陇。
荆云冠吴烟。
草色敛穷水。
木叶变长川。
秋至帝子降。
客人伤婵娟。
试访淮海使。
归路成数千。
蓬驱未止极。
旌心徒自悬。
若华想无慰。
忧至定伤年。

寒食寄郑起侍郎

作者:杨徽之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太常引 客中闻歌

作者:项鸿祚 年代:清代 体裁: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
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祝英台近

作者:文廷式 年代:清代 体裁:
剪鲛绡,传燕语,黯黯碧草暮。愁望春归,春到更无绪。园林红紫千千,放教狼藉,休但怨、连番风雨。
谢桥路,十载重约钿车,惊心旧游误。玉佩尘生,此恨奈何许!倚楼极目天涯,天涯尽处,算只有濛濛飞絮。

同褒子秋斋独宿

作者:韦应物 年代:唐代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作者:刘长卿 年代:唐代 体裁:六古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送宇文六

作者:常建 年代:唐代
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送狄宗亨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宿石邑山中

作者:韩翃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金城北楼

作者:高适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自蓟北归

作者:高适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祝英台近 除夜立春

作者:吴文英 年代:宋代 体裁: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秋凉晚步

作者:杨万里 年代:宋代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新楼诗二十首·重台莲

作者:李绅 年代:唐代
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
游女汉皋争笑脸,二妃湘浦并愁容。
自含秋露贞姿结,不竞春妖冶态秾。
终恐玉京仙子识,却将归种碧池峰。

杂歌谣辞·渔父歌

作者:欧阳炯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风浩寒溪照胆明,小君山上玉蟾生。
荷露坠,翠烟轻,拨剌游鱼几处惊。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作者:柳宗元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