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诗,王昌龄诗集,王昌龄的词,王昌龄诗词全集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释子弥天秀,将军武库才。
横行塞北尽,独步汉南来。
贝叶金传口,山楼作赋开。
国君振嘉藻,江楚气雄哉。[一作孟浩然诗]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天人俟明路,益稷分尧心。
利器必先举,非贤安可任。
吾兄执严宪,时佐能钓深。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河上老人坐古槎,合丹只用青莲花。
至今八十如四十,口道沧溟是我家。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
风静夜潮满,城高寒气昏。
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
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绝
诸侯分楚郡,饮饯五溪春。
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游人愁岁晏,早起遵王畿。
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
惊禽栖不定,寒兽相因依。
叹此霜露下,复闻鸿雁飞。
渺然江南意,惜与中途违。
羁旅悲壮发,别离念征衣。
永图岂劳止,明节期所归。
宁厌楚山曲,无人长掩扉。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源向春城花几重,江明深翠引诸峰。
与君醉失松溪路,山馆寥寥传暝钟。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乘舆执玉已登坛,细草沾衣春殿寒。
昨夜云生拜初月,万年甘露水晶盘。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勿听白头吟,人间易忧怨。
若非沧浪子,安得从所愿。
北上太行山,临风阅吹万。
长云数千里,倏忽还肤寸。
观其微灭时,精意莫能论。
百年不容息,是处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苍苍竹林暮,吾亦知所投。
静坐山斋月,清溪闻远流。
西峰下微雨,向晓白云收。
遂解尘中组,终南春可游。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皇恩暂迁谪,待罪逢知己。
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
桃花遗古岸,金涧流春水。
谁识马将军,忠贞抱生死。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有怀晨昏暇,想见登眺目。
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
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
远水对孤城,长天向乔木。公门何清静,列戟森已肃。
不叹携手稀,常思著鞭速。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卢谿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
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将军铁骢汗血流。
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颜色饥枯掩面羞。
眼眶泪滴深两眸,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
或有强壮能咿嚘,意说被他边将雠,五世属藩汉主留。
……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欣逢柏梁故,共谒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
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
怀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
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
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
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哀哀献玉人,楚国同悲辛。
泣尽继以血,何由辨其真。
赖承琢磨惠,复使光辉新。
犹畏谗口疾,弃之如埃尘。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
前驱引旗节,千里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
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客有住桂阳,亦如巢林鸟。
罍觞且终宴,功业会未了。
山月空霁时,江明高楼晓。
门前泊舟楫,行次入松筱。
此意投赠君,沧波风袅袅。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斋心问易太阳宫,八卦真形一气中。
仙老言余鹤飞去,玉清坛上雨蒙蒙。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绝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绝
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
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
开门望长川,薄暮见渔者。
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
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
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
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
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岩间寒事早,众山木已黄。
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
感激未能寐,中宵时慨慷。
黄虫初悲鸣,玄鸟去我梁。
独卧时易晚,离群情更伤。
思君若不及,鸿雁今南翔。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
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
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
廓落时得意,怀哉莫与言。
庭前有孤鹤,欲啄常翩翻。
为我衔素书,吊彼颜与原。
二君既不朽,所以慰其魂。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汝山方联延,伊水才明灭。
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
纷然驰梦想,不谓远离别。
京邑多欢娱,衡湘暂沿越。
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发。
岂惟长思君,日夕在魏阙。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鲜洁。
楚客共闲饮,静坐金管阕。
酣竟日入山,暝来云归穴。
城楼空杳霭,猿鸟备清切。
物状如丝纶,上心为予决。
访君东溪事,早晚樵路绝。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山馆人已空,青萝换风雨。
自从永明世,月向龙宫吐。
凿井长幽泉,白云今如古。
应真坐松柏,锡杖挂窗户。
口云七十馀,能救诸有苦。
回指岩树花,如闻道场鼓。
金色身坏灭,真如性无主。
僚友同一心,清光遣谁取。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
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
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故园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
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驾幸温泉日,严霜子月初。
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弱冠早登龙,今来喜再逢。
何知春月柳,犹忆岁寒松。
烟火临寒食,笠歌达曙钟。
喧喧斗鸡道,行乐羡朋从。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正字芸香阁,经过宛如昨。
幽人竹桑园,归卧寂无喧。
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
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一作孟浩然诗]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绝
青冥孤云去,终当暮归山。
志士杖苦节,何时见龙颜。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
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别馆萧条风雨寒,扁舟月色渡江看。
酒酣不识关西道,却望春江云尚残。

诗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