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诗,王昌龄诗集,王昌龄的词,王昌龄诗词全集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人行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宇宙谁开辟,江山此郁盘。
登临今古用,风俗岁时观。
地理荆州分,天涯楚塞宽。
百城今刺史,华省旧郎官。
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
酒邀彭泽载,琴辍武城弹。
献寿先浮菊,寻幽或藉兰。
烟虹铺藻翰,松竹挂衣冠。
叔子神犹在,山公兴犹阑。
尝闻骑马醉,还向习池看。[一作孟浩然诗]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绝
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氤氲。
醉后不能语,乡山雨纷纷。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主家新邸第,相国旧池台。
馆是招贤辟,楼因教囗囗。
轩车人已散,箫管凤初来。
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一作孟浩然诗]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草绿小平津,花开一水滨。
今君不得意,辜负帝乡春。
口不言金帛,心常任屈伸。
阮君唯饮酒,陶令肯羞贫。
阳羡风流地,沧江避世人。
菱歌五湖远,桂树八公邻。
青鸟迎孤棹,白云随一身。
潮从秣陵上,月映石头新。
未可逃名利,应须在缙绅。
汀洲芳杜色,劝尔暂垂纶。[一作李颀诗]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角鹰初下秋草稀,铁骢抛鞚去如飞。
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林卧情每闲,独游景常晏。
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
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
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
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
永怀青岑客,回首白云间。
神超物无违,岂系名与宦。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握中铜匕首,粉锉楚山铁。
义士频报雠,杀人不曾缺。
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
一举无两全,荆轲遂为血。
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
无道吞诸侯,坐见九州裂。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
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
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
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
万回主此方,平等性无违。
今我一礼心,亿劫同不移。
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刻意吟云山,尤知隐沦妙。
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
而我高其风,披图得遗照。
援毫无逃境,遂展千里眺。
淡扫荆门烟,明标赤城烧。
青葱林间岭,隐见淮海徼。
但指香炉顶,无闻白猿啸。
沙门既云灭,独往岂殊调。
感对怀拂衣,胡宁事渔钓。
安期始遗舄,千古谢荣耀。
投迹庶可齐,沧浪有孤棹。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
闻君寻寂乐,清夜宿招提。
石镜山精怯,禅枝怖鸽栖。
一澄如悟道,为照客心迷。[一作孟浩然诗]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后来。
仗引笙歌大宛马,白莲花发照池台。
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新声一段高楼月,圣主千秋乐未休。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
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
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
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
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
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降奚能骑射,战马百余匹。
甲仗明寒川,霜囗囗囗囗。
囗囗煞单于,薄暮红旗出。
城旁粗少年,骤马垂长鞭。
脱却囗囗囗,囗囗沦狄天。
匈奴不敢出,漠北开尘烟。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
心迹罕兼逐,岖崎多在尘。
晚途归旧壑,偶与支公邻。
导以微妙法,结为清净因。
烦恼业顿舍,山林情转阴。
朝来问疑义,夕话得清真。
墨妙称古绝,词华惊世人。
禅房闭虚静,花药连冬春。
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
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共仰头陀行,能忘世谛情。
回看双树阙,相去一牛鸣。
法向空林说,心随宝地平。
手巾花叠净,香帔稻畦成。
问道邀同舍,相期宿化城。
安知不来往,翻得似无生。[一作王维诗]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律
雾辟天光远,春回日道临。
草浓河畔色,槐结路旁阴。
欲映君王史,先摽胄子襟。
经明如何拾,自有致云心。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
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磬步虚人。
百花仙酝能留客,一饭胡麻度几春。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鲙橙齑。
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律
物化同枯木,希夷明月珠。
本来生灭尽,何者是虚无。
一坐看如故,千龄独向隅。
至人非别有,方外不应殊。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
著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相逢楚水寒,舟在洞庭驿。
具陈江波事,不异沦弃迹。
杉上秋雨声,悲切蒹葭夕。
弹琴收余响,来送千里客。
平明孤帆心,岁晚济代策。
时在身未充,潇湘不盈画。
湖山洲渚联,澹澹烟景碧。
鱼鳖自有性,龟龙无能易。
谴黜同所安,风土任所适。
闭门观玄化,携手遗损益。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县职如长缨,终日检我身。
平明趋郡府,不得展故人。
故人念江湖,富贵如埃尘。
迹在戎府掾,心游天台春。
独立浦边鹤,白云长相亲。
南风忽至吴,分散还入秦。
寒夜天光白,海净月色真。
对坐论岁暮,弦悲岂无因。
平生驰驱分,非谓杯酒仁。
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纶。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幽娟松筱径,月出寒蝉鸣。
散发卧其下,谁知孤隐情。
吟时白云合,钓处玄潭清。
琼树方杳霭,凤兮保其贞。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五绝
月昃鸣珂动,花连绣户春。
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乐府
西陵侠年少,送客过长亭。
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走马还相寻,西楼下夕阴。
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
高阁歌声远,重关柳色深。
夜闲须尽醉,莫负百年心。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阏氏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月出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一作李白诗]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东楚吴山驿树微,轺车衔命奉恩辉。
英僚携出新丰酒,半道遥看骢马归。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诗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