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诗,刘禹锡诗集,刘禹锡的词,刘禹锡诗词全集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北都留守将天兵,出入香街宿禁扃。
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
孔璋旧檄家家有,叔度新歌处处听。
夷落遥知真汉相,争来屈膝看仪刑。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吟君苦调我沾缨,能使无情尽有情。
四望车中心未释,千秋亭下赋初成。
庭梧已有栖雏处,池鹤今无子和声。
从此期君比琼树,一枝吹折一枝生。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新恩通籍在龙楼,分务神都近旧丘。
自有园公紫芝侣,仍追少傅赤松游。
华林霜叶红霞晚,伊水晴光碧玉秋。
更接东山文酒会,始知江左未风流。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空斋寂寂不生尘,药物方书绕病身。
纤草数茎胜静地,幽禽忽至似佳宾。
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销磨尽有因。
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闲门共寂任张罗,静室同虚养太和。尘世欢娱开意少,
醉乡风景独游多。散金疏傅寻常乐,枕麹刘生取次歌。
计会雪中争挈榼,鹿裘鹤氅递相过。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一月道场斋戒满,今朝华幄管弦迎。
衔杯本自多狂态,事佛无妨有佞名。
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锋未钝老犹争。
平阳不独容宾醉,听取喧呼吏舍声。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凄凉同到故人居,门枕寒流古木疏。向秀心中嗟栋宇,
萧何身后散图书。本营归计非无意,唯算生涯尚有馀。
忽忆前言更惆怅,丁宁相约速悬车。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
树上因依见寒鸟,坐中收拾尽闲官。
笙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更欢。
遥想兔园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旂竿。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清淮南岸家山树,黑水东边第一栽。
影近画梁迎晓日,香随绿酒入金杯。
根留本土依江润,叶起寒棱映月开。
早晚阴成比梧竹,九霄还放彩雏来。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爱君新买街西宅,客到如游鄠杜间。
雨后退朝贪种树,申时出省趁看山。
门前巷陌三条近,墙内池亭万境闲。
见拟移居作邻里,不论时节请开关。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
阙里庙堂空旧物,开方灶下岂天然。
玉蜍吐水霞光静,彩翰摇风绛锦鲜。
此日佣工记名姓,因君数到墨池前。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几年油幕佐征东,却泛沧浪狎钓童。
欹枕醉眠成戏蝶,抱琴闲望送归鸿。
文儒自袭胶西相,倚伏能齐塞上翁。
更说扁舟动乡思,青菰已熟奈秋风。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零陵香草满郊坰,丹穴雏飞入翠屏。孝若归来成画赞,
孟阳别后有山铭。兰陔旧地花才结,桂树新枝色更青。
为报儒林丈人道,如今从此鬓星星。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
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东岳真人张炼师,高情雅淡世间稀。
堪为列女书青简,久事元君住翠微。
金缕机中抛锦字,玉清台上著霓衣。
云衢不要吹箫伴,只拟乘鸾独自飞。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翔鸾阙下谢恩初,通籍由来在石渠。暂入南宫判祥瑞,
还归内殿阅图书。故人犹在三江外,同病凡经二纪馀。
今日荐君嗟久滞,不惟文体似相如。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城楼四望出风尘,见尽关西渭北春。百二山河雄上国,
一双旌旆委名臣。壁中今日题诗处,天上同时草诏人。
莫怪老郎呈滥吹,宦途虽别旧情亲。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扬州从事夜相寻,无限新诗月下吟。
初服已惊玄发长,高情犹向碧云深。
语馀时举一杯酒,坐久方闻四处砧。
不逐繁华访闲散,知君摆落俗人心。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邻境诸侯同舍郎,芷江兰浦恨无梁。秋风门外旌旗动,
晓露庭中橘柚香。玉簟微凉宜白昼,金笳入暮应清商,
骚人昨夜闻鶗鴂,不叹流年惜众芳。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昔日居邻招屈亭,枫林橘树鹧鸪声。
一辞御苑青门去,十见蛮江白芷生。
自此曾沾宣室召,如今又守阖闾城。
何人万里能相忆,同舍仙郎与外兄。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南荆西蜀大行台,幕府旌门相对开。
名重三司平水土,威雄八阵役风雷。
彩云朝望青城起,锦浪秋经白帝来。
不是郢中清唱发,谁当丞相掞天才。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一夜霜风凋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
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
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
朔方徙岁行当满,欲为君刊第二碑。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前年曾见两鬟时,今日惊吟悼妓诗。凤管学成知有籍,
龙媒欲换叹无期。空廊月照常行地,后院花开旧折枝。
寂寞鱼山青草里,何人更立智琼祠。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鸾声窈眇管参差,清韵初调众乐随。
幽院妆成花下弄,高楼月好夜深吹。
忽惊暮雨飘零尽,唯有朝云梦想期。
闻道今年寒食日,东山旧路独行迟。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一家何啻十朱轮,诸父双飞秉大钧。
曾脱素衣参幕客,却为精舍读书人。
离筵雒水侵杯色,征路函关向晚尘。
今日山公旧宾主,知君不负帝城春。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汉家都尉旧征蛮,血食如今配此山,曲盖幽深苍桧下,
洞箫愁绝翠屏间。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娑娑起醉颜。
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宝书翻译学初成,振锡如飞白足轻。
彭泽因家凡几世,灵山预会是前生。
传灯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
从此多逢大居士,何人不愿解珠璎。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尚书剑履出明光,居守旌旗赴洛阳。
世上功名兼将相,人间声价是文章。
衙门晓辟分天仗,宾幕初开辟省郎。
从发坡头向东望,春风处处有甘棠。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鼎食华轩到眼前,拂衣高谢岂徒然。
九霄路上辞朝客,四皓丛中作少年。
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天。
洛阳旧有衡茆在,亦拟抽身伴地仙。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麦陇和风吹树枝,商山逸客出关时。
身无拘束起长晚,路足交亲行自迟。
官拂象筵终日待,私将鸡黍几人期。
君来不用飞书报,万户先从纸贵知。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词人各在一涯居,声味虽同迹自疏。
佳句传因多好事,尽题稀为不便书。
已通戎略逢黄石,仍占星文耀碧虚。
闻说朝天在来岁,霸陵春色待行车。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清羸隐几望云空,左掖鸳鸾到室中。一卷素书消永日,
数茎斑发对秋风。菱花照后容虽改,蓍草占来命已通。
莫怪人人惊早白,缘君尚是黑头翁。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碧云佳句久传芳,曾向成都住草堂。振锡常过长者宅,
披衣犹带令公香。一时风景添诗思,八部人天入道场。
若许相期同结社,吾家本自有柴桑。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自到山阳不许辞,高斋日夜有佳期。
管弦正合看书院,语笑方酣各咏诗。
银汉雪晴褰翠幕,清淮月影落金卮。
洛阳归客明朝去,容趁城东花发时。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莫嗟华发与无儿,却是人间久远期。
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
于公必有高门庆,谢守何烦晓镜悲。
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凌云羽翮掞天才,扬历中枢与外台。
相印昔辞东阁去,将星还拱北辰来。
殿庭捧日彯缨入,阁道看山曳履回。
口不言功心自适,吟诗酿酒待花开。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凤池西畔图书府,玉树玲珑景气闲。
长听馀风送天乐,时登高阁望人寰。
青山云绕栏干外,紫殿香来步武间。
曾是先贤翔集地,每看壁记一惭颜。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爱名之世忘名客,多事之时无事身。
古老相传见来久,岁年虽变貌常新。
飞章上达三清路,受箓平交五岳神。
笑听咚咚朝暮鼓,只能催得市朝人。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可怜五马风流地,暂辍金貂侍从才。
阁上掩书刘向去,门前修刺孔融来。
崤陵路静寒无雨,洛水桥长昼起雷。
共羡府中棠棣好,先于城外百花开。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把取菱花百炼镜,换他竹叶十旬杯。
嚬眉厌老终难去,蘸甲须欢便到来。
妍丑太分迷忌讳,松乔俱傲绝嫌猜。
校量功力相千万,好去从空白玉台。

诗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