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苏轼诗集,苏轼的词,苏轼诗词全集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孤云出岫岂求伴,锡杖凌空自要飞。
为问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壮几年归。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荒凉海南北,佛舍如鸡栖。
忽此榕林中,跨空飞栱枅。
当门冽碧井,洗我两足泥。
高堂磨新砖,洞户分角圭。
倒床便甘寝,鼻息如虹霓。
僮仆不肯去,我为半日稽。
晨登一叶舟,醉兀十里溪。
醒来知何处,归路老更迷。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乌喙本海獒,幸我为之主。
食余已瓠肥,终不忧鼎俎。
昼驯识宾客,夜悍为门户。
知我当北还,掉尾喜欲舞。
跳踉趁僮仆,吐舌喘汗雨。
长桥不肯蹑,径度清深浦。
拍浮似鹅鸭,登岸剧虓虎。
盗肉亦小疵,鞭箠当贳汝。
再拜谢恩厚,天不遣言语。
何当寄家书,黄耳定乃祖。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病骨瘦欲折,霜髯籋更疏。
喜闻新国政,兼得故人书。
秉烛真如梦,倾杯不敢余。
天涯老兄弟,怀抱几时摅。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次韵滕大夫
我顷三章乞越州,欲寻万壑看交流。
且凭造物开山骨,已见天吴出浪头。
(石中似有海兽形状。
)履道凿池虽可致,玉川卷地若为收。
洛阳泉石今谁主,莫学痴人李与牛。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安心守玄牝,闭眼觅《黄庭》。问疾来三士,浇愁有半瓶。风权时落蕊,病鹤不梳翎。樽空我归去,山月照君醒。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威声又数中兴年,二虏行当一矢联。
闻道名城得真将,故应惊羽落空弦。
追锋归去雄三卫,授钺重来定十连。
别酒回头便陈迹,号呶端合发初筵。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前身本同社,宿业独临边。
一悟镜空老,始知圆泽贤。
归心忘犊佩,生术寄羊鞭。
不似欧阳子,空留六一泉。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闻君谈西戎,废食忘早晚。
王师本不陈,贼垒何足刬。
守边在得士,此语要而简。
知君论将口,似我识画眼。
笑指尘壁间,此是老牛戬。
平生师卫玠,非意常理遣。
诉君定何人,未用市朝显。
置之勿复道,世俗固多舛。
归去亦何须,单车渡殽渑。
如虫得羽化,已脱安用茧。
家书空万轴,凉曝困舒卷。
念当扫长物,闭息默自暖。
……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郁郁苍髯千岁姿,肯来杯酒作儿嬉。
流芳不待龟巢叶,(唐人以荷叶为酒杯,谓之碧筒酒。
)扫白聊烦鹤踏枝。
醉里便成欹雪舞,醒时与作啸风辞。
马军走送非无意,玉帐人闲合有诗。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春风消冰失瑶玉,我本无身安有触。
羊生得妇如得风,握手一笑未为辱。
先生室中无天游,佩环何处鸣风瓯。
随魔未必皆魔女,但与分灯遣归去。
胡为写真传世人,更要维摩一转语。
丹元茅茨只三间,太极老人时往还。
点检凡心早除拂,方平神鞭常使物。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雾鬓风鬟木叶衣,山川良是昔人非。
只应闲过商颜老,独自吹箫月下归。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丹青久衰工不艺,人物尤难到今世。
每摹市井作公卿,画手悬知是徒隶。
吴生已与不传死,那复典刑留近岁。
人间几处变西方,尽作波涛翻海势。
细观手面分转侧,妙算毫厘得天契。
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
似闻遗墨留汝海,古壁蜗涎可垂涕。
力捐金帛扶栋宇,错落浮云卷新霁。
使君坐啸清梦余,几叠衣纹数襟袂。
他年吊古知有人,姓名聊记东坡弟。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园中有鹤驯可呼,我欲呼之立坐隅。
鹤有难色侧睨予,岂欲臆对如鵩乎。
我生如寄良畸孤,三尺长胫阁瘦躯。
俯啄少许便有余,何至以身为子娱。
驱之上堂立斯须,投以饼饵视若无。
戛然长鸣乃下趋,难进易退我不如。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亦知壶子不死,敢问老聃所游。
瑟瑟寒松露骨,眈眈病虎垂头。
莫言西蜀万里,且到南华一游。
扶病江边送客,杖拏浦口回头。
老去此生一诀,兴来明日重游。
卧闻三老白事,半夜南风打头。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次韵滕大夫
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
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
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
千峰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
朅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
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
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
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
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
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园山水聊心存。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代北寒齑捣韭萍,奇苞零落似晨星。
逢盐久已成枯腊,得蜜犹应是薄刑。
欲就左慈求拄杖,便随李白跨沧溟。
攀条与立新名字,儿女称呼恐不经。
(俗有十八娘荔支。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冲风振河朔,飞雾失太行。
相逢不相识,下马须眉黄。
洗眼忽惊笑,见此玉节郎。
喜有贤主人,共此残烛光。
聚散一梦中,人北雁南翔。
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
幸子遇明主,陈经入西厢。
归期不可缓,倚相宜在傍。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峨峨扇中山,绝壁信天剖。谁施大圆镜,衡霍入户牖。得之老月师。画者一醉叟。常疑若人胸,自有云梦薮。千岩在掌握,用舍弹指久。低昂不自知,恨寄儿女手。短屏虽曲折,高枕谢奔走。出家非今日,法水洗无垢。浮游云释峤,宴坐柳生肘。忘怀紫翠间,相与到白首。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乞郡三章字半斜,庙堂传笑眼昏花。
上人问我迟留意,待赐头纲八饼茶。
(尚书学士得赐头纲龙茶一斤,八饼,今年纲到最迟。
)梦绕吴山却月廊,白梅卢橘觉犹香。
(杭州梵天寺有月廊数百间,寺中多白杨梅、卢橘。
)会稽且作须臾意,従此归田策最良。
东南此去几时归,倦鸟孤飞岂有期。
断送一生消底物,三年光景六篇诗。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仗下千官散紫庭,微闻小语说苏程。
长身自昔传甥舅,寿骨遥知是弟兄。
(予与君皆寿骨贯耳,班列中多指予二人不问而知其为中表也。
)曾活万人宁望报,(君在楚州,予在杭州,皆遇饥岁,活数万人。
)只求五亩却归耕。
四朝遗老凋零尽,鹤发他年几个迎。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玉关不用一丸泥,自有长城鸟鼠西。
剩与故人寻土物,腊糟红曲寄驼蹄。
多买黄封作洗泥,使君来自陇山西。
高才得兔人人羡,争欲寻踪觅旧蹄。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联镳接武两长身,鹓鹭行中语笑亲。
九子羡君门户壮,八州怜我往来频。
伫闻东府开宾阁,便乞西湖洗塞尘。
更向青齐觅消息,要知従事是何人。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剑气峥嵘夜插天,瑞光明灭到黄湾。
坐看旸谷浮金晕,遥想钱塘涌雪山。
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
忽惊鸟动行人起,飞上千峰紫翠间。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小圃五咏
伏波饭薏苡,御瘴传神良。
能除五溪毒,不救谗言伤。
谗言风雨过,瘴疠久亦亡。
两俱不足治,但爱草木长。
草木各有宜,珍产骈南荒。
绛囊悬荔支,雪粉剖桄榔。
不谓蓬荻姿,中有药与粮。
舂为芡珠圆,炊作菰米香。
子美拾橡栗,黄精诳空肠。
今吾独何者,玉粒照座光。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小圃五咏
神药不自閟,罗生满山泽。
日有牛羊忧,岁有野火厄。
越俗不好事,过眼等茨棘。
青荑春自长,绛珠烂莫摘。
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
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
大将玄吾鬓,小则饷我客。
似闻朱明洞,中有千岁质。
灵庞或夜吠,可见不可索。
仙人倘许我,借杖扶衰疾。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
五车书已留儿读,二顷田应为鹤谋。
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婢橘千头。
幅巾我欲相随去,海上何人识故侯。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皎皎穿云月,青青出水荷。
文章工点?<黑南>,忠义老研磨。
伟节何须怒,宽饶要少和。
吾衰此无用,寄与小东坡。
(远为人类予。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断桥隔胜践,脱屦欣小憩。瘴花已繁红,官柳犹疏细。斜川二三子,悼叹吾年逝。凄凉罗浮馆,风壁颓雨砌,黄冠常苦饥,迎客羞破袂。仙山在何许,归鹤时堕毳。崎岖拾松黄,欲救齿发弊。坐令禅客笑,一梦等千岁。栖禅晚置酒,蛮果粲蕉荔。斋厨釜无羹,野饷篮有蕙。嬉游趁时节,俯仰了此世。犹当洗业障,更作临水禊。寄书阳羡儿,并语长头弟。门户各努力,先期毕租税。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玉妃谪堕烟雨村,先生作诗与招魂。
人间草木非我对,奔月偶桂成幽昏。
暗香入户寻短梦,青子缀枝留小园。
披衣连夜唤客饮,雪肤满地聊相温。
松明照坐愁不睡,井花入腹清而暾。
先生年来六十化,道眼已入不二门。
多情好事馀习气,惜花未忍终无言。
留连一物吾过矣,笑领百罚空罍樽。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子石如琢玉,远烟真削黳。
入我病风手,(古语云,磨墨如病风手。
)玄云渰凄凄。
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
既似蜡屐阮,又如锻柳嵇。
醉笔得天全,宛宛天投霓。
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朔野方赤地,河堧但黄尘。
秋霖暗豆漆,夏旱臞麦人。
逆旅唱晨粥,行疱得时珍。
青班照匕箸,脆响鸣牙龈。
玉食谢故吏,风餐便逐臣。
漂零竟何适,浩荡寄此身。
争劝加餐食,实无负吏民。
何当万里客,归及三年新。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岭南万户酒。
)会有幽人客寓公。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
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
亭亭塔中人,问我何所见。
可怜明上座,万法了一电。
饮水既自知,指月无复眩。
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
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
抠衣礼真相,感动泪雨霰。
借师锡端泉,洗我绮语砚。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双阙浮空照短亭,至今猿鸟啸青荧。
君王自此西巡狩,再使鱼龙舞洞庭。
蜀人文赋楚人辞,尧在崇山舜九疑。
圣主若非真得道,南来万里亦何为。
岭海东南月窟西,功成天已锡玄圭。
此方定是神仙宅,禹亦东来隐会稽。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
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
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
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是诗忠孝王家千柱宫,东坡作吏五年中。中和堂上东南颊,独有人间万里风。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代北初辞没马尘,江南来见卧云人。问禅不契前三语,施佛空留丈六身。老去山林徒梦想,雨馀钟鼓更清新。会须一洗黄茅瘴,未用深藏白巾。

诗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