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虎牙行(虎牙在荆门之北,江水峻急)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秋风欻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洞庭扬波江汉回,
虎牙铜柱皆倾侧。巫峡阴岑朔漠气,峰峦窈窕谿谷黑。
杜鹃不来猿狖寒,山鬼幽忧雪霜逼。楚老长嗟忆炎瘴,
三尺角弓两斛力。壁立石城横塞起,金错旌竿满云直。
渔阳突骑猎青丘,犬戎锁甲闻丹极。八荒十年防盗贼,
征戍诛求寡妻哭,远客中宵泪沾臆。

喜迁莺

作者:韦庄 年代:唐代 体裁:
街鼓动,禁城开,
天上探人回。
凤衔金榜出云来,
平地一声雷。

莺已迁,龙已化,
一夜满城车马。
家家楼上簇神仙,
争看鹤冲天。

汴河路有感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三十年前路,孤舟重往还。
绕身新眷属,举目旧乡关。
事去唯留水,人非但见山。
啼襟与愁鬓,此日两成斑。

山中示弟

作者:王维 年代:唐代 体裁:五排
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
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
山阴多北户,泉水在东邻。
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
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

咏怀

作者:骆宾王 年代:唐代 体裁:五排
少年识事浅,不知交道难。
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兰。
宝剑思存楚,金锤许报韩。
虚心徒有托,循迹谅无端。
太息关山险,吁嗟岁月阑。
忘机殊会俗,守拙异怀安。
阮籍空长啸,刘琨独未欢。
十步庭芳敛,三秋陇月团。
槐疏非尽意,松晚夜凌寒。
悲调弦中急,穷愁醉里宽。
莫将流水引,空向俗人弹。

送李太守赴上洛

作者:王维 年代:唐代 体裁:五排
商山包楚邓,积翠蔼沉沉。
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
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
板屋春多雨,山城昼欲阴。
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荆岑。
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杂曲歌辞·春江曲

作者:郭元振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江水春沉沉,上有双竹林。
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

相和歌辞·大堤曲

作者:杨巨源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二八婵娟大堤女,开炉相对依江渚。待客登楼向水看,
邀郎卷幔临花语。细雨蒙蒙湿芰荷,巴东商侣挂帆多。
自传芳酒涴红袖,谁调妍妆回翠蛾。珍簟华灯夕阳后,
当炉理瑟矜纤手。月落星微五鼓声,春风摇荡窗前柳。
岁岁逢迎沙岸间,北人多识绿云鬟。无端嫁与五陵少,
离别烟波伤玉颜。

红绣鞋

作者:李致远 年代:元代 体裁:散曲
梦断陈王罗袜,
情伤学士琵琶。
又见西风换年华。
数杯添泪酒,
几点送秋花。
行人天一涯。

叨叨令

作者:邓玉宾 年代:元代 体裁:散曲
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为儿女使尽了拖刀计,为家私费尽了担山力。你省的也么哥,你省的也么哥,这一个长生道理何人会?

松斋自题 时为翰林学士。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五古
非老亦非少,年过三纪余。
非贱亦非贵,朝登一命初。
才小分易足,心宽体长舒。
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
况此松斋下,一琴数帙书。
书不求甚解,琴聊以自娱。
夜直入君门,晚归卧吾庐。
形骸委顺动,方寸付空虚。
持此将过日,自然多晏如。
昏昏复默默,非智亦非愚。

送裴侍御归上都

作者:张谓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谿,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

南乡子

作者:冯延巳 年代:唐代 体裁:
细雨泣秋风,
金凤花残满地红。
闲蹙黛眉慵不语,
情绪,
寂寞相思知几许。

玉枕拥孤衾,
挹恨还同岁月深。
帘卷曲房谁共醉,
憔悴,
惆怅秦楼弹粉泪。

邓鲂、张彻落第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
寒松无妖花,枝下无人行。
春风十二街,轩骑不暂停。
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
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
众耳喜郑卫,琴亦不改声。
怀哉二夫子,念此无自轻。

新构亭台,示诸弟侄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
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
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
清泠白石枕,疏凉黄葛衣。
开襟向风坐,夏日如秋时。
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
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
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
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

古风其三十六

作者:李白 年代:唐代 体裁:五古
抱玉入楚国。
见疑古所闻。
良宝终见弃。
徒劳三献君。
直木忌先伐。
芳兰哀自焚。
盈满天所损。
沉冥道为群。
东海泛碧水。 (泛一作沉)
西关乘紫云。
鲁连及柱史。
可以蹑清芬。

( 此诗一作
□来荆山客。 【竭立换去】
谁为珉玉分。
良宝绝见弃。
虚持三献君。
……

感所见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巧者焦劳智者愁,愚翁何喜复何忧。
莫嫌山木无人用,大胜笼禽不自由。
网外老鸡因断尾,盘中鲜鲙为吞钩。
谁人会我心中事,冷笑时时一掉头。

岁暮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已任时命去,亦从岁月除。
中心一调伏,外累尽空虚。
名宦意已矣,林泉计何如。
拟近东林寺,溪边结一庐。

使回次杨柳过元八所居

作者:刘长卿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君家杨柳渡,来往落帆过。
绿竹经寒在,青山欲暮多。
薜萝诚可恋,婚嫁复如何。
无奈闲门外,渔翁夜夜歌。

山亭夜宴

作者:王勃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
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
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琴台(司马相如宅在州西笮桥,北有琴台)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

梦太白西峰

作者:常建 年代:唐代
梦寐升九崖,杳霭逢元君。
遗我太白峰,寥寥辞垢氛。
结宇在星汉,宴林闭氤氲。
檐楹覆馀翠,巾舄生片云。
时往溪水间,孤亭昼仍曛。
松峰引天影,石濑清霞文。
恬目缓舟趣,霁心投鸟群。
春风又摇棹,潭岛花纷纷。

嵩山天门歌

作者:宋之问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登天门兮坐盘石之嶙峋,前漎漎兮未半,下漠漠兮无垠。
纷窈窕兮岩倚披以鹏翅,洞胶葛兮峰棱层以龙鳞。
松移岫转,左变而右易。风生云起,出鬼而入神。
吾亦不知其灵怪如此,愿游杳冥兮见羽人。
重曰,天门兮穹崇,回合兮攒丛,松万接兮柱日,
石千寻兮倚空。晚阴兮足风,夕阳兮赩红。
试一望兮夺魄,况众妙之无穷。

寻僧二首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台殿参差日堕尘,坞西归去一庵云。
寒泉何处夜深落,声隔半岩疏叶闻。
溪户无人谷鸟飞,石桥横木挂禅衣。
看云日暮倚松立,野水乱鸣僧未归。

谒先主庙(刘昭烈庙在奉节县东六里)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惨淡风云会,乘时各有人。
力侔分社稷,志屈偃经纶。
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
杂耕心未已,欧血事酸辛。
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
锦江元过楚,剑阁复通秦。
旧俗存祠庙,空山立鬼神。
虚檐交鸟道,枯木半龙鳞。
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
闾阎儿女换,歌舞岁时新。
绝域归舟远,荒城系马频。
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

送别钱起

作者:戴叔伦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阳关多古调,无奈醉中闻。
归梦吴山远,离情楚水分。
孤舟经暮雨,征路入秋云。
后夜同明月,山窗定忆君。

官池春雁二首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四字令

作者:周密 年代:宋代
眉消睡黄。春凝泪妆。玉屏水暖微香。听蜂儿打窗。
筝尘半妆。绡痕半方。愁心欲诉垂杨。奈飞红正忙。

观稼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五古
世役不我牵,身心常自若。
晚出看田亩,闲行旁村落。
累累绕场稼,啧啧群飞雀。
年丰岂独人,禽鸟声亦乐。
田翁逢我喜,默起具尊杓。
敛手笑相延,社酒有残酌。
愧兹勤且敬,藜杖为淹泊。
言动任天真,未觉农人恶。
停杯问生事,夫种妻儿获。
筋力苦疲劳,衣食常单薄。
自惭禄仕者,曾不营农作。
饥食无所劳,何殊卫人鹤。

堂堂

作者:李贺 年代:唐代
堂堂复堂堂,红脱梅灰香。
十年粉蠹生画梁,饥虫不食摧碎黄。
蕙花已老桃叶长,禁院悬帘隔御光。
华清源中矾石汤,徘徊白凤随君王。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作者:陆游 年代:宋代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寄唐州李玭尚书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代简
累代功勋照世光,奚胡闻道死心降。书功笔秃三千管,
领节门排十六双,先揖耿弇声寂寂,今看黄霸事摐摐。
时人欲识胸襟否,彭蠡秋连万里江。

放鱼 自此后诗到江州作。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晓日提竹篮,家僮买春蔬。
青青芹蕨下,叠卧双白鱼。
无声但呀呀,以气相煦濡。
倾篮写地上,拨剌长尺余。
岂唯刀机忧,坐见蝼蚁图。
脱泉虽已久,得水犹可苏。
放之小池中,且用救干枯。
水小池窄狭,动尾触四隅。
一时幸苟活,久远将何如。
怜其不得所,移放于南湖。
南湖连西江,好去勿跏蹰。
施恩即望报,吾非斯人徒。
……

古风其二十九

作者:李白 年代:唐代 体裁:五古
三季分战国。
七雄成乱麻。
王风何怨怒。
世道终纷拏。
至人洞玄象。
高举凌紫霞。
仲尼欲浮海。
吾祖之流沙。
圣贤共沦没。
临歧胡咄嗟。

七夕

作者:宋之问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郊园即事

作者:王勃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大堤曲

作者:李贺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妾家住横塘,红沙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
明月与作耳边珰。
莲风起,江畔春;
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隐几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五古
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
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
百体如槁木,兀然无所知。
方寸如死灰,寂然无所思。
今日复明日,身心忽两遗。
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
四十心不动,吾今其庶几。

别毡帐火炉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五古
忆昨腊月天,北风三尺雪。
年老不禁寒,夜长安可彻。
赖有青毡帐,风前自张设。
复此红火炉,雪中相暖热。
如鱼入渊水,似兔藏深穴。
婉软蛰鳞苏,温燉冻肌活。
方安阴惨夕,遽变阳和节。
无奈时候迁,岂是恩情绝。
毳帘逐日卷,香燎随灰灭。
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但令此身健,不作多时别。

同崔傅答贤弟

作者:王维 年代:唐代
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殊非故乡陌。
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
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
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
周郎陆弟为俦侣,对舞前溪歌白纻。
曲几书留小史家,草堂棋赌山阴野。
衣冠若话外台臣,先数夫君席上珍。
更闻台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