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浣溪沙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体裁: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鸟鸣涧

作者:王维 年代:唐代 体裁:五绝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作者:诗经 年代:先秦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
靡非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
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当刍荛。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蹻。
……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
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接海隅。
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产殊。
夷音语嘲哳,蛮态笑睢盱。
水市通阛阓,烟村混舳舻。
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
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貙。
成人男作丱,事鬼女为巫。
楼暗攒猖妇,堤喧簇贩夫。
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沽。
……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送灵澈上人

作者:刘长卿 年代:唐代 体裁:五绝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嫦娥

作者:边贡 年代:明代 体裁:七绝
月宫清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长干行

作者:崔颢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贺新郎·读史

作者:毛泽东 年代:现代 体裁: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
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
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
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
但记得斑斑点点,
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
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蹻流誉后,
……

和子由渑池怀旧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送春

作者:朱弁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
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云霏微。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
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咏怀古迹五首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怀古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琴歌二首

作者:司马相如 年代:汉代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破阵子

作者:金庸 年代:当代 体裁:
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莽苍踏雪行。赤手屠熊搏虎,金戈扫荡鏖兵。草木残生颅铸铁,虫豸凝寒掌作冰。挥洒缚豪英。

洛神赋

作者:曹植 年代:魏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

摸鱼儿

作者:辛弃疾 年代:宋代 体裁: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镇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箜篌引

作者:曹植 年代:魏晋 体裁:乐府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蝶恋花

作者:宋琬 年代:清代 体裁:
月去疏帘才数尺,
鸟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万里故人关塞隔,
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
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
墙角芭蕉风瑟瑟,
方伊遮掩窗儿黑。

岳祠

作者:高明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类别:怀古
莫向中原叹黍离,英雄生死系安危。
内庭忽下班师诏,绝漠全收大将旗。
父子一门甘仗节,山河千里竟分支。
孤臣尚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

眼儿媚

作者:宋无名氏 年代:宋代 体裁:
萧萧江上荻花秋,
做弄许多愁。
半竿落日,
两行新雁,
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
直待醉时休。
今宵眼底,
明朝心上,
后日眉头。

古诗十九首

作者:汉无名氏 年代:汉代
孟冬寒气至,
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
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
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
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
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
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
惧君不识察。

气出唱

作者:曹操 年代:魏晋
驾六龙,乘风而行。行四海,路下之八邦。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行四海外,东到泰山。仙人玉女,下来翱游。骖驾六龙饮玉浆。河水尽,不东流。解愁腹,饮玉浆。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玉阙下,引见得入,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焜煌。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东到海,与天连。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心恬澹,无所愒。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愿……

清明

作者:王禹偁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马嵬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怀古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读史二十首

作者:王国维 年代:近代 体裁:七绝

回首西陲势渺茫,东迁种族几星霜?
何当踏破双芒屐,却向昆仑望故乡。


两条云岭摩天出,九曲黄河绕地回。
自是当年游牧地,有人曾号伏羲来。


及及生存起竞争,流传神话使人惊。
铜头铁额今安在?始信轩皇苦用兵。


澶漫江淮万里春,九黎才格又苗民。
……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八

作者:朱彝尊 年代:清代 体裁:七绝
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范蠡祠.
水底尽传螺五色,湖边空挂网千丝.

清明

作者:黄庭坚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落叶

作者:孔绍安 年代:隋代 体裁:五绝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河湟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中折瀑

作者:郭沫若 年代:现代
奇峰传二百,大小有龙湫。
我爱中折瀑,珠帘掩翠楼。
新松待千尺,水量富更犹。

岳忠武王祠

作者:于谦 年代:明代 体裁:七律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七绝·莫干山

作者:毛泽东 年代:现代 体裁:七绝
翻身跃入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气出唱

作者:曹操 年代:魏晋
华阴山,自以为大。
高百丈,浮云为之盖。
仙人欲来,出随风,列之雨。
吹我洞箫,鼓瑟琴,何訚訚!
酒与歌戏,今日相乐诚为乐。
玉女起,起舞移数时。
鼓吹一何嘈嘈。
从西北来时,仙道多驾烟,
乘云驾龙,郁何务务。
遨游八极,乃到昆仑之山,
西王母侧,神仙金止玉亭。
来者为谁?赤松王乔,乃德旋之门。
乐共饮食到黄昏。
……

七律·答友人

作者:毛泽东 年代:现代 体裁:七律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九歌 云中君

作者:屈原 年代:先秦 体裁:楚辞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1];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憺[2]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3],猋[4]远举兮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5]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十二月十五夜

作者:袁枚 年代:清代 体裁:五绝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登山

作者:李涉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陶者

作者:梅尧臣 年代:宋代 体裁:五绝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清平乐

作者:纳兰性德 年代:清代 体裁:
风鬟雨鬓
偏是来无准
倦倚玉阑看月晕
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过窗纱
心期便隔天涯
从此伤春伤别
黄昏只对梨花

伤春

作者:陈与义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