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长亭怨慢 旧居有感》张炎 长亭怨/长亭怨慢 旧居有感古诗意思 全文翻译 诗意和赏析

长亭怨/长亭怨慢 旧居有感

作者:张炎 年代:宋代 体裁:
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顿别。露粉风香谁为主,都成消歇。凄咽。晓窗分袂处,同把带鸳亲结。江空岁晚,便忘了、尊前曾说。恨西风不庇寒蝉,便扫尽、一林残叶。谢杨柳多情,还有绿阴时节。

《长亭怨/长亭怨慢 旧居有感》评注解析

【注释】:
本词暗含着张炎一生中最悲惨的一段遭遇。张炎出身贵族世家,其六世祖为南宋初年大将张俊。祖父张濡 ,为独松关守将时 ,部将误杀元史激怒元主 ,1276 年3 月 ,元兵破临安,张濡被处以“磔杀”,不久又被籍家。(据《元史·廉希贤传》)。从此,张炎遭遇灭顶之灾,家破国亡。
张炎故居在临安,是有名的“南湖”。本词即是其重游故地,回想往昔之词。上片起首两句“望花外、小桥流水”描摹其昔时盛景,但紧接两句“门巷愔愔,玉箫声绝”。词情一变写出此时箫绝门愔的寂寞景象。盛衰对比鲜明。“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日?”前句用“鹤去台空”的典故补充上文,后句又化用杜甫咏明妃诗“环佩空归月夜魂”诗句表达对自己的爱妻的深沉浩叹。“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顿别”。写故居被籍没已有十年,而今重游故地仍愁肠千结,心情起伏。“露粉风香谁为主?都成消歇”,既写昔日之花,也借喻如花之人,如今已全都玉殒香消。上片以回忆故居为主,但句句抒发追忆往昔之情。
下片由回忆过去引到当前 。“凄咽。晓窗分诀处,同把带鸳亲结。”描写与爱妻的生死诀别。“江空岸晚,便忘了、尊前曾说。”昔情昔人直到十年后的“江空岸晚”的今天,仍未能忘。“便忘了”一语实为反说 。“恨西风不庇寒蝉,便扫尽一林残叶。”借比兴手法,写元朝统治者屠杀汉人的酷烈,使人顿生恻隐之心 。此为此词的高潮之句。“谢杨柳多情,还有绿阴时节”。末两句说出江边故居的杨柳,随风起舞,依依不舍 。依者由此想到杨柳还有逢春到夏,重绿成荫的季节,而浪迹离散的游子,却再也没有盛和重聚的机会,因而只能无可奈何了。
全词怀人感旧 ,情真意切,而表达又极为巧妙,词风婉转缠绵,而比兴的手法也使其更显其幽婉之情。本词是张炎描写旧居中的几首词中的一首,但本词以景叙事,以景抒情,清空之中见婉约蕴藉。因而邓廷桢说其词“返虚入浑,不啻嚼蕊吹香”。(《双砚斋随笔》)。读过此词,对张炎的身世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推荐诗词

豆花
公论
鹧鸪天
纪愁
送客
郊外
元宵雨
雨中作
视穫
春宫词
解连环
除夜
元日
六幺令
初夏
梅花
舒雁
失调名
鹧鸪天
宫词
江郎山
君不来
梅弄影
洞仙歌
忧旱
得家书
念奴娇
玉泉瀑
别仙客
窥开吟
定风波
寄友人
晚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