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兼的诗,刘兼诗集,刘兼的词,刘兼诗词全集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青镜重磨照白须,白须撚闲意何如。故园迢递千山外,
荒郡淹留四载余。风送竹声侵枕簟,月移花影过庭除。
秋霜满领难消释,莫读离骚失意书。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绣林红岸落花钿,故去新来感自然。绝塞杪春悲汉月,
长林深夜泣缃弦。锦书雁断应难寄,菱镜鸾孤貌可怜。
独倚画屏人不会,梦魂才别戍楼边。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屈指良交十四人,隙驹风烛渐为尘。当初花下三秦客,
只有天涯二老身。乘醉几同游北内,寻芳多共谒东邻。
此时阻隔关山远,月满江楼泪满巾。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二月风光似洞天,红英翠萼簇芳筵。楚王云雨迷巫峡,
江令文章媚蜀笺。歌黛入颦春袖敛,舞衣新绣晓霞鲜。
酒阑香袂初分散,笑指渔翁钓暮烟。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一承兑泽莅方州,八度春光照郡楼。
好景几将官吏醉,名山时领管弦游。
空花任尔频侵眼,老雪从他渐满头。
归去杜陵池阁在,只能欢笑不能愁。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多时窗外语呢喃,只要佳人卷绣帘。
大厦已成须庆贺,高门频入莫憎嫌。
花间舞蝶和香趁,江畔春泥带雨衔。
栖息数年情已厚,营巢争肯傍他檐。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蜀都春色渐离披,梦断云空事莫追。宫阙一城荒作草,
王孙犹自醉如泥。谁家玉笛吹残照,柳市金丝拂旧堤。
可惜锦江无锦濯,海棠花下杜鹃啼。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荒僻淹留岁已深,解龟无计恨难任。
守方半会蛮夷语,贺厦全忘燕雀心。
夜静倚楼悲月笛,秋寒欹枕泣霜砧。
宦情总逐愁肠断,一箸鲈鱼直万金。
直气从来不入时,掩关慵更钓磻溪。
斯文未丧宣尼叹,吾道将穷阮籍悲。
轻粉覆霜凝夜砌,乱金铺菊织秋篱。
南阳卧久无人问,薄命非才有可疑。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朱冠金距彩毛身,昧爽高声已报晨。作瑞莫惭先贡楚,
擅场须信独推秦。淮南也伴升仙犬,函谷曾容借晓人。
此日卑栖随饮啄,宰君驱我亦相驯。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微雨微风隔画帘,金炉檀炷冷慵添。
桃花满地春牢落,柳絮成堆雪弃嫌。
宝瑟不能邀卓氏,彩毫何必梦江淹。
宦情归兴休相挠,隼旆渔舟总未厌。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柳成金穗草如茵,载酒寻花共赏春。
先入醉乡君莫问,十年风景在三秦。
摇摇离绪不能持,满郡花开酒熟时。
羞听黄莺求善友,强随绿柳展愁眉。
隔云故国山千叠,傍水芳林锦万枝。
圣主未容归北阙,且将勤俭抚南夷。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
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
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
蜀国江山存不得,刘家豚犬取何难。
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嘉陵江畔接荣川,两畔旌旗下濑船。郡印已分炎瘴地,
朝衣犹惹御炉烟。莲塘小饮香随艇,月榭高吟水压天。
锦字莫嫌归路远,华夷一统太平年。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岁稔民康绝讼论,政成公暇自由身。朝看五马闲如社,
夜拥双姬暖似春。家计不忧凭冢子,官资无愧是朝臣。
岂同龌龊祁员外,至死悲凉一妇人。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烟雨楼台渐晦冥,锦江澄碧浪花平。
卞和未雪荆山耻,庄舄空伤越国情。
天际寂寥无雁下,云端依约有僧行。
登高欲继离骚咏,魂断愁深写不成。
边郡荒凉悲且歌,故园迢递隔烟波。
琴声背俗终如是,剑气冲星又若何。
朝客渐通书信少,钓舟频引梦魂多。
北山更有移文者,白首无尘归去么。
莫嗔阮氏哭途穷,万代深沈恨亦同。
……
作者:刘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圣朝佳节遇长春,跪捧金炉祝又焚。
宝藏发来天地秀,兵戈销后帝皇尊。
太平基址千年永,混一车书万古存。
更有馨香满芳槛,和风迟日在兰荪。
作者:刘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依约樊川似旭川,郡斋风物尽萧然。
秋庭碧藓铺云锦,晚阁红蕖簇水仙。
醉笔语狂挥粉壁,歌梁尘乱拂花钿。
情怀放荡无羁束,地角天涯料信缘。
作者:刘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桐叶飞霜落井栏,菱花藏雪助衰颜。
夜窗飒飒摇寒竹,秋枕迢迢梦故山。
临水钓舟横苇岸,隔溪禅侣启柴关。
觉来依旧三更月,离绪乡心起万端。
作者:刘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边郡荒凉悲且歌,故园迢递隔烟波。
琴声背俗终如是,剑气冲星又若何。
朝客渐通书信少,钓舟频引梦魂多。
北山更有移文者,白首无尘归去么。
作者:刘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斂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时蕊蝶难寻。
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作者:刘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偶奉纶书蒞旭川,郡楼嘉致尽依然。
松欹鸟道云藏寺,月满渔舟水浸天。
望帝古祠花簇簇,锦城归路草芊芊。
有时倚槛垂双袂,故国风光似眼前。
作者:刘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
影镂碎金初透月,声敲寒玉乍摇风。
无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
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箱中。
作者:刘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金杯不以涤愁肠,江郡芳时忆故乡。
两岸烟花春富贵,一楼风月夜凄凉。
王章莫耻牛衣泪,潘岳休惊鹤鬓霜。
归去莲花归未得,白云深处有茅堂。
作者:刘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古今通塞莫咨嗟,谩把霜髯敌岁华。
失手已惭蛇有足,用心休为鼠无牙。
九天云净方怜月,一夜风高便厌花。
独倚郡楼人不会,钓舟春浪接平沙。
作者:刘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高秋咸镐起霜风,秦汉荒陵树叶红。
七国头号鸡方贾勇,中原逐鹿更争雄。
南山漠漠云常在,渭水悠悠事旋空。
立马举鞭遥望处,阿房遗址夕阳东。
作者:刘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齐女幈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
翅翻晚鬓寻香露,声引秋丝逐远风。
旅馆听时髭欲白,戍楼闻处叶多红。
只知送恨添愁事,谁见凌霄羽蜕功。
作者:刘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回车院了未回车,三载疲民咏夸襦。
借寇已承英主诏,乞骸须上老臣书。
黄金蜀柳笼朱户,碧玉湘筠映绮疏。
因问满筵诗酒客,锦江何处有鲈鱼。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闲庭奇支枕正悲秋,忽觉新编浣远愁。才薄只愁安雁户,
年高空忆复渔舟。鹭翘皓雪临汀岸,莲袅红香匝郡楼。
对景却惭无藻思,南金荆玉卒难酬。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蹄涔岂信有沧浪,萤火何堪并太阳。渊奥未曾探禹穴,
矜夸便拟越丘墙。小巫神气终须怯,下里音声必不长。
近日冰壶多晦昧,虎皮羊质也观光。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蜀路新修尽坦平,交亲深幸再逢迎。正当返袂思乡国,
却似归家见弟兄。沾泽只惭尧綍重,溯流还喜范舟轻。
欲将感恋裁书旨,多少鱼笺写得成。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偶奉纶书莅旭川,郡楼嘉致尽依然。
松欹鸟道云藏寺,月满渔舟水浸天。
望帝古祠花簇簇,锦城归路草芊芊。
有时倚槛垂双袂,故国风光似眼前。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齐女屏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
翅翻晚鬓寻香露,声引秋丝逐远风。
旅馆听时髭欲白,戍楼闻处叶多红。
只知送恨添愁事,谁见凌霄羽蜕功。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西斋新竹两三茎,也有风敲碎玉声。
莫恨移来栏槛远,譬如元本此间生。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独上江楼望故乡,泪襟霜笛共凄凉。云生陇首秋虽早,
月在天心夜已长。魂梦只能随蛱蝶,烟波无计学鸳鸯。
蜀笺都有三千幅,总写离情寄孟光。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琴中难挑孰怜才,独对良宵酒数杯。苏子黑貂将已尽,
宋弘青鸟又空回。月穿净牖霜成隙,风卷残花锦作堆。
攲枕梦魂何处去,醉和春色入天台。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去年曾看牡丹花,蛱蝶迎人傍彩霞。今日再游光福寺,
春风吹我入仙家。当筵芬馥歌唇动,倚槛娇羞醉眼斜。
来岁未朝金阙去,依前和露载归衙。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
影镂碎金初透月,声敲寒玉乍摇风。
无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
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袅袅香英三四枝,亭亭红艳照阶墀。
正当晚槛初开处,却似春闱就试时。
少女不吹方熠爚,东君偏惜未离披。
夜深斜倚朱栏外,拟把邻光借与谁。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去年今日到荣州,五骑红尘入郡楼。貔虎只知迎太守,
蛮夷不信是儒流。奸豪已息时将泰,疲瘵全苏岁又周。
圣主若容辞重禄,便归烟水狎群鸥。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桐叶飞霜落井栏,菱花藏雪助衰颜。
夜窗飒飒摇寒竹,秋枕迢迢梦故山。
临水钓舟横荻岸,隔溪禅侣启柴关。
觉来依旧三更月,离绪乡心起万端。
旧馆秋寒夜梦长,水帘疏影入回塘。
宦情率尔拖鱼艇,客恨依然在燕梁。
白鹭独飘山面雪,红蕖全谢镜心香。
起来不语无人会,醉倚东轩半夕阳。

诗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