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诗,乾隆诗集,乾隆的词,乾隆诗词全集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秋鹿合群正此时,乘闲偶尔试虞为。
铁丸穿过牝先倒,药气存伤牡逸弛。
不谓目精尚犹故,分颁众喜有如斯。
苗凶一发歼其两,吉兆捷音希即披。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戒得早成堂,荏苒廿岁徙,每来必有诗,忆祖兼敕己。
今当归政后,吟咏可罢尔,然有不可罢,孜孜在训子。
楚南北之军,宵小犯天理,更切得捷音,惭不可言矣。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古希希圣未从心,负扆遑云久莅临。
惟是惕乾励朝夕,戒其玩愒度光阴。
龙乘不息法一健,象译由来通六音。
爱乐纷哉向何托,积成三万首余吟。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年老君臣似老朋,归来前席喜诚应。
九龄风度于今罕,彦国精神较昔增。
儿辈重瞻绛纱帐,时流都凝玉壶冰。
殷勤问过称无过,曰信斯之吾未能。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重考彝尊书以成,七言权当序而行。
名因日下荀鸣鹤,迹逮春明孙北平。
罣漏岂无补所阙,淆讹时有校从精。
百年熙皞繁文物,似胜三都及两京。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谁氏园林择胜开,山环抱复水瀠洄。川横桥喜路不断,岸转船如峰自回。意入敞亭趣有永,目游高阁望无埃。分明层叠浅深处,欲问丹青能是哉?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船隐芦洲不见人,四弦风送到江滨。
主宾僮仆齐倾耳,写出寻声暗问神。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东岭琳宫接,题门各有名。
匪尊不二法,缘系众藩情。
佛日迎薰朗,慧云收雨征。
金川兹武定,安远永销兵。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千山胜景久芗哉,三度徒教寄咏回。
本异唐宗曾驻辇,空传丁令有遗台。
底须石洞花岩到,原匪探奇问景来。
却笑前遭泐崖处,侵寻应已漶莓苔。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七律
止戈为武信其然,我泽如春经略宣。
共喜捷音来玉阙,何殊俘虏自金川。
番酋路左心倾服,军士行间气倍鲜。
单骑汾阳休比拟,都因忠赤格穹天。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五律
少林干载寺,少室一房山。
禅悦偶重叩,秋岩此乍攀。
树姿纷绮绣,涧响静潺湲。
却见来时路,轘辕云外关。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七律
夹径多长松,度松渐豁敞。
伊昔构曲廊,夷光留屧响。
屧响久不闻,春烟蒙蔓莽。
小草设有知,云见人来往。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间日视阁章,山庄有清暇,有暇亦何为,读书及习射。
书亦六艺一,自古重墨稼,棐几铺玉版,嘉荫就松架。
缮性归平易,变体祛奇诧,举首瞻奎文,当年此消夏。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清跸重听龙井泉,明将归辔启华旃。
问山得路宜晴后,汲水烹茶正雨前。
入目光景真迅尔,向人花木似依然。
斯诚佳矣予无梦,天姥那希李谪仙。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扫雪必行赏,仆台早候之。
未成分寸际,那可饰装为。
今日素真积,培林泽倍滋。
天思诚赐我,分惠亦其宜。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即景为题信口拈,山庄乐事实无厌。
苍麋岩际行行见,红叶林间渐渐添。
碧宇云稀天廓落,寒潭潦尽水沉潜。
讵惟揽结供吟兴,静会端知理趣兼。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小卷常随行笥中,希逢时雨得相同。
今朝润景当前证,始觉传神有独工。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御舟早候运河滨,陆路行余水路循。
一日之间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
麦苗夹岸穗将作,柳叶笼荫絮已频。
最是篷窗心惬处,雨晴绿野出耕人。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不为荷叶皴,只作笋尖矗。
峰脚横秋云,屋头笼古木。
欲变画家格,别开生面目。
策杖一行人,明告此意独。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又俯西窗蜃,湖天上下空。
只观铺镜影,辽待迭纨风。
暖起浮霄蠓,宽栖度岁鸿。
漫言冰尚冱,澜意满其中。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元史世祖至元间,初成渎山大玉海,敕置广寒碧殿中,逮今五百有余载。
青绿间以黑白章,云涛水物相低昂,五山之珍伴御榻,从臣献寿欢无央。
监院道房曾几历,仍列承光似还璧,相望琼岛咫尺近,岂必铜仙独泪滴。
和阗玉瓮昨琢成,质文较此都倍赢,周监在殷殷监夏,一经数典惕予情。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撰辰晓出凤城垣,烟市灯棚景物繁。
甲午今年新甲子,春舆此日驻春园。
璇霄瑞气霏银粟,姬室徽音奉寿萱。
吉旦王师兹进剿,月闻三捷吁天恩。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沈去钱存势已孤,陡观遗奏故人无。
江南忽尔失二老,天子原非友匹夫。
蒙邑应成蝶醒梦,香山那复鹿重扶。
诗邮罢趁北风寄,郢垩怜亡为质吾。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遇闰深山秋益深,每因趁暖一幽寻。
松盘岭复苍中翠,叶落波心静里沉。
鹿度岩边看活画,禽鸣林际听仙音。
养生自是斯间好,勤政名轩敢忘钦。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七律
白云深处称禅栖,便访云关一觅题。
密雪埋溪僧未扫,韶春入树鸟光啼。
三间静室依然也,五载流阴亦迅兮。
此去鹫峰应不远,玉丛林里望丹梯。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雨后节迟暑尚悭,凉生秘殿远尘寰。
对时已惕阴将长,抚序应知岁渐孱。
心尚清明敢辞老,政关治忽戒偷闲。
斋居永昼闲原有,诗本黄绫手自删。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玉泉舟下玉河通,日丽风和波不雄。
芷白蒲青景有望,鸢飞鱼跃兴无穷。
清漪水色从新秀,万寿山光即渐融。
行不须臾吟数首,裴家构思或相同。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隔岭别为区,精蓝静以俱。
每参相与好,难论有和无。
法雨真优渥,碧云任卷铺。
设云云那碧,迭树岂非乎?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已识山中早晚凉,今朝况复立秋当。
如何午热为孤注,疑是金官让末光。
桐叶庭边想影落,草虫砌下觉声杨。
农占晴雨纷如讼,历验原来亦鲜偿。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不眠闲访友,月色正苍凉。
底用秉宵烛,耐堪步野塘。
承天寺将到,积水地何方。
设谓同心孰,依稀似姓张。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八旗子弟兵,健锐此居营。
聚处无他诱,勤操自致精。
—时看斫阵,异日待干城。
亦已收明效,西师颇著名。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
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
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
末路逃禅去,原为孟八郎。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暂无
禅有南宗及北宗,画家笔法与之同。限于地气因殊风,北之巨擘华原翁。秋山丛樾凡几重,林凹萧寺隐其中。流泉如飞虹,是何结撰杰且雄。故应心醉米南宫,约略境界记所逢,文殊五台叶斗峰。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体裁:七律
峦回谷抱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
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
窗前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
供养五台曼殊象,阇黎疑未识真宗。

诗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