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苏轼诗集,苏轼的词,苏轼诗词全集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雷觞淡于水,经年不濡唇。
爰有扰龙裔,为造英灵春。
英灵韵甚高,蒲萄难与邻。
他年血食汝,当配杜康神。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
千载断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似闻高隐在前村,坐膝扶床戏子孙。
自赏春光携桂酒,喜逢晴色款柴门。
屏间带日金人活,头上迎风彩胜翻。
蓬鬓扶疏吾老矣,岂能旧貌改新元。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人日滞留江上村,定知芳草怨王孙。
题诗寄远方挥翰,扶杖登高独出门。
柳色忍看成感叹,花前归思自飞翻。
浮阳披冻虽才弄,已觉春工漏一元。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万石千钧积累成,未应忽此一毫轻。
寒松瘦竹元清劲,昨夜分明闻折声。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高下横斜薄又浓,破窗疏户苦相攻。
莫言造物浑无意,好丑都来失旧容。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海风吹浪去无边,倏忽凝为万顷田。
五月凉尘渴入肺,不知价值几多钱。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先生鲁诸儒,饮食清不溽。空肠出秀句,吟嚼五味足。华堂闹丝管,眸子涨春渌。先生疾走避,面冷毒在腹。归来煮瓠叶,弟子歌《旱麓》。声淫及《灵台》,中有麀鹿伏。功名一走兔,何用千人逐。故应容我辈,清坐时闭目。高亭石排衙,木杪挂飞屋。我来无时节,客亦不待速。似闻雪髯叟,西岭访遗躅。朝阳入潭洞,金碧涵水玉。泉扉夜不扃,云袂本无幅。慈皇付宝偈,神侣得幽读。讷庵有老人,宴坐天魔哭。时来献璎……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
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
不悟俗缘在,失身蹈危机。
刑名非夙学,陷阱损积威。
遂恐生死隔,永与云山违。
今日复何日,芒鞋自轻飞。
稽首两足尊,举头双涕挥。
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
愿从二圣往,一洗千劫非。
徘徊竹溪月,空翠摇烟霏。
钟声自送客,出谷犹依依。
回首吾家山,岁晚将焉归。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江上樯竿一百尺,山中楼台十二重。
山僧楼上望江上,遥指樯竿笑杀侬。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
还将天竺二峰去,欲把云根到处栽。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当年衫鬓两青青,强说重临慰别情。
衰发祗今无可白,故应相对话来生。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忠孝王家千柱宫,东坡作吏五年中。
中和堂上东南颊,独有人间万里风。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此生真欲老墙阴,却扫都忘岁月深。
拔薤已观贤守政,折蔬聊慰故人心。
风流贺监常吴语,憔悴钟仪独楚音。
治状两邦俱第一,颖川归去肯重临。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侧手区区岂易遮,奔流一瞬卷千家。
共疑智伯初围赵,犹有张汤欲漕斜。
已坐迂疏来此地,分将劳苦送生涯。
使君下策真堪笑,隐隐惊雷响踏车。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朝蚁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推倒垣墙也不难,一轩复作两轩看。
若教从此成千里,巧历如今也被谩。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璫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
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
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
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
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
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湿人。
萧萧松径滑,策策芒鞋新。
嘉我二三子,皎然无淄磷。
胜游岂殊昔,清句仍绝尘。
吊古泣旧史,疾谗歌小旻。
哀哉扶风子,难与巢许邻。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
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
俯窥松桂影,仰见鸿鹤翔。
炯然肝肺间,已作冰玉光。
虚明中有色,清净自生香。
还从世俗去,永与世俗忘。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今日何山是胜游,乱峰萦转绕沧洲。
云含老树明还灭,石碍飞泉咽复流。
遍岭烟霞迷俗客,一溪风雨送归舟。
自嗟尘土先衰老,底事孤僧亦白头。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
东风摇波舞净绿,初日泫露酣娇黄。
汪汪春泥已没膝,剡剡秋谷初分秧。
谁言万里出无友,见此二美喜欲狂。
三山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
要令水力供臼磨,与相地脉增堤防。
霏霏落雪看收面,隐隐叠鼓闻舂糠。
散流一啜云子白,炊裂十字琼肌香。
岂惟牢丸荐古味,要使真一流天浆。
诗成捧腹便绝倒,书生说食真膏肓。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二妙凋零笔法空,忽惊云海戏群鸿。
清诗不敢私囊箧,人道黄门有父风。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一声鸣雁破江云,万叶梧桐卷露银。
我自飘零足羁旅,更堪秋晚送行人。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北望飞尘苦昼霾,洗心聊复寄东斋。
珍禽声好犹思越,野橘香清未过淮。
有信微泉来远岭,无心明月转空阶。
一官仓廋真堪老,坐看松根络断崖。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既聚伏波米,还数魏舒筹。
应笑苏夫子,侥幸得湖州。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关右土酥黄似酒,扬州云液却如酥。
欲从元放觅拄杖,忽有麴生来坐隅。
对雪不堪令饱暖,隔船应已厌歌呼。
明朝积玉深三尺,高枕床头尚一壶。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梦时良是觉是非,汲井埋盆故自旖。
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
秋风兴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
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汧流入城郭,斖斖渡千家。
不见双池水,长漂十里花。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久厌劳生能几日,莫将归思扰衰年。
片云会得无心否,南北东西只一天。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嗟我去国久,得君如得归。
今君舍我去,从此故人稀。
不惜故人稀,但恐晤语非。
佳人西方子,佩服贝与玑。
宛兮若处女,未始识户扉。
何必识户扉,潜玉有光辉。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先王旧德在民心,著令称忠上意深。
堕泪行看会祠下,挂名争欲刻碑阴。
凄凉破屋尘凝坐,憔悴云孙雪满簪。
未信诸豪容郭解,却从他县施千金。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咫尺殊非少,阴睛自不齐。
径蟠趋後崦,水会赴前溪。
自说非人意,曾经人马蹄。
他年宦游处,应指剑山西。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落落君怀抱,山川自屈蟠。
经营初有适,挥洒不应难。
江市人家少,烟村古木攒。
知君有幽意,细细为寻看。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
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揽胜雷山舒啸亭,诸峰秀拱透云程。
啸傲池边红日伴,舒怀岩壑白云迎。
满目纵观天际迥,一腔收拾岁寒清。
松花香遍银阳地,剩把新诗壮此行。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
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都城日荒废,往事不可还。
惟余故苑石,漂散向人间。
公来始购蓄,不惮道里艰。
尽従尘埃中,来对冰雪颜。
瘦骨拔凛凛,苍根漱潺潺。
唐人惟奇章,好石古莫攀。
尽令属牛氏,刻凿纷班班。
嗟此本何常,聚散实循环。
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区寰。
君看刘李末,不能保河关。
况此百株石,鸿毛于泰山。
但当对石饮,万事付等闲。

诗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