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的诗,李石诗集,李石的词,李石诗词全集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弹我清风弦,酌我明月樽。
栖迟元佑鬼,零落伊水魂。
金玉百世师,丹青几代孙。
水雪耀荒谷,云雾迷空村。
斯人阨衰世,吾道谁与论。
仙人白石溪,夫子青山根。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荒畦草棘暗霜秋,菜饱无期那不愁。
去去携蓝问灵照,此间熟处要经由。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善水沃沸焦,善药调瞑眩。
吾岂斯人徒,屏开慈母面。
丹青解人意,二字出素练。
孝哉耘瓜子,伤根岂所愿。
升堂致一唯,出门成两见。
遂令李老书,不和韩非传。
吾家桃李园,力行未敢倦。
明知政事拙,稍觉言语贱。
四科定谁先,袖手水入砚。
会请无言师,宽处著方便。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二河忠义雪山重,元佑何由见古风。
一月群星虽晚出,斯人尚可殿诸公。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蜀地虽远天之涯,蜀人只隔一水巴。
自从文翁建此学,此俗化为齐鲁家。
泮林春风桑椹熟,集鼓坎坎闻晨挝。
诸生堂奥分左右,相比以立如排衙。
九牧之金充岁贡,搜出精矿遗其沙。
卿云褒武皆蜀秀,虎豹各自雄须牙。
两京得人广数路,忍使丘中留子嗟。
不然题名百许辈,无一显者何谓耶。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归路巴人处处逢,巴人舟楫语音同。
雪霜寒谷残年后,云雨阳台昨梦空。
沙水清有延月白,峡林香欲试春红。
饭山虽瘦无奇语,至喜亭中著醉翁。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梧桐角可磨,江沙玉能错。
由来刚强徒,未易胜软弱。
是在六二坤,对病可为药。
吾生任天真,三者不自度。
中年坐龃龉,出语遭击搏。
官居寄委蛇,晴窗傍林壑。
泉乳发深窦,竹萌抱新箨。
不习其经兹,玩爻情所托。
一字得一师,圣贤如可作。
坐待韦编翁,为我解禅缚。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喜不至流怒不悲,句中銛锋解人颐。
水霜凛凛笑一吷,三尺有喙金玉词。
二惠肯来但独步,明光殿中文绣具。
便当携此上青云,天子方深南北虑。
吾今老矣君可思,吹毛之珍何所施。
和诗反刀三叹息,莫把神槌困钝锥。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起来蛛网罥茅檐,脱叶飞飞却倒粘。
十月风光成妩媚,一林霜气自深严。
比花已老何人摘,村酒无多喜客添。
收拾江湖閒望眼,展峰亭上数山尖。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天上妥雨水鸣渠,一龙任责固有余。
今年水来雨不集,彭民不及江中鱼。
以堰致水高百尺,灵湫在渊烁红日。
彭民怨龙不怨人,龙则有职谁之失。
九峰仙官梅子真,豢龙有术龙不嗔。
去年作堰今请湫,二者兼得苏彭民。
东湖别驾但捧腹,卧听萧萧响疏竹。
往来莫便轻泥涂,软脚有酒为君沽。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读书要身荣,得禄为亲喜。
端知绛帐华,乃在彩衣里。
冷官多澹泊,有道足甘旨。
登堂四壁余,发帙照案几。
尚有老孟光,环以三稚子。
一笑扶鹤发,相见折屐齿。
出门顾诸生,正事歌锡尔。
生朝适余暇,汤饼庆弧矢。
众客集清辰,好语塞两耳。
我有海上方,剩泛杯中蚁。
永为萱堂寿,胜饮菊潭水。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携书携酒秋竹根,拂石读书横酒樽。
只有梅花如我醉,一枝和雪亚前村。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荒风吼其间,大雷击其后。
人言黄昏雨,此意无乃骤。
飘飘岂恶声,侧耳听檐溜。
一睡喜暂凉,破窗落星宿。
明朝看东方,老火已复昼。
起行视畦陇,微露泫深秀。
枯沟涩不流,焦块濡未透。
看看岁云秋,槁死念谁救。
滥兴桑羊诛,妄使土龙鬭。
彼巫乃诬尔,拜舞杂符呪。
举头亦茫茫,万一幸天漏。
云行则雨施,坎画自羲后。
……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得得浮家帝里游,西归节物共南州。
群鸥自得水空阔,远客肯因船滞留。
千顷白苹风掠岸,一年黄菊雨深秋。
醉名未忍成狂率,任脱乌纱笑白头。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颡马非才具,蜗牛惜弊庐。
风时甘伏枕,风雨阻来车。
药裹衣巾内,梅花酒盏疏。
江湖慰寂寞,一纸故人书。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蜀侯作頖锦水湄,先圣先师同此室。
巍然夫子据此座,殿以周公名自昔。
圣人现金两如一家,均是周人先后出。
想见东家中夜梦,犹与公孙同衮舄。
斯文授受乃关天,不为汉唐加损益。
我时来视俎豆事,重是汉人斤斧迹。
汉宫制度九天上,散落人间此其一。
多因丰屋起戎心,独此数椽绵岁历。
规模{堞土换山}嵲东鲁似,气象缥缈西岷敌。
……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取士平轩鉴,吾儿死布衣。
招魂荒草墓,冤鬼泣松扉。
推挽无遗力,挤排已觉非。
存亡佩陈谊,舍此更谁归。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三年独客思亲泪,洒作钱塘大江水。却乘此水得西归,两泪急收成一喜。庾公楼上江月春。拍手中流逢小麟。駸駸逼人出瘦骨,懔懔似我今长身。夜船灯火无乃是,犹似梦中论梦事。小鹏有翅未能来,独学膺门想憔悴。一官外物等去留,来去足喜去莫忧。虀盐敢有去国恨,菽水未免还家羞。峡江之人走云雨,送船迎船闻叠鼓。君不见并舍紫薇郎,颇愿生还见乡土。我今归来四壁空。两窗万轴南北风。杜门忍饥吾与汝,文字穮蔉祈年丰。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黄鷅鶹鸣处处闻,花开时候度重门。
啄花莫啄枝头锦,留与东皇覆酒樽。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花相春归画锦仙,轻云羃羃护花天。
莫烧高烛三更月,自有真香一炷烟。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一任猜嫌极口憎,布衫裹铁面生棱。
何如乞与袈裟著,画作西山十七僧。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毫端看运斤,笔老木亦老。
莫尽春风枝,秋来厌枯槁。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持节使者来自天,玉皇遣问金碧仙。
蜀山嵯峨九折外,琼楼绛阙迷风烟。
騑騑蹴踏长楸道,喔喔下鸣芝草田。
汉家一瑞恐难致,杀人自要身长年。
麒麟凤凰不知爱,仙物未忍随拘牵。
至今滇昆水含怒,怒迸海脉浮平川。
资中男子文章伯,执笔金銮殿中客。
碧鸡飞去却飞来,此地遂为金马宅。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茂陵读赋喜虚无,不是题桥便丈夫。
漫说归乡夸驷马,了曾涤器对当垆。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百鸟啼春树树红,轻舟掠岸往来风。
江南江北花多少,都在先生酒盏中。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塔倒峰峦影,钟埋涧谷音,二贤苔像古,四虎竹泉深。炬火推归路,经台唤隔林。人头连地脉,古迹备幽寻。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境物三禅胜,丛林十里村。
寺僧晨扫地,樵客夜过门。
瑞像西山映,乾文北斗翻。
名场薰灶突,怅望塔中尊。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远客来投宿,高人已闭门。
白沙分远水,红树带烟村。
僻径逢僧觅,登山见佛尊。
清风惜秋稼,积雨扫云屯。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天津桥上弄猢狲,女子从来不出门。
却被罔明穿鼻孔,鬓边香撼玉梅魂。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芦花岸下蓼滩头,上得钩时便上钩。
一曲渔歌川掉拨,五湖烟水月轮秋。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林光皎皎弄青枝,颇怪东风解冻迟。
一夜前溪流雪汁,余花别岸不须吹。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湖风吹衣筇九节,瘦如梅花骨欲折。
诗魂别后谁与招,独立西湖树边月。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巽风起东南,大地万物小。
吴门共延瞩,匹练横江表。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乳崖霜雪根,金地白莲蕊。
泉上碧眼师,秋月照清泚。
玉籢开明镜,肝胆两冤鬼。
若为人面创,如以佛手洗。
遂解七国仇,化为三昧水。
我来愧尘缨,与世无愧喜。
平生一瓢心,属餍岂为己。
定知蜀山龙,云雨高卧里。
微丝出游戏,僧饭冰入齿。
灌溉丹穴深,窈窕沧海底。
人怨旱火焦,雷公费鞭箠。
请师拄杖头,搅山唤龙起。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霜雪倚岩树,雾云秋水槎。
且须高著眼,上有昙钵花。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水墨三十年,一枝更一节。
工夫不争多,尽立庭下雪。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天下香火如东林,雷刘胜迹犹可寻。
阿师跳出矮屋下,万里抱被云水深。
汝家老演旧行处,江梅树树前时吟。
可怜此老今已矣,门户久冷怀语音。
去年送圭今送汝,演子两虎不易擒。
吾诗最悭亦何用,且为向来衣钵重。
逢圭问我强健时,犹抱黄经恋虀瓮。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阴山多风埃,白日下雨雹。
君子何必陋,士气见淳朴。
巴江亦能骚,兰陵善为学。
斯文随所化,后辈仰先觉。
褐衣怀美质,隐隐含山璞。
先生来何迟,绚秀待追琢。
板舆行不难,双雁度云邈。
未嫌一箪蔬,颇胜五鼎渥。
教人此其本,何异垫巾角。
我昔困虀盐,为子得妙斲。
王明躬孝治,正要夔典乐。
小试台阁资,还来侍经幄。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进取虽狂我不狂,跨鳌今日郑公乡。
未偕西蜀三年计,来访东湖九月霜。
桃李山城漫红白,橘橙峡路看青黄。
修门万里逢严助,剩剖琅玕出锦囊。
作者:李石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万里来归道路长,两年身寄水云乡。
仅余文字缣缃富,犹带湖山草木香。
从此定应悬箔去,卑之且说踏槐忙。
逢君客地成乖隔,相送江干问草堂。

诗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