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的诗,方干诗集,方干的词,方干诗词全集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异术闲和合圣明,湖光浩气共澄清。
郭中云吐啼猿寺,山上花藏调角城。
香起荷湾停棹饮,丝垂柳陌约鞭行。
游人今日又明日,不觉镜中新发生。
云霞水木共苍苍,元化分功秀一方。
百里湖波轻撼月,五更军角慢吹霜。
沙边贾客喧鱼市,岛上潜夫醉笋庄。
终岁逍遥仁术内,无名甘老买臣乡。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政成何用满三年,上界群仙待谪仙。
便赴新恩归紫禁,还从旧路上青天。
笙歌怨咽当离席,更漏丁东在画船。
必恐驻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炉烟。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清邃林亭指画开,幽岩别派像天台。
坐牵蕉叶题诗句,醉触藤花落酒杯。
白鸟不归山里去,红鳞多自镜中来。
终年此地为吟伴,早起寻君薄暮回。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四极虽云共二仪,晦明前后即难知。西方尚在星辰下,
东域已过寅卯时。大海浪中分国界,扶桑树底是天涯。
满帆若有归风便,到岸犹须隔岁期。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奔倾漱石亦喷苔,此是便随元化来。长片挂岩轻似练,
远声离洞咽于雷。气含松桂千枝润,势画云霞一道开。
直是银河分派落,兼闻碎滴溅天台。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直为篇章非动众,遂令轩盖不经过。未妨溪上泛渔艇,
又为门前张雀罗。夜学事须凭雪照,朝厨争奈绝烟何。
若于岩洞求伦类,今古疏愚似我多。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
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
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潭底锦鳞多识钓,未投香饵即先知。
欲教鱼目无分别,须学揉蓝染钓丝。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颜巷萧条知命后,膺门感激受恩初。
却容鹤发还蜗舍,犹梦渔竿从隼旟。
新定暮云吞故国,会稽春草入贫居。
乡中自古为儒者,谁得公侯降尺书。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垂杨袅袅草芊芊,气象清深似洞天。
援笔便成鹦鹉赋,洗花须用桔槔泉。
商於避世堪同日,渭曲逢时必有年。
直恐刚肠闲未得,醉吟争奈被才牵。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莫见平明离少室,须知薄暮入天台。
常时爱缩山川去,有夜自携星月来。
灵药不知何代得,古松应是长年栽。
先生暗笑看棋者,半局棋边白发催。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自将苦节酬清秩,肯要庞眉一个钱。
恩爱已苏句践国,程途却上大罗天。
鱼池菊岛还公署,沙鹤松栽入画船。
密奏无非经济术,从容几刻在炉烟。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名场失手一年年,月桂尝闻到手边。
谁道高情偏似鹤,自云长啸不如蝉。
众花交艳多成实,深井通潮半杂泉。
却是偶然行未到,元来有路上寥天。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画石画松无两般,犹嫌瀑布画声难。
虽云智惠生灵府,要且功夫在笔端。
泼处便连阴洞黑,添来先向朽枝干。
我家曾寄双台下,往往开图尽日看。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举目凄凉入破门,鲛人一饭尚知恩。
闲花旧识犹含笑,怪石无情更不言。
樵叟和巢伐桃李,牧童兼草踏兰荪。
壶觞笑咏随风去,唯有声声蜀帝魂。
寒莎野树入荒庭,风雨萧萧不掩扃。
旧径已知无孟竹,前溪应不浸荀星。
精灵消散归寥廓,功业传留在志铭。
薄暮停车更凄怆,山阳邻笛若为听。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御题百首思纵横,半日功夫举世名。
羽翼便从吟处出,珠玑续向笔头生。
莫嫌黄绶官资小,必料青云道路平。
才子风流复年少,无愁高卧不公卿。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枕上愁多百绪牵,常时睡觉在溪前。
人前尽是交亲力,莫道升沈总信天。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可怜妍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
今日流莺来旧处,百般言语殢空枝。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早识吾师频到此,芝童药犬亦相迎。
今师一去无来日,花洞石坛空月明。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三秋万里五溪行,风里孤云不计程。
若念猩猩解言语,放生先合放猩猩。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棹寻椒岸萦回去,数里时逢一两家。
知是从来贡金处,江边牧竖亦披沙。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狂心醉眼共裴回,一半先开笑未开。
此日不能偷折去,胡蜂直恐趁人来。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吴越思君意易伤,别君添我鬓边霜。
由来浙水偏堪恨,截断千山作两乡。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水阔坐看千万里,青芜盖地接天津。
祢衡莫爱山中静,绕舍山多却碍人。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四十年来多少人,一分零落九成尘。
与师犹得重相见,亦是枯株勉强春。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秋水一泓常见底,涧松千尺不生枝。
人间学佛知多少,净尽心花只有师。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归去春山逗晚晴,萦回树石罅中行。
明时不是无知己,自忆湖边钓与耕。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言下随机见物情,看看狱路草还生。
旅人莫怪无鱼食,直为寒江水至清。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直钩终日竟无鱼,钟鼓声中与世疏。
若向湖边访幽拙,萧条四壁是闲居。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许教门馆久踟蹰,仲叔怀恩对玉壶。
唯有离心欲销客,空垂双泪不成珠。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骊歌两行泪,更知何处再逢君。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上才乘酒到山阴,日日成篇字字金。
镜水周回千万顷,波澜倒泻入君心。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葛溪铁片梨园调,耳底丁东十六声。
彭泽主人怜妙乐,玉杯春暖许同倾。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举目时时似故园,乡心自动向谁言。
白云晓湿寒山寺,红叶夜飞明月村。
震泽风帆归橘岸,钱塘水府抵城根。
羡师了达无牵束,竹径生苔掩竹门。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聚散联翩急复迟,解将华发两相欺。
虽云竹重先藏路,却讶巢倾不损枝。
入户便从风起后,照窗翻似月明时。
此时门巷无行迹,尘满尊罍谁得知。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地灵直是饶风雨,杉桧老于云雨间。
只讶窗中常见海,方知砌下更多山。
远泉势曲犹须引,野果枝低可要攀。
若把重门谕玄寂,何妨善闭却无关。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之官便是还乡路,白日堂堂著锦衣。
八咏遗风资逸兴,二溪寒色助清威。
曙星没尽提纲去,暝角吹残锁印归。
笑我中年更愚僻,醉醒多在钓渔矶。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坐看孤峭却劳神,还是微吟到日曛。
松鹤认名呼得下,沙蝉飞处听犹闻。
夜阑亦似深山月,雨后唯关满屋云。
便此消遥应不易,朱衣红旆未容君。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五律
乱山重复叠,何路访先生。
岂料多才者,空垂不世名。
闲曹犹得醉,薄俸亦胜耕。
莫问吟诗石,年年芳草平。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由来至宝出毫端,五色炎光照室寒。
仰望孤峰知耸峻,前临积水见波澜。
冰丝织络经心久,瑞玉雕磨措手难。
不是散斋兼拭目,寻常未便借人看。

诗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