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白居易诗集,白居易的词,白居易诗词全集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谏诤知无补,迁移分所当。不堪匡圣主,只合事空王。
龙象投新社,鹓鸾失故行。沉吟辞北阙,诱引向西方。
便住双林寺,仍开一草堂。平治行道路,安置坐禅床。
手版支为枕,头巾阁在墙。先生乌几舄,居士白衣裳。
竟岁何曾闷,终身不拟忙。灭除残梦想,换尽旧心肠。
世界多烦恼,形神久损伤。正从风鼓浪,转作日销霜。
[佛经云:“此生死无休已,如风鼓海浪。”又云:
……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五弦弹,五弦弹,听者倾耳心寥寥。赵璧知君入骨爱,
五弦一一为君调。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风拂松疏韵落。
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鹤忆子笼中鸣。第五弦声最掩抑,
陇水冻咽流不得。五弦并奏君试听,凄凄切切复铮铮。
铁击珊瑚一两曲,冰泻玉盘千万声。铁声杀,冰声寒。
杀声入耳肤血憯,寒气中人肌骨酸。曲终声尽欲半日,
四坐相对愁无言。座中有一远方士,唧唧咨咨声不已。
……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曲终王子启圣人,臣父愿为唐外臣。
左右欢呼何翕习,至尊德广之所及。
须臾百辟诣阁门,俯伏拜表贺至尊。
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
……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
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
中宗肃宗复鸿业,唐祚中兴万万叶。
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
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捕蝗捕蝗谁家子,天热日长饥欲死。兴元兵后伤阴阳,
和气蛊蠹化为蝗。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
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河南长吏言忧农,
课人昼夜捕蝗虫。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
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一虫虽死百虫来,
岂将人力定天灾。我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
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
……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联句
苦雨晴何喜,喜于未雨时。气收云物变,声乐鸟乌知。——白居易
蕙泛光风圃,兰开皎月池。千峰分远近,九陌好追随。——王起
白日开天路,玄阴卷地维。馀清在林薄,新照入涟漪。——刘禹锡
碧树凉先落,青芜湿更滋。晒毛经浴鹤,曳尾出泥龟。——白居易
舞去商羊速,飞来野马迟。柱边无润础,台上有游丝。——王起
桥净行尘息,堤长禁柳垂。宫城开睥睨,观阙丽罘罳,——刘禹锡
……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五律
谪宦心都惯,辞乡去不难。
缘留龟子住,涕泪一阑干。
小子须娇养,邹婆为好看。
银匙封寄汝,忆我即加餐。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
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
不见士与女,亦无芍药名。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老何殁后吟声绝,虽有郎官不爱诗。
无复篇章传道路,空留风月在曹司。
长嗟博士官犹屈,亦恐骚人道渐衰。
今日闻君除水部,喜于身得省郎时。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五律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
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
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微微西风生,稍稍东方明。
入秋神骨爽,琴晓丝桐清。
弹为古宫调,玉水寒泠泠。
自觉弦指下,不是寻常声。
须臾群动息,掩琴坐空庭。
直至日出后,犹得心和平。
惜哉意未已,不使崔君听。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秋水莲冠春草裙,依稀风调似文君。
烦君玉指分明语,知是琴心佯不闻。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青娥小谢娘,白发老崔郎。
谩爱胸前雪,其如头上霜。
别后曹家碑背上,思量好字断君肠。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排
吟山歌水嘲风月,便是三年官满时。
春为醉眠多闭阁,秋因晴望暂褰帷。
更无一事移风俗,唯化州民解咏诗。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
红蜡烛移桃叶起,紫罗衫动柘枝来。
带垂钿胯花腰重,帽转金铃雪面回。
看即曲终留不住,云飘雨送向阳台。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已留旧政布中和,又付新词与艳歌。
但是人家有遗爱,就中苏小感恩多。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昏昏老与病相和,感物思君叹复歌。
声早鸡先知夜短,色浓柳最占春多。
沙头雨染斑斑草,水面风驱瑟瑟波。
可道眼前光景恶,其如难见故人何。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我嗟身老岁方徂,君更官高兴转孤。
军门郡阁曾闲否,禹穴耶溪得到无。
酒盏省陪波卷白,骰盆思共彩呼卢。
一泓镜水谁能羡,自有胸中万顷湖。
[微之诗云:孙园虎寺随宜看,不必遥遥羡镜湖。
故以此戏言答之。]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
知在台边望不见,暮潮空送渡船回。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烛下尊前一分手,舟中岸上两回头。
归来虚白堂中梦,合眼先应到越州。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名利既两忘,形体方自遂。
卧掩罗雀门,无人惊我睡。
睡足斗擞衣,闲步中庭地。
食饱摩挲腹,心头无一事。
除却玄晏翁,何人知此味。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五古
一双华亭鹤,数片太湖石。
巉巉苍玉峰,矫矫青云翮。
是时岁云暮,淡薄烟景夕。
庭霜封石棱,池雪印鹤迹。
幽致竟谁别,闲静聊自适。
怀哉庾顺之,好是今宵客。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南省去拂衣,东都来掩扉。
病将老齐至,心与身同归。
白首外缘少,红尘前事非。
怀哉紫芝叟,千载心相依。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阴阴花院月,耿耿兰房烛。
中有弄琴人,声貌俱如玉。
清泠石泉引,雅澹风松曲。
遂使君子心,不爱凡丝竹。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正与刘梦得,醉笑大开口。
适值此诗来,欢喜君知否。
遂令高卷幕,兼遣重添酒。
起望会稽云,东南一回首。
爱君金玉句,举世谁人有。
功用随日新,资才本天授。
吟哦不能散,自午将及酉。
遂留梦得眠,匡床宿东牖。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晓来红萼凋零尽,但见空枝四五株。
前日狂风昨夜雨,残芳更合得存无。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三杯嵬峨忘机客,百衲头陀任运僧。
又有放慵巴郡守,不营一事共腾腾。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红烛清樽久延伫,出门入门天欲曙。
星稀月落竟不来,烟柳胧胧鹊飞去。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与君前后多迁谪,五度经过此路隅。
笑问中庭老桐树,这回归去免来无。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五律
万里路长在,六年身始归。
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清晓趋丹禁,红樱降紫宸。
驱禽养得熟,和叶摘来新。
圆转盘倾玉,鲜明笼透银。
内园题两字,四掖赐三臣。
荧惑晶华赤,醍醐气味真。
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烧人。
杏俗难为对,桃顽讵可伦。
肉嫌卢橘厚,皮笑荔枝皴。
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
偷须防曼倩,惜莫掷安仁。
手擘才离核,匙抄半是津。
甘为舌上露,暖作腹中春。
……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
欲作闲游无好伴,半江惆怅却回船。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赤玉何人少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裤?但知烂熳恣情开,莫怕南宾桃李妒。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明月峡边逢制使,黄茅岸上是忠州。
到城莫说忠州恶,无益虚教杨八愁。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江上新楼名四望,东西南北水茫茫。
无由得与君携手,同凭栏干一望乡。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自知清冷似冬凌,每被人呼作律僧。
今夜酒醺罗绮暖,被君融尽玉壶冰。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高天默默物茫茫,各有来由致损伤。
鹦为能言长剪翅,龟缘难死久搘床。
莫嫌冷落抛闲地,犹胜炎蒸卧瘴乡。
外物竟关身底事,谩排门戟系腰章?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天涯深峡无人地,岁暮穷阴欲夜天。
不向东楼时一醉,如何拟过二三年。

诗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