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嘏的诗,赵嘏诗集,赵嘏的词,赵嘏诗词全集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千峰归去旧林塘,溪县门前即故乡。
曾把桂夸春里巷,重怜身称锦衣裳。
洲迷翠羽云遮槛,露湿红蕉月满廊。
就养举朝人共羡,清资让却校书郎。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笙歌只是旧笙歌,肠断风流奈别何。
照物二年春色在,感恩千室泪痕多。
尽将魂梦随西去,犹望旌旗暂一过。
今日尊前无限思,万重云月隔烟波。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五律
不堪俱失意,相送出东周。
缘切倚门恋,倍添为客愁。
春山和雪静,寒水带冰流。
别后期君处,灵源紫阁秋。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曾向雷塘静掩扉,荀家灯火有余辉。
关河日暮望空极,杨柳渡头人独归。
隋苑荒台风袅袅,灞陵残雨梦依依。
今年春色还相误,为我江边谢钓矶。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月自斜窗梦自惊,衷肠中有万愁生。
清猿处处三声尽,碧落悠悠一水横。
平子定情词丽绝,诗人匪石誓分明。
会须携手乘鸾去,萧史楼台在玉京。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五律
明月溪头寺,虫声满橘洲。
倚栏香径晚,移石太湖秋。
古树云归尽,荒台水更流。
无人见惆怅,独上最高楼。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五律
迟客疏林下,斜溪小艇通。
野桥连寺月,高竹半楼风。
水静鱼吹浪,枝闲鸟下空。
数峰相向绿,日夕郡城东。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满耳歌谣满眼山,宛陵城郭翠微间。
人情已觉春长在,溪户仍将水共闲。
晓色入楼红蔼蔼,夜声寻砌碧潺潺。
幽云高鸟俱无事,晚伴西风醉客还。
溪树参差绿可攀,谢家云水满东山。
能忘天上他年贵,来结林中一日闲。
醉叩玉盘歌袅袅,暖鸣幽涧鸟关关。
觥筹不尽须归去,路在春风缥缈间。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家有青山近玉京,风流柱史早知名。
园林手植自含绿,霄汉眼看当去程。
处处白云迷驻马,家家红树近流莺。
相逢一宿最高寺,夜夜翠微泉落声。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五律
扁舟殊不系,浩荡路才分。
范蠡湖中树,吴王苑外云。
悲心人望月,独夜雁离群。
明发还驱马,关城见日曛。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郡齐秋尽一江横,频命郎官地更清。
星月去随新诏动,旌旗遥映故山明。
诗寻片石依依晚,帆挂孤云杳杳轻。
想到钓台逢竹马,只应歌咏伴猿声。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金榜前头无是非,平人分得一枝归。
正怜日暖云飘路,何处宴回风满衣。
门掩长淮心更远,渡连芳草马如飞。
茂陵自笑犹多病,空有书斋在翠微。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广武溪头降虏稀,一声寒角怨金微。
河湟不在春风地,歌舞空裁雪夜衣。
铁马半嘶边草去,狼烟高映塞鸿飞。
扬雄尚白相如吃,今日何人从猎归。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芙蓉苑里起清秋,汉武泉声落御沟。
他日江山映蓬鬓,二年杨柳别渔舟。
竹间驻马题诗去,物外何人识醉游。
尽把归心付红叶,晚来随水向东流。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万水东流去不回,先生独自负仙才。
蕊宫横浪海边别,鹤翅驻云天上来。
几处吹箫深羽卫,谁家残月下楼台。
春风正好分琼液,乞取当时白玉杯。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仙翁归袖拂烟霓,一卷素书还独携。
劚药满囊身不病,抱琴何处鹤同栖。
沾衣尽日看山坐,搔首残春向路迷。
树树白云幽径绝,短船空倚武陵溪。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有客斋心事玉晨,对山须鬓绿无尘。
住山道士年如鹤,应识当时五老人。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失意何曾恨解携,问安归去秣陵西。
郡斜杨柳春风岸,山映楼台明月溪。
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
一枝攀折回头是,莫向清秋惜马蹄。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炀帝都城春水边,笙歌夜上木兰船。
三千宫女自涂地,十万人家如洞天。
焰焰花枝宫舍晚,重重云影寺墙连。
少年作尉须矜慎,莫向楼前坠马鞭。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三年踏尽化衣尘,只见长安不见春。
马过雪街天未曙,客迷关路泪空频。
桃花坞接啼猿寺,野竹庭通画鹢津。
早晚相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
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
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佳晨何处泛花游,丞相筵开水上头。
双影旆摇山雨霁,一声歌动寺云秋。
林光静带高城晚,湖色寒分半槛流。
共贺万家逢此节,可怜风物似荆州。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广陵城中饶花光,广陵城外花为墙。
高楼重重宿云雨,野水滟滟飞鸳鸯。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年来独向此游频,谢氏青山与寺邻。
朱槛夜飞溪路雪,碧林晴隔马蹄尘。
波穿十里桥连寺,絮压千家柳送春。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平生半为山淹留,马上欲去还回头。
两京尘路一双鬓,不见玉泉千万秋。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莫惊客路已经年,尚有青春一半妍。
试上方垣望春野,万条杨柳拂青天。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江莎渐映花边绿,楼日自开池上春。
双鹤绕空来又去,不知临水有愁人。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看山台下水无尘,碧筱前头曲水春。
独对一尊风雨夜,不知家有早朝人。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滟滟横波思有余,庾楼明月堕云初。
扬州寒食春风市,看遍花枝尽不如。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一掷虽然未得卢,惊人不用绕床呼。
牢之坐被青云逼,只问君能酷似无。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一川如画敬亭东,待诏闲游处处同。
天竺山前镜湖畔,何如今日庾楼中。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一烛从风到奈何,二年衾枕逐流波。
虽知不得公然泪,时泣阑干恨更多。
明月萧萧海上风,君归泉路我飘蓬。
门前虽有如花貌,争奈如花心不同。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路绕秋塘首独搔,背群燕雁正呼号。
故关何处重相失,碧落有云终自高。
旅宿去缄他日恨,单飞谁见此生劳。
行衣湿尽千山雪,肠断金笼好羽毛。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风雪晴来岁欲除,孤舟晚下意何如。
月当轩色湖平后,雁断云声夜起初。
傍晓管弦何处静,犯寒杨柳绕津疏。
三间茅屋东溪上,归去生涯竹与书。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律
白马嘶风何处还,鞭梢拂地看南山。
珠帘卷尽不回首,春色欲阑休闭关。
花外鸟归残雨暮,竹边人语夕阳闲。
知君旧隐嵩云下,岩桂从今几更攀。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暂无
童稚苦相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秋天晴日菊还香,独坐书斋思已长。
无奈风光易流转,强须倾酒一杯觞。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语堪铭座默含春,西汉公卿绝比伦。
今日抱辕留不得,欲挥双涕学舒人。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体裁:七绝
牵马街中哭送君,灵车辗雪隔城闻。
唯有山僧与樵客,共舁孤榇入幽坟。

诗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