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的诗,李曾伯诗集,李曾伯的词,李曾伯诗词全集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不须举扇障西风,且付黄花一笑中。
渐喜卢{皴去皮加兔}成两毙,仍愁蜂蚁起群雄。
未能长策辕从北,果有真儒辙岂东。
老我数奇何所用,快教儿辈学从戎。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无人载酒到联辔,有客携琴午扣扉。
却羡渚宫鱼为乐,菰蒲深处日相依。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招来暇日频呼酒,买得清风不用金。
月姊水妃无老态,天光野色有遗音。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羽卫鬖髿万玉然,元从绣斧下青天。
分明要与荆人看,苍桧擎枝一节坚。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久负诗坛第一评,肯教栖凤久榛荆。
西堂有梦堪追谢,北海何书可荐衡。
匹马归来嗟我俗,孤鸿吟对羡君清。
霜前蟹嫩新篘美,为问江头潮已生。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岁月等新戍,风烟只旧游。
柳薇今堡障,频蓼古沧洲。
索句惭巴和,怀人笑楚优。
中原虽在目,无事莫登楼。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谁将花烛聘东风,与海棠时恨不同。
意已不求真会合,何妨一白对千红。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高亭俯瞰蓼苹洲,人老香山月自秋。
过耳好音堪一笑,伤心往事只轻沤。
休嗟塞上明妃调,且送江头过客舟。
壮士肯为儿女泪,柔肠一任恼苏州。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老生本不学军旅,来护荆州国门户。惭无善政格休徵,未能雨十与风五。今年甫幸登麦喜,入夏又以槁苗苦。骄阳杲杲地欲赤,身原为骍措无所。瓣香惟有老天告,难以中心共人语。当知岁计国计关,但区区饱吾楚。我持皇穹不绝物,宁忍赤子失其乳。弥旬果尔三沛泽,靡间西郊与南亩。灌园遂省桔槔力,行道奚忧豆箪呼。农皆眉间有色喜,士亦胸中以奇吐。炎埃万里一洗空,手扇为之却纨羽。我原天地朝野和,常若渊泉以……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夜来白凤下天潢,幻得人间玉样光。
万里园林变春景,几家篱客失秋香。
黄紬歌枕水为骨,纸帐吟梅铁作肠。
争似城南老夫妇,地炉相对拥蒲穰。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乾坤一枰棋,今古一杯酒。
悲哉易水筑,陋矣鸿门斗。
将军跨下出,宰相篑中有。
唾面使自乾,拭之费人手。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纲者弃鱼小,错人贪鹿肥。
不见阿堵物,见恶宁馨儿。
铜山变荆棘,锦帐启藩篱。
万物与同毁,千驷吾何为。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风花落春红,岁寒傲霜竹。
彼欲褒姒笑,焉知周人哭。
白发悲梨园,芳草惨金谷。
无使桑间音,乱我杏坛曲。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分弓来戍岭南州,动镜尘生雪满头。
原进愚言宜简易,颇哀老子得遨游。
青山落处钟闻寺,白鹭明边人倚楼。
衙散吏归冰样静,一庭落叶和晴鸠。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踏雪一登城上亭,山川草木亦精神。
不知四面孰为水,但般俱是春风绿。
此际全然许和气,於中何处有纤尘。
我来谩啜茶儿去,疑是神仙境界人。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收揽河山入此楼,几年蚡冒古荆州。
目穷夕照西沉队,心到寒江东尽头。
历历雄图史南北,纷纷遗恨晋春秋。
酒边感慨凭阑久,衰柳行间数白鸥。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洛川已矣不复见,斯地岿然犹独存。
九仞成功忍亏篑,百年种德在深根。
依稀旧燕空梁语,俯仰飞鸿踏雪痕。
多少名园富花石,争如书圃付儿孙。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在楚犹在赵,始终同一颇。
晚年犹矍铄,劲气肯消磨。
非老无能也,如时不利何。
汉皇还拊髀,用壮莫蹉跎。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玉堂义方训十字,衍而六百十六言。
一门翁季自师友,尽出学问之根源。
彼援遗书诫敦严,暨昶以义名沉浑。
争如此作旨哉味,足使闻者推而尊。
虽然丙善友之义,仕教之忠古皆尔。
读其诗可知其人,非是父不生是子。
书绅我亦且服膺,过庭夫岂弗由礼。
触屏教诌势利徒,得不为之望风愧。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来湘话浙倍绸缪,天路风高借莫留。
不俟驾行何惮暑,适逢圭观恰当秋。
登仙堪羡星辰履,归老终寻雪夜舟。
公到甘泉陈大计,毋忘膏雨泽南州。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十年两度看山来,云琐融峰特地开。
办取篮舆穷胜处,南边无事岭头回。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方藉名山作主,胡然旧席重开。
了却江湖原力,切须早早归来。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舟子方将北,封姨不肯南。
去帆冲急浪,古寺隐晴岚。
远渚鸦千百,中流鸥两三。
短篷聊徙倚,底用客程贪。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朝来渐可试春衣,弩末轻寒力已微。
木叶未繁山尚瘦,桃花欲落花初肥。
疆陲虏逐征鸿去,庭馆人随社燕归。
紫陌青门无恙在,不妨携酒问芳菲。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历峡浮江万里归,一湖乃尔尼留之。
由吾天籁偶相值,岂汝川灵敢肆欺。
上水虽饶趋下例,北风会有转南时。
浮生只作无心看,何用咨咨咄咄为。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云羃前溪洞,烟荒隔岸城。
秋旗杂山色,晓角带江声。
驻骑须边静,维舟待峡平。
掀髯聊徙倚,一雁楚天横。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向说淮东役,江东始见时。
相逢无别语,所问者归期。
戎马纷何已,尝龟圣得知。
天津桥上看,成此蔡功谁。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落帽寻盟鬓久皤,今朝於此上嵯峨。
云收谷净山新霁,风定沙平水不波。
对菊使人怀古尔,思莼如我感时何。
明年把酒知何处,归到东篱更莫它。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星岳钟为一木奇,霜皮剥落类骈胝。
生从洚水初平日,阅尽青山无老时。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奕奕衡山禹甸之,功成手植万年枝。
苍然柯派孤根出,如邮九州疏濬时。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要识披图际,还同枉驾时。
未应成否论,汉德有兴衰。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物有小而智,虚檐寄微缕。
了不介天地,何以芘风雨。
蜂虿尝自投,螳螂不敢侮。
去面类汤纲,取象得羲罟。
丝吐虽非蚕,蝇视有如虎。
真巧非人为,羞煞金针女。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去汴五百里,通淮十八村。荒原王翦骨,废井伍奢魂。旧筑河南坞,新城塞北屯。百年上遗爱在,六一故碑存。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欹枕犹存舒卷声,覆寒时与寝衣更。
价廉功倍人人燠,一幅春风造化成。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渊源正学富经纶,炳炳如丹一片心。
中外久期还荷橐,江湖所至是棠阴。
威声足使戎心慑,边腹休虞客气侵。
指日玉阶清问及,盍思长策济当今。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怪得檐头鹊语频,好音催召幕中宾。
唤回难塞三更梦,趁取莺花二月春。
车法阵图留后效,囊封谏草看前陈。
退朝若访孤山去,尚有疏梅可寄人。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慈恩得隽绿衣归,凡客南来罕似之。
名氏已标希吕第,文化要继幼安诗。
行登衮衮诸公上,毋鄙区区一尉卑。
踏雪同来子先去,梦随鞭影过江湄。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杜鹃一自听天津,南北纷纷患转深。
备谨彻桑征戍事,忧形恤纬老臣心。
惊闻边信多蛮语,喜动乡情带楚音。
若得君王放归去,便陪莲社访东林。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春来便拟问归津,转眼江流若许深。
六十岁翁穷塞客,八千里路故乡心。
鹃啼月树添征思,鹊语风檐悮好音。
只有云山遮不断,梦随栩蝶过家林。
作者:李曾伯 年代:宋代体裁:暂无
心悟玄机妙不传,家虽谷口近平泉。
且谈方外山林乐,休诧人间将相权。
世事何如难逆睹,吾生已矣莫多缠。
未能免俗聊相问,更活耕桑得几年。

诗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