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七律古诗词

悟空寺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迷则僧只悟刹那,遍将此事勘禅和。
春深未解桃花旨,日永其如燕语何。
晓殿冷凝山色重,夜楼阔占月华多。
西来祖意凭谁委,只有门前窣堵波。

赠相士岳鬼眼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眉峰肩井额陂陀,此相曾经鬼眼过。
知有命存聊尔耳,谓无天定盍如何。
十常九事未如意,一满三停属甚科。
佛说我身周法界,恐君莫是烁迦罗。

年逾弱冠又多锦瑟之一弦身堕尘樊未彻玉霄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夜凉莫听野猿哀,觉我枯肠转九回。
淅淅秋风吹性水,淹淹暮雨滴心灰。
自怜孤影青灯下,曾作神霄故吏来。
若待此生尘债足,凤凰合下已青苔。

罗浮歌朝斗回作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紫霄飞步谒琼楼,回首人间只一周。
云绕崑崙山上起,月沉娑竭水中存。
香烟欲断归来早,羽驾相迎未敢留。
尽洗尘缘知熟路,瑶池花木未应秋。

薛直岁喜神赞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和风满面紫芝春,双脸常如酒半醺。
法籙把除符券柄,宗门立尽栋染勋。
风冠夜戴琼林月,鹤氅朝披玉洞云。
自是神仙真气象,多生曾是薛真君。

梅花二首寄呈彭吏部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冰玉丰姿不可双,霜前雪后想凄凉。
绝怜夜气浑如水,而况笛声堪断肠。
以月照之偏自瘦,无人知处忽然香。
从今桃李皆门士,谁道花中有孟尝。

携友生诣桐柏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篮舆过尽几山丫,夜宿天台仙子家。
我昔岩前种芝草,尔来云表饭胡麻。
金前错落枫犹叶,玉靥飘零菊更花。
霜露逼人心兴倦,无穷旧事散天涯。

梅花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损之又损玉精神,松竹新来渐卜邻。
月夜一枝香暗度,溪楼数点影横陈。
直须何逊为知己,始信张良似妇人。
从此东风还入手,管教桃李十分春。

劣隐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世态炎凉觉鼻酸,洞门空掩绿烟寒。
仗三尺剑临风舞,把一张琴对月弹。
斫竹数竿容水过,倚松半日执经看。
山林心绪得闲处,好炼长生不死丹。

谒鹅湖大义禅师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古塔寒龛几岁华,粥鱼斋鼓响岩丫。
满湖春水浸明月,一带晚山横彩霞。
石鹿至今空卧草,金鹅终不再衔花。
寥寥此意无人委,欲界无禅果是耶。

天籁堂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到此令人玉骨寒,四围紫翠玉回环。
玲珑苍壁竹敲竹,重叠画屏山间山。
猿笛晓闻冥漠外,松涛夜吼有无间。
我将唤起陈知白,蜕却尘躯跨彩鸾。

松声

作者:鲍寿孙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千丈森森螺砢生,风来岩壑韵琮琤。
耳根一洗俗尘净,木末时闻天籁鸣。
汹汹银涛朝拍岸,萧萧铁马夜还营。
山中宰相殷勤听,说与傍人笑绝缨。

题迎仙堂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昔日寻师到海涯,手中常袖一青蛇。
随身风月长为伴,到处溪山总是家。
玉笥岩前曾结草,金华洞里独餐霞。
有人问我长生事,默默无言指落花。

题余府浮香亭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小亭低瞰小池边,日日春风醉管弦。
盘礴好穷诗世界,登临疑是水神仙。
玉萍掩映壶中月,锦鲤浮沉镜里天。
芍药牡丹归去后,花开十丈藕如船。

游白鹿洞

作者:蔡沆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古洞云封山正阴,攀藤负石此登临。
双峰削剑雄中外,五老当头壮古今。
入室颙瞻先圣像,登台惭愧昔时心。
十年梦寐今方见,终老生涯只处寻。

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

作者:苏辙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南商西洛曾虚署,长吏居民怪不来。
妄语自知当见弃,远人未信本非才。
厌从贫李嘲东阁,懒学谀张缓两腮。
知有四翁遗迹在,山中岂信少人哉。

金山寺

作者:王令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万顷清江浸碧山,乾坤都向此中宽。
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水石寒。
日暮海门飞白鸟,潮回瓜步见黄滩。
当时户外风波恶,只得高僧静处看。

上闽帅范石湖五首

作者:敖陶孙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蚤知吴下多奇士,身许先生嫡子行。
他日略容追李杜,斯文何敢望班扬。
向来流水孤三奏,此去飞霞乞一翔。
牛铎调宫吾岂敢,嘘濡万一借声光。

淡庵倪清父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地僻人闲春昼长,了然物我两相忘。
薄披明月归诗肆,细切清风入醉乡。
蜡味溪山闲里嚼,虀羹松竹静中尝。
把琴弹破世间事,净几明窗一炷香。

澹菴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平生只要乐清虚,占断人间静处居。
古壁空悬三尺剑,幽窗闲却一床书。
远山喜色日初染,枯木凉声风自梳。
细嚼清闲滋味别,云霞收拾作粮储。

飞来山

作者:安稹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升山游罢到贤沙,松桧阴中一境赊。
自愧簪缨趋仕路,翻怜泉石属僧家。
寻穷越国真仙迹,见尽闽封好物华。
幸接凭熊拥千骑,红旌归去照残霞。

思微堂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思微堂里自冲虚,高士闲居兴味殊。
月冷花开数朵静,风清鸟过一声孤。
谁知心上工夫妙,欲觅人间俗累无。
九转内丹成也未,快骑白鹤去天衢。

寄苏侍郎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往古来今如换肩,我疑公便是坡仙。
满城都没个伯乐,一日可能无乐天。
方且论文俄判袂,不知握手又何年。
忽然铁笛一声响,响到金华古洞边。

送张大师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自从汝离武夷来,险阻艰难历几回。
江左旅中连值雨,春深路上滑成苔。
乌啼花片落流水,风惨猿声啸古台。
举眼四山如壁立,教君归去也心灰。

桃源祠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因访翟仙傍柳隈,不堪风景把人推。
松杉十丈入斤斧,夏屋数间俱劫灰。
道士潜心隐丹灶,儿童劝我举霞杯。
谁知自有长生诀,独步白云归去来。

挽陈和仲二首

作者:包恢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至宝幢边宝器钟,含光承影状难穷。
明明山立千峰表,湛湛鄞清万派中。
炼不回容精匪石,灼无变泽气如虹。
谁疑湖海豪犹在,安得楼高更卧龙。

夜宿太清悟真成道宫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朱楼紫殿贴晴空,前后千峰更万峰。
蝶殢秋花黄淡佇,猿啼晓树翠溟濛。
断霞烟重苔粘露,薄暮云兴夜起风。
醉倚玉栏弄明月,嗟嗟身世等萍蓬。

蟠龙菴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五乳峰前第几峰,碧潭深处有蟠龙。
半岩冷落孔明雨,一枕萧骚少说风。
变化爪牙君子竹,埋藏头角大夫松。
高人凄此结茆屋,天下苍生怨旱虹。

呈万菴十章·火候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无位真人炼大丹,倚天长剑逼人寒。
玉炉火煅天尊胆,金鼎汤煎佛祖肝。
百刻寒温忙里准,六爻文武静中看。
有人要问真炉鼎,岂离而今赤肉团。

呈万菴十章·参同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道人家在海之南,来访庐山老万庵。
露柱灯笼同请举,僧堂佛殿总和南。
山河大地自群动,蠢动含灵共一龛。
虀瓮里鱼淹未死,此香炷向活瞿昙。

三衢舟次二首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柿叶翻黄枫叶红,一江涨起芦花风。
水清石露沙痕瘦,日落雨来云意浓。
诗思动摇帆影里,梦魂摇兀橹声中。
黄昏有底愁如织,南外寄书无去鸿。

诗一首

作者:边公式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松萝深处有神天,小刹何妨纳大千。
挂搭定知宜久住,歌吟何幸得流传。
袖中出简聊应尔,门上题诗岂偶然。
顾我未除烦恼习,与师同结未来缘。

呈万菴十章·炉鼎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须信先天事事无,阴阳陶铸此形模。
真空平等硃砂鼎,虚彻灵通偃月炉。
九竅可风坛墠暖,二时失火药材枯。
只兹一点无明燄,炼出人间大丈夫。

灯夕不出偶成

作者:蔡戡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晚岁光阴只自惊,眼中乐事叹何曾。
雕鞍绣幰多游子,纸帐蒲龛一病僧。
尘翳扫除方寸地,光明散作百千灯。
维摩丈室跏趺坐,千息调匀唤不应。

呈万菴十章·沐浴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药炉丹鼎火炎炎,六贼三尸怕令严。
无去无来无进退,不增不减不抽添。
爱河浪静浮朱雀,觉海波深浸白蟾。
一自浴丹归密室,太阳门下夜明帘。

和束熙之雨后

作者:王令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猎猎风吹雨气腥,谁翻碧海踏天倾。
如何农畯三时望,只得官蛙一处鸣。
何处断虹残冷落,有时斜照暂分明。
当车收辙云藏迹,依旧晴空万里平。

村行

作者:王禹偁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马穿山迳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示张寺丞王校勘

作者:晏殊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翛然轩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不著人间一点尘,翛然一室貯幽人。
清宵瓮下酒中圣,白昼笔头诗泣神。
芳草惜锄怜绿净,落花慵扫爱红匀。
棋声隔断华胥路,自把博山烧暮春。

元宵

作者:艾可翁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偶然散策无寻访,何限伤心强笑歌。
世味正如春酒淡,市灯不及月华多。
人生只合且如此,国势遂成无奈何。
年少尚装胡旋舞,不知舞破几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