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词古诗词

南乡子

作者:欧阳炯 年代:唐代 体裁: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
树底纤纤抬素手。

麦秀两歧

作者:和凝 年代:唐代 体裁:
凉簟铺斑竹,鸳枕并红玉。
脸莲红,眉柳绿,胸雪宜新浴。
淡黄衫子裁春□[1],异香芬馥。

羞道教回烛,未惯双双宿。
树连枝,鱼比目,掌上腰如束。
娇娆不奈人拳□[2],黛眉微蹙。

小重山

作者:和凝 年代:唐代 体裁:
春入神京万木芳,
禁林莺语滑,
蝶飞狂。
晓花擎露妒啼妆,
红日永,
风和百花香。

烟锁柳丝长,御沟澄碧水,
转池塘。
时时微雨洗风光,
天衢远,到处引笙篁。

浣溪沙

作者:孙光宪 年代:唐代 体裁:
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边一望楚天长。
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
思随流水去茫茫。
兰红波碧忆潇湘。

竹枝

作者:皇甫松 年代:唐代 体裁:
筵中蜡烛泪珠红,合欢桃核两人同。

竹枝

作者:皇甫松 年代:唐代 体裁:
斜江风起动横波,劈开莲子苦心多。

菩萨蛮

作者:李晔 年代:唐代 体裁:
登楼遥望秦宫殿,
茫茫只见双飞燕。
渭水一条流,
千山与万丘。

远烟笼碧树,
陌上行人去。
安得有英雄,
迎归大内中。

菩萨蛮

作者:李煜 年代:唐代 体裁:
铜簧韵脆锵寒竹,
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
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
未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
魂迷春梦中。

菩萨蛮

作者:冯延巳 年代:唐代 体裁:
西风袅袅凌歌扇,
秋期正与行人远。
花叶脱霜红,
流莺残月中。

兰闺人在否,
千里重楼暮。
翠被已消香,
梦随寒漏长。

鹊踏枝

作者:冯延巳 年代:唐代 体裁: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莫。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河传

作者:韦庄 年代:唐代 体裁:
春晚,风暖。锦城花满,狂杀游人。玉鞭金勒,寻胜驰骤轻尘,惜良晨。翠娥争劝临邛酒,纤纤手,拂面垂丝柳。归时烟里,钟鼓正是黄昏,暗销魂。

鹊踏枝

作者:冯延巳 年代:唐代 体裁:
霜落小园瑶草短,瘦叶和风,惆怅芳时换。懊恨年年秋不管,朦胧如梦空肠断。独立荒池斜日岸,墙外遥山,隐隐连天汉。忽忆当年歌舞伴,晚来双脸啼痕满。

寿山曲

作者:冯延巳 年代:唐代 体裁:
铜壶滴漏初尽,高閤鸡鸣半空。
催启五门金锁,犹垂三殿帘栊。
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
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
侍臣舞蹈重拜,圣寿南山永同。

喜迁莺

作者:冯延巳 年代:唐代 体裁:
宿莺啼,乡梦断,
春树晓朦胧。
残灯吹烬闭朱栊,
人语隔屏风。

香已寒,灯已绝,
忽忆去年离别。
石城花雨倚江楼,
波上木兰舟。

河传

作者:韦庄 年代:唐代 体裁:
锦浦,春女。绣衣金缕,雾薄云轻。花深柳暗,时节正是清明,雨初晴。玉鞭魂断烟霞路,莺莺语,一望巫山雨。香尘隐映,遥见翠槛红楼,黛眉愁。

忆秦娥

作者:冯延巳 年代:唐代 体裁:
风淅淅,
夜雨连云黑。
滴滴,
窗下芭蕉灯下客。
除非魂梦到乡国,
免被关山隔。
忆忆,
一句枕前争忘得。

天仙子

作者:韦庄 年代:唐代 体裁:
梦觉银屏依旧空,杜鹃声咽隔帘栊。玉郎薄幸去无踪。一日日,恨重重,泪界莲腮两线红。

浣溪沙

作者:毛熙震 年代:唐代 体裁:
春暮黄莺下砌前,水精帘影露珠悬,绮霞低映晚晴天。
弱柳万条垂翠带,残红满地碎香钿,蕙风飘荡散轻烟。
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绿萋萋,金铺闲掩绣帘低。
紫燕一双娇语碎,翠屏十二晚峰齐,梦魂消散醉空闺。
晚起红房醉欲消,绿鬟云散袅金翘,雪香花语不胜娇。
好是向人柔弱处,玉纤时急绣裙腰,春心牵惹转无憀。
一只横钗坠髻丛,静眠珍簟起来慵,绣罗红嫩抹苏胸。
……

临江仙

作者:尹鹗 年代:唐代 体裁:
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昔年于此伴萧娘。
相偎伫立,牵惹叙衷肠。
时逞笑容无限态,还如菡萏争芳。别来虚遣思悠飏。
慵窥往事,金锁小兰房。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梦等闲成。
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
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银屏。枕前何事最伤情?
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后庭花(或加玉树二字)

作者:毛熙震 年代:唐代 体裁:
莺啼燕语芳菲节,瑞庭花发。昔时欢宴歌声揭,管弦清
越。
自从陵谷追游歇,画梁尘黦。伤心一片如珪月,闲锁宫
阙。
轻盈舞伎含芳艳,竞妆新脸。步摇珠翠修蛾敛,腻鬟云
染。
歌声慢发开檀点,绣衫斜掩。时将纤手匀红脸,笑拈金
靥。
越罗小袖新香茜,薄笼金钏。倚阑无语摇轻扇,半遮匀
面。
春残日暖莺娇懒,满庭花片。争不教人长相见,画堂深
院。

菩萨蛮

作者:唐无名氏 年代:唐代 体裁: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
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一面发娇嗔,碎挪花打人。

江城子

作者:和凝 年代:唐代 体裁:
初夜含娇入洞房,
理残妆,柳眉长。
翡翠屏中,
亲□[1]玉炉香。
整顿金钿呼小玉,
排红烛,待潘郎。

定西番

作者:韦庄 年代:唐代 体裁:
挑尽金灯红烬,
人灼灼,
漏迟迟,
未眠时。
斜倚银屏无语,
闲愁上翠眉。
闷杀梧桐残雨,
滴相思。

更漏子

作者:温庭筠 年代:唐代 体裁:
金雀钗,红粉面,
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
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
还似两人心意。
山枕腻,锦衾寒,
觉来更漏残。

蕃女怨

作者:温庭筠 年代:唐代 体裁:
碛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
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
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

清平乐

作者:韦庄 年代:唐代 体裁:
琐窗春暮,
满地梨花雨。
君不归来情又去,
红泪散沾金缕。

梦魂飞断烟波,
伤心不奈春何。
空把金针独坐,
鸳鸯愁绣又窠。

菩萨蛮

作者:韦庄 年代:唐代 体裁: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浣溪沙

作者:韦庄 年代:唐代 体裁:
惆怅梦余山月斜,
孤灯照壁背窗纱,
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
一枝春雪冻梅花,
满身香雾簇朝霞。

清平乐

作者:韦庄 年代:唐代 体裁:
莺啼残月,
绣阁香灯灭。
门外马嘶郎欲别,
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
含愁独倚金扉。
去路香尘莫扫,
扫即郎去归迟。

一叶落

作者:李存朂 年代:唐代 体裁:
一叶落,搴珠箔。[1]
此时景物下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
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天仙子

作者:皇甫松 年代:唐代 体裁:
踯躅花开红照水,
鹧鸪飞绕青山觜。
行人经岁始归来,
千万里,错相倚。
懊恼天仙应有以。

更漏子

作者:毛文锡 年代:唐代 体裁:
春叶阑,春恨切,
花外子规啼月。
人不见,梦难凭,
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
庭下丁香千结。
宵雾散,晓霞辉,
梁间双燕飞。

临江仙

作者:毛文锡 年代:唐代 体裁: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
黄陵庙侧水茫然。
楚江红树,烟雨隔高唐。

岸泊鱼灯风飐碎,白萍远散浓香。
灵娥鼓瑟韵清商。
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酒泉子

作者:温庭筠 年代:唐代 体裁:
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绿阴浓,芳草歇,柳花狂。

酒泉子

作者:温庭筠 年代:唐代 体裁: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故乡春,烟霭隔,背兰缸。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草初齐,花又落,燕双双。

调笑令

作者:戴叔伦 年代:唐代 体裁:
边[2]草,边草,
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
胡笳[3]一声愁绝。

清平乐

作者:冯延巳 年代:唐代 体裁:
西园春早,
夹径抽新草。
冰散漪澜生碧沼,
寒在梅花先老。

与君同饮金杯,
饮馀相取徘徊。
次第小桃将发,
轩车莫厌频来。

河渎神

作者:温庭筠 年代:唐代 体裁:
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鹊踏枝

作者:冯延巳 年代:唐代 体裁:
叵耐为人情太薄,
几度思量,真拟浑抛却。
新结同心香未落,
怎生负得当初约。

休向尊前情索莫,
手举金□,凭仗深深酌。
莫作等闲相斗作,
与君保取长欢乐。

渔父

作者:张志和 年代:唐代 体裁: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