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五律古诗词

哭陈陶处士

作者:曹松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园里先生冢,鸟啼春更伤。
空馀八封树,尚对一茅堂。
白日埋杜甫,皇天无耒阳。
如何稽古力,报答甚茫茫。

答匡山僧赠榔栗杖

作者:曹松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栗杖出匡顶,百中无一枝。
虽因野僧得,犹畏岳神知。
画月冷光在,指云秋片移。
宜留引蹇步,他日访峨嵋。

书翠岩寺壁

作者:曹松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何年话尊宿,瞻礼此堂中。
入郭非无路,归林自学空。
溅瓶云峤水,逆磬雪川风。
时说南庐事,知师用意同。

喜友人再面

作者:裴说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一别几寒暄,迢迢隔塞垣。
相思长有事,及见却无言。
静坐将茶试,闲书把叶翻。
依依又留宿,圆月上东轩。

终南山

作者:裴说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九衢南面色,苍翠绝纤尘。
寸步有闲处,百年无到人。
禁林寒对望,太华净相邻。
谁与群峰并,祥云瑞露频。

赠道微禅师

作者:李洞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铜瓶涩泻水,出碛蹑莲层。
猛虎降低鼠,盘雕望小蝇。
通禅五天日,照祖几朝灯。
短发归林白,何妨剃未能。

灞上逢故人

作者:喻坦之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花落杏园枝,驱车问路岐。
人情谁可会,身事自堪疑。
岳雨狂雷送,溪槎涨水吹。
家山如此景,几处不相随。

思乡作

作者:布燮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赋得涉江采芙蓉

作者:孔德绍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莲舟泛锦碛,极目眺江干。
沿流渡楫易,逆浪取花难。
有雾疑川广,无风见水宽。
朝来采摘倦,讵得久盘桓。

咏山

作者:刘斌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灵山峙千仞,蔽日且嵯峨。
紫盖云阴远,香炉烟气多。
石梁高鸟路,瀑水近天河。
欲知闻道里,别自有仙歌。

读友人诗卷

作者:杜荀鹤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冰齿味瑶轴,只应神鬼知。
坐当群静后,吟到月沈时。
雪峡猿声健,风柽鹤立危。
篇篇一字字,谁复更言诗。

出常山界使回有寄

作者:杜荀鹤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自小即南北,未如今日离。
封疆初尽处,人使却回时。
开口有所忌,此心无以为。
行行复垂泪,不称是男儿。

贻林铎

作者:黄滔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终被春闱屈,低回至白头。
寄家僧许岳,钓浦雨移洲。
战士曾怜善,豪门不信愁。
王孙草还绿,何处拟羁游。

送喻炼师归茅山

作者:李建勋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休粮知几载,脸色似桃红。
半醉离城去,单衣行雪中。
水声茅洞晓,云影石房空。
莫学秦时客,音书便不通。

镊白

作者:韦庄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白发太无情,朝朝镊又生。
始因丝一缕,渐至雪千茎。
不避佳人笑,唯惭稚子惊。
新年过半百,犹叹未休兵。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

作者:韦庄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望阙路仍远,子牟魂欲飞。
道开烧药鼎,僧寄卧云衣。
故国饶芳草,他山挂夕晖。
东阳虽胜地,王粲奈思归。

赠闻一上人

作者:张蠙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见面虽年少,闻名似白头。
玄谈穷释旨,清思掩诗流。
果落痕生砌,松高影上楼。
坛场在三殿,应召入焚修。

送马明府归山

作者:王贞白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辞秩入匡庐,重修靖节居。
免遭黑绶束,不与白云疏。
送吏各献酒,群儿自担书。
到时看瀑布,为我谢清虚。

七夕

作者:清江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珮摇。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送林上人归永嘉旧居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东越常悬思,山门在永嘉。
秋光浮楚水,帆影背长沙。
城黑天台雨,村明海峤霞。
时寻谢公迹,春草有瑶花。

边上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汉地从休马,胡家自牧羊。
都来销帝道,浑不用兵防。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
秋风起边雁,一一向潇湘。

怀从弟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孤窗烛影微,何事阻吟思。
兄弟断消息,山川长路岐。
日沈栖鹤坞,霜著叫猿枝。
可想为怀抱,多愁多难时。

闻尚颜下世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岳僧传的信,闻在麓山亡。
郡有为诗客,谁来一影堂。
梦休寻灞浐,迹已绝潇湘。
远忆同吟石,新秋桧柏凉。

早行

作者:熊皎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结束何妨早,将行四顾频。
山前犹见月,陌上未逢人。
远树动宿鸟,危桥怯病身。
渐明恒自慰,应免复迷津。

过商山

作者:王贞白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一宿白云根,时经采麝村。数峰虽似蜀,当昼不闻猿。
马立溪沙浅,人争阁道喧。明朝弃襦罢,步步入金门。

送僧归天台寺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天台四绝寺,归去见师真。
莫折枸杞叶,令他十得嗔。
天空闻圣磬,瀑细落花巾。
必若云中老,他时得有邻。

经普化禅师影院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大一今何处,登堂似昔时。
曾蒙金印印,得异野干儿。
影束龙神在,门荒桐竹衰。
谁云续僧史,别位著吾师。

寄山中伉禅师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举世遭心使,吾师独使心。
万缘冥目尽,一句不言深。
野火烧禅石,残霞照栗林。
秋风溪上路,终愿一相寻。

早秋即事寄冯使君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金脉火初微,开门竹杖随。
此身全是病,今日更嗔谁。
落叶峥嵘处,诸峰爽拔时。
唯思棠树下,高论入圆伊。

秋末江行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四顾木落尽,扁舟增所思。
云冲远烧出,帆转大荒迟。
天际霜雪作,水边蒿艾衰。
断猿不堪听,一听亦同悲。

送人润州寻兄弟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君话南徐去,迢迢过建康。
弟兄新得信,鸿雁久离行。
木落空林浪,秋残渐雪霜。
闲游登北固,东望海苍苍。

怀四明亮公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孤峰含紫烟,师住此安禅。
不下便不下,如斯太可怜。
坐侵天井黑,吟久海霞蔫。
岂觉尘埃里,干戈已十年。

送赟上人还京

作者:皎然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久游春草尽,还寄北船归。
沙鸟窥中食,江云入净衣。
秦原山色近,楚寺磬声微。
见说翻经馆,多闻似者稀。

寄诗友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天地有万物,尽应输苦心。
他人虽欲解,此道奈何深。
返朴遗时态,关门度岁阴。
相思去秋夕,共对冷灯吟。

送颢法师往太原讲兼呈李司徒

作者:无可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近腊辞精舍,并州谒尚公。
路长山忽尽,塞广雪无穷。
讲席开晴垒,禅衣涉远风。
闻经诸弟子,应满此门中。

不睡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永夜不欲睡,虚堂闭复开。
却离灯影去,待得月光来。
落叶逢巢住,飞萤值我回。
天明拂经案,一炷白檀灰。

和郑谷郎中幽栖之什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谁知闲退迹,门径入寒汀。
静倚云僧杖,孤看野烧星。
墨沾吟石黑,苔染钓船青。
相对唯溪寺,初宵闻念经。

题真州精舍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波心精舍好,那岸是繁华。
碍目无高树,当门即远沙。
晨斋来海客,夜磬到渔家。
石鼎秋涛静,禅回有岳茶。

送迁客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天涯即爱州,谪去莫多愁。若似承恩好,何如傍主休。
瘴昏铜柱黑,草赤火山秋。应想尧阴下,当时獬豸头。

怀匡山道侣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常忆将吾友,穿云过瀑西。
有碑皆读彻,无处不相携。
柽桂株株湿,猿猱个个啼。
等闲成远别,窗月又如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