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七律古诗词

早春忆微之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昏昏老与病相和,感物思君叹复歌。
声早鸡先知夜短,色浓柳最占春多。
沙头雨染斑斑草,水面风驱瑟瑟波。
可道眼前光景恶,其如难见故人何。

除夜寄微之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酬微之夸镜湖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我嗟身老岁方徂,君更官高兴转孤。
军门郡阁曾闲否,禹穴耶溪得到无。
酒盏省陪波卷白,骰盆思共彩呼卢。
一泓镜水谁能羡,自有胸中万顷湖。
[微之诗云:孙园虎寺随宜看,不必遥遥羡镜湖。
故以此戏言答之。]

新秋早起有怀元少尹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秋来转觉此身衰,晨起临阶盥漱时。
漆匣镜明头尽白,铜瓶水冷齿先知。
光阴纵惜留难住,官职虽荣得已迟。
老去相逢无别计,强开笑口展愁眉。

早朝思退居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霜严月苦欲明天,忽忆闲居思浩然。
自问寒灯夜半起,何如暖被日高眠。
唯惭老病披朝服,莫虑饥寒计俸钱。
随有随无且归去,拟求丰足是何年。

初加朝散大夫又转上柱国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紫微今日烟霄地,赤岭前年泥土身。
得水鱼还动鳞鬣,乘轩鹤亦长精神。
且惭身忝官阶贵,未敢家嫌活计贫。
柱国勋成私自问,有何功德及生人。

登龙尾道南望忆庐山旧隐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龙尾道边来一望,香炉峰下去无因。
青山举眼三千里,白发平头五十人。
自笑形骸纡组绶,将何言语掌丝纶。
君恩壮健犹难报,况被年年老逼身。

西省对花忆忠州东坡新花树因寄题东楼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每看阙下丹青树,不忘天边锦绣林。
西掖垣中今日眼,南宾楼上去年心。
花含春意无分别,物感人情有浅深。
最忆东坡红烂熳,耶桃山杏水林檎。

送东都留守令狐尚书赴任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翠华黄屋未东巡,碧洛青嵩付大臣。
地称高情多水竹,山宜闲望少风尘。
龙门即拟为游客,金谷先凭作主人。
歌酒家家花处处,莫空管领上阳春。

闻乐感邻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老去亲朋零落尽,秋来弦管感伤多。
尚书宅畔悲邻笛,廷尉门前叹雀罗。
绿绮窗空分妓女,绛纱帐掩罢笙歌。
欢娱未足身先去,争奈书生薄命何。

代梦得吟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后来变化三分贵,同辈凋零太半无。
世上争先从尽汝,人间斗在不如吾。
竿头已到应难久,局势虽迟未必输。
不见山苗与林叶,迎春先绿亦先枯。

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红蜡烛前明似昼,青毡帐里暖如春。
十分满盏黄金液,一尺中庭白玉尘。
对此欲留君便宿,诗情酒分合相亲。

和令狐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日月天衢仰面看,尚淹池凤滞台鸾。
碧幢千里空移镇,赤笔三年未转官。
别后纵吟终少兴,病来虽饮不多欢。
酒军诗敌如相遇,临老犹能一据鞍。

对镜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三分鬓发二分丝,晓镜秋容相对时。
去作忙官应太老,退为闲叟未全迟。
静中得味何须道,稳处安身更莫疑。
若使至今黄绮在,闻吾此语亦分司。

同崔十八寄元浙东王陕州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未能同隐云林下,且复相招禄仕间。
随月有钱胜卖药,终年无事抵归山。
镜湖水远何由泛,棠树枝高不易攀。
惆怅八科残四在,两人荣闹两人闲。

赠皇甫宾客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轻衣稳马槐阴路,渐近东来渐少尘。
耳闹久憎闻俗事,眼明初喜见闲人。
昔曾对作承华相,今复连为博望宾。
始信淡交宜久远,与君转老转相亲。

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黄鸟无声叶满枝,闲吟想到洛城时。
惜逢金谷三春尽,恨拜铜楼一月迟。
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
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

喜与韦左丞同入南省因叙旧以赠之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早年同遇陶钧主,利钝精粗共在熔。
金剑淬来长透匣,铅刀磨尽不成锋。
差肩北省惭非据,接武南宫幸再容。
跛鳖虽迟骐骥疾,何妨中路亦相逢。

不出门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不出门来又数旬,将何销日与谁亲。
鹤笼开处见君子,书卷展时逢古人。
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
能行便是真修道,何必降魔调伏身。

病中多雨逢寒食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水国多阴常懒出,老夫饶病爱闲眠。
三旬卧度莺花月,一半春销风雨天。
薄暮何人吹觱篥,新晴几处缚秋千。
彩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

偶饮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三盏醺醺四体融,妓亭檐下夕阳中。
千声方响敲相续,一曲云和戛未终。
今日心情如往日,秋风气味似春风。
唯憎小吏樽前报,道去衙时水五筒。

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吾年五十加朝散,尔亦今年赐服章。
齿发恰同知命岁,官衔俱是客曹郎。
荣传锦帐花联萼,彩动绫袍雁趁行。
大抵著绯宜老大,莫嫌秋鬓数茎霜。

重题小舫赠周从事兼戏微之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细篷青篾织鱼鳞,小眼红窗衬麹尘。
阔狭才容从事座,高低恰称使君身。
舞筵须拣腰轻女,仙棹难胜骨重人。
不似镜湖廉使出,高樯大艑闹惊春。

代诸妓赠送周判官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
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
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
好与使君为老伴,归来休染白髭须。

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杭城隔岁转苏台,还拥前时五马回。
厌见簿书先眼合,喜逢杯酒暂眉开。
未酬恩宠年空去,欲立功名命不来。
一别承明三领郡,甘从人道是粗才。

微之就拜尚书居易续除刑部因书贺意兼咏离怀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我为宪部入南宫,君作尚书镇浙东。
老去一时成白首,别来七度换春风。
簪缨假合虚名在,筋力销磨实事空。
远地官高亲故少,些些谈笑与谁同。

寄太原李相公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代简
闻道北都今一变,政和军乐万人安。
绮罗二八围宾榻,组练三千夹将坛。
蝉鬓应夸丞相少,貂裘不觉太原寒。
世间大有虚荣贵,百岁无君一日欢。

城上夜宴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
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诗听越客吟何苦,酒被吴娃劝不休。
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

赠楚州郭使君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淮水东南第一州,山围雉堞月当楼。
黄金印绶悬腰底,白雪歌诗落笔头。
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
当家美事堆身上,何啻林宗与细侯。

自思益寺次楞伽寺作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朝从思益峰游后,晚到楞伽寺歇时。照水姿容虽已老,
上山筋力未全衰。行逢禅客多相问,坐倚渔舟一自思,
犹去悬车十五载,休官非早亦非迟。

奉酬辛大夫喜湖南腊月连日降雪见示之作

作者:刘长卿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长沙耆旧拜旌麾,喜见江潭积雪时。
柳絮三冬先北地,梅花一夜遍南枝。
初开窗阁寒光满,欲掩军城暮色迟。
闾里何人不相庆,万家同唱郢中词。

送萧处士游黔南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
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
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
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

送皇甫曾赴上都

作者:刘长卿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东游久与故人违,西去荒凉旧路微。
秋草不生三径处,行人独向五陵归。
离心日远如流水,回首川长共落晖。
楚客岂劳伤此别,沧江欲暮自沾衣。

温汤客舍

作者:刘长卿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冬狩温泉岁欲阑,宫城佳气晚宜看。
汤熏仗里千旗暖,雪照山边万井寒。
君门献赋谁相达,客舍无钱辄自安。
且喜礼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

送常十九归嵩少故林

作者:刘长卿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迢迢此恨杳无涯,楚泽嵩丘千里赊。
歧路别时惊一叶,云林归处忆三花。
秋天苍翠寒飞雁,古堞萧条晚噪鸦。
他日山中逢胜事,桃源洞里几人家。

边馆逢贺秀才

作者:马戴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贫病无疏我与君,不知何事久离群。
鹿裘共弊同为客,龙阙将移拟献文。
空馆夕阳鸦绕树,荒城寒色雁和云。
不堪吟断边笳晓,叶落东西客又分。

西陵寄一上人

作者:刘长卿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东山访道成开士,南渡隋阳作本师。
了义惠心能善诱,吴风越俗罢淫祠。
室中时见天人命,物外长悬海岳期。
多谢清言异玄度,悬河高论有谁持。

感怀

作者:刘长卿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秋风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
水近偏逢寒气早,山深常见日光迟。
愁中卜命看周易,梦里招魂读楚词。
自笑不如湘浦雁,飞来即是北归时。

上阳宫望幸

作者:刘长卿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玉辇西巡久未还,春光犹入上阳间。
万木长承新雨露,千门空对旧河山。
深花寂寂宫城闭,细草青青御路闲。
独见彩云飞不尽,只应来去候龙颜。

酬李景章先辈

作者:马戴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平生诗句忝多同,不得陪君奉至公。
金镝自宜先中鹄,铅刀甘且学雕虫。
莺啼细柳临关路,燕接飞花绕汉宫。
九陌芳菲人竞赏,此时心在别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