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七律古诗词

寄罗浮山道者二首

作者:黄滔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代简
天际双山压海濆,天漫绝顶海漫根。
时闻雷雨惊樵客,长有龙蛇护洞门。
泉石暮含朱槿昼,烟霞冬闭木绵温。
林间学道如容我,今便辞他宠辱喧。
有人曾见洞中仙,才到人间便越年。
金鼎药成龙入海,玉函书发鹤归天。
楼开石脉千寻直,山拆鳌鳞一半膻。
谁到月明朝礼处,翠岩深锁荔枝烟。

酬答退上人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须鬓三分白二分,一生踪迹出人群。
嵩丘梦忆诸峰雪,衡岳禅依五寺云。
青衲几临高瀑濯,苦吟曾许断猿闻。
荒村残腊相逢夜,月满鸿多楚水濆。

留题胡参卿秀才幽居

作者:李中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竹荫庭除藓色浓,道心安逸寂寥中。
扣门时有栖禅客,洒酒多招采药翁。
江近好听菱芡雨,径香偏爱蕙兰风。
我惭名宦犹拘束,脱屣心情未得同。

怀金陵知旧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海门相别住荆门,六度秋光两鬓根。
万象倒心难盖口,一生无事可伤魂。
石头城外青山叠,北固窗前白浪翻。
尽是共游题版处,有谁惆怅拂苔痕。

酬徐正字夤

作者:黄滔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已免蹉跎负岁华,敢辞霜鬓雪呈花。
名从两榜考升第,官自三台追起家。
匹马有期归辇毂,故山无计恋桑麻。
莫言蓬阁从容久,披处终知金在砂。

投寄旧知

作者:韦庄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却将憔悴入都门,自喜青霄足故人。
万里有家留百越,十年无路到三秦。
摧残不是当时貌,流落空馀旧日贫。
多谢青云好知己,莫教归去重沾巾。

旅怀寄友人

作者:黄滔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重叠愁肠只自知,苦于吞蘖乱于丝。
一船风雨分襟处,千里烟波回首时。
故国田园经战后,穷荒日月逼秋期。
鸣蝉似会悠扬意,陌上声声怨柳衰。

送朐山孙明府赴寿阳幕府辟命

作者:李中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堪羡元戎虚右席,便承纶綍起金台。
菊丛憔悴陶潜去,莲幕光辉阮瑀来。
好向尊罍陈妙画,定应书檄播雄才。
预愁别后相思处,月入闲窗远梦回。

商山赠隐者

作者:黄滔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谁不相逢话息机,九重城里自依依。
蓬莱水浅有人说,商洛山高无客归。
数只珍禽寒月在,千株古木热时稀。
西窗昨夜鸣蛩尽,知梦芝翁起扣扉。

寄阎记室

作者:谭用之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织锦歌成下翠微,岂劳西去问支机。未开水府珠先见,
不掘丰城剑自辉。鳌逐玉蟾攀桂上,马随青帝踏花归。
相逢半是云霄客,应笑歌牛一布衣。

题紫阳观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南朝名士富仙才,追步东卿遂不回。
丹井自深桐暗老,祠宫长在鹤频来。
岩边桂树攀仍倚,洞口桃花落复开。
惆怅霓裳太平事,一函真迹锁昭台。

再游韦曲山寺

作者:谭用之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鹊岩烟断玉巢□,罨画春塘太白低。马踏翠开垂柳寺,
人耕红破落花蹊。千年胜概咸原上,几代荒凉绣岭西。
碧吐红芳旧行处,岂堪回首草萋萋。

湖南闯斋吟

作者:伊用昌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谁人能识白元君,上士由来尽见闻。
避世早空南火宅,植田高种北山云。
鸡能抱卵心常听,蝉到成形壳自分。
学取大罗些子术,免教松下作孤坟。

赋得有所思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所思何在杳难寻,路远山长水复深。衰草满庭空伫立,
清风吹袂更长吟。忘情好醉青田酒,寄恨宜调绿绮琴。
落日鲜云偏聚散,可能知我独伤心。

简州归降贺京兆公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分栋山前曙色开,三千铁骑简州回。
云间堕箭飞书去,风里擎竿露布来。
古谓伐谋为上策,今看静胜自中台。
功名一似淮西事,只是元臣不姓裴。

春晚书怀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落尽红芳春意阑,绿芜空锁辟疆园。嫦娥断影霜轮冷,
帝子无踪泪竹繁。未达东邻还绝想,不劳南浦更销魂。
晚来虽共残莺约,争奈风凄又雨昏。

渭城春晚

作者:谭用之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秦树朦胧春色微,香风烟暖树依依。边城夜静月初上,
芳草路长人未归。折柳且堪吟晚槛,弄花何处醉残晖。
钓乡千里断消息,满目碧云空自飞。

作者:李冶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最爱纤纤曲水滨,夕阳移影过青蘋。东风又染一年绿,
楚客更伤千里春。低叶已藏依岸棹,高枝应闭上楼人。
舞腰浙重烟光老,散作飞绵惹翠。

江皋赠别

作者:韦庄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金管多情恨解携,一声歌罢客如泥。江亭系马绿杨短,
野岸维舟春草齐。帝子梦魂烟水阔,谢公诗思碧云低,
风前不用频挥手,我有家山白日西。

鬓发

作者:徐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鬓添华发数茎新,罗雀门前绝故人。
减食为缘疏五味,不眠非是守庚申。
深园竹绿齐抽笋,古木蛇青自脱鳞。
天地有炉长铸物,浊泥遗块待陶钧。

贻钓鱼李处士

作者:谭用之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罢吟鹦鹉草芊芊,又泛鸳鸯水上天。
一棹冷涵杨柳雨,片帆香挂芰荷烟。
绿摇江澹萍离岸,红点云疏橘满川。
何处邈将归画府,数茎红蓼一渔船。

送陈先生之洪井寄萧少卿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闻君仙袂指洪厓,我忆情人别路赊。
知有欢娱游楚泽,更无书札到京华。
云开驿阁连江静,春满西山倚汉斜。
此处相逢应见问,为言搔首望龙沙。

下蔡春偶作

作者:李中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旅馆飘飘类断蓬,悠悠心绪有谁同。
一宵风雨花飞后,万里乡关梦自通。
多难不堪容鬓改,沃愁惟怕酒杯空。
采兰扇枕何时遂,洗虑焚香叩上穹。

京口江际弄水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退公求静独临川,扬子江南二月天。
百尺翠屏甘露阁,数帆晴日海门船。
波澄濑石寒如玉,草接汀蘋绿似烟。
安得乘槎更东去,十洲风外弄潺湲。

经李翰林墓

作者:殷文圭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诗中日月酒中仙,平地雄飞上九天。
身谪蓬莱金籍外,宝装方丈玉堂前。
虎靴醉索将军脱,鸿笔悲无令子传。
十字遗碑三尺墓,只应吟客吊秋烟。

寄广南刘仆射

作者:殷文圭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战国从今却尚文,品流才子作将军。
画船清宴蛮溪雨,粉阁闲吟瘴峤云。
暴客卸戈归惠政,史官调笔待儒勋。
汉仪一化南人后,牧马无因更夜闻。

白发吟

作者:杜荀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一茎两茎初似丝,不妨惊度少年时。
几人乱世得及此,今我满头何足悲。
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
家山苍翠万馀尺,藜杖楮冠输老儿。

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作者:杜荀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此中偏称夏中游,时有风来暑气收。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鹤书传海畔洲。
闲与先生话身事,浮名薄宦总悠悠。

送丁道士归南中

作者:谭用之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孤云无定鹤辞巢,自负焦桐不说劳。服药几年期碧落,
验符何处咒丹毫。子陵山晓红云密,青草湖平雪浪高。
从此人稀见踪迹,还应选地种仙桃。

上蜀王

作者:张道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封章才达冕旒前,黜诏俄离玉座端。
二乱岂由明主用,五危终被佞臣弹。
西巡凤府非为固,东播銮舆卒未安。
谏疏至今如可在,谁能更与读来看。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

作者:杜荀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闻有汤泉独去寻,一瓶一钵一无金。
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祷神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
患身是幻逢禅主,水洗皮肤语洗心。

送道者朝见后归山

作者:殷文圭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暂随蒲帛谒金銮,萧洒风仪傲汉官。
天马难将朱索绊,海鳌宁觉碧涛宽。
松坛月作尊前伴,竹箧书为教外欢。
神鼎已乾龙虎伏,一条真气出云端。

送友人宰浔阳

作者:杜荀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高兴那言去路长,非君不解爱浔阳。
有时猿鸟来公署,到处烟霞是道乡。
钓艇满江鱼贱菜,纸窑连岳楮多桑。
陶潜旧隐依稀在,好继高踪结草堂。

叙吟

作者:杜荀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多惭到处有诗名,转觉吟诗僻性成。
度水却嫌船著岸,过山翻恨马贪程。
如仇雪月年年景,似梦笙歌处处声。
未合白头今已白,自知非为别愁生。

行次荥阳却寄诸弟

作者:杜荀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难把归书说远情,奉亲多阙拙为兄。
早知寸禄荣家晚,悔不深山共汝耕。
枕上算程关月落,帽前搜景岳云生。
如今已作长安计,只得辛勤取一名。

题衡阳隐士山居

作者:杜荀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闲居不问世如何,云起山门日已斜。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松醪腊酝安神酒,布水宵煎觅句茶。
毕竟金多也头白,算来争得似君家。

登城有作

作者:杜荀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上得孤城向晚春,眼前何事不伤神。
遍看原上累累冢,曾是城中汲汲人。
尽谓黄金堪润屋,谁思荒骨旋成尘。
一名一宦平生事,不放愁侵易过身。

题汪氏茅亭

作者:杜荀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茅亭客到多称奇,茅亭之上难题诗。
出尘景物不可状,小手篇章徒尔为。
牛畔稻苗新雨后,鹤边松韵晚风时。
君今酷爱人间事,争得安闲老在兹。

送蜀客游维扬

作者:杜荀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见说西川景物繁,维扬景物胜西川。
青春花柳树临水,白日绮罗人上船。
夹岸画楼难惜醉,数桥明月不教眠。
送君懒问君回日,才子风流正少年。

乱后旅中遇友人

作者:杜荀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念子为儒道未亨,依依心向十年兄。
莫依乱世轻依托,须学前贤隐姓名。
大国未知何日静,旧山犹可入云耕。
不如自此同归去,帆挂秋风一信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