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七律古诗词

李郎中林亭

作者:曹松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只向砌边流野水,樽前上下看鱼儿。
笋蹊已长过人竹,藤径从添拂面丝。
若许白猿垂近户,即无红果压低枝。
大才必拟逍遥去,更遣何人佐盛时。

秋宿临江驿

作者:杜荀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南来北去二三年,年去年来两鬓斑。
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
渔舟火影寒归浦,驿路铃声夜过山。
身事未成归未得,听猿鞭马入长关。

东归出城留别知己

作者:徐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韦蒙屈指许非才,三载长安共酒杯。
欲别未攀杨柳赠,相留拟待牡丹开。
寒随御水波光散,暖逐衡阳雁影来。
他日因书问衰飒,东溪须访子陵台。

淮南发运赵邢州被诏归阙

作者:胡宿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天台封诏紫泥馨,马首前瞻北斗城。
人在函关先望气,帝于京兆最知名。
一区东第趋晨近,数刻西厢接昼荣。
正是两宫裁化日,百金双璧拜虞卿。

维扬春日再遇孙侍御

作者:杜荀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本为荣家不为身,读书谁料转家贫。
三年行却千山路,两地思归一主人。
络岸柳丝悬细雨,绣田花朵弄残春。
多情御史应嗟见,未上青云白发新。

送萧尚书致仕归庐陵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江海分飞二十春,重论前事不堪闻。主忧臣辱谁非我,
曲突徙薪唯有君。金紫满身皆外物,雪霜垂领便离群。
鹤归华表望不尽,玉笥山头多白云。

陈侍郎宅观花烛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今夜银河万里秋,人言织女嫁牵牛。佩声寥亮和金奏,
烛影荧煌映玉钩。座客亦从天子赐,更筹须为主人留。
世间盛事君知否,朝下鸾台夕凤楼。

桂江

作者:曹松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未识佳人寻桂水,水云先解傍壶觞。
笋林次第添斑竹,雏鸟参差护锦囊。
乳洞此时连越井,石楼何日到仙乡。
如飞似堕皆青壁,画手不强元化强。

寻天目徐君

作者:皎然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常见仙翁变姓名,岂知松子号初平。
逢人不道往来处,卖药还将鸡犬行。
独鹤天边俱得性,浮云世上共无情。
三花落地君犹在,笑抚安期昨日生。

自叙

作者:杜荀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巫峡

作者:曹松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巫山苍翠峡通津,下有仙宫楚女真。
不逐彩云归碧落,却为暮雨扑行人。
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
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睹芳尘。

题郑山人郊居

作者:杨夔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谷口今逢避世才,入门潇洒绝尘埃。
渔舟下钓乘风去,药酝留宾待月开。
数片石从青嶂得,一条泉自白云来。
竹轩相对无言语,尽日南山不欲回。

贺同年第三人刘先辈咸辟命

作者:殷文圭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甲门才子鼎科人,拂地蓝衫榜下新。
脱俗文章笑鹦鹉,凌云头角压麒麟。
金壶藉草溪亭晚,玉勒穿花野寺春。
多愧受恩同阙里,不嫌师僻与颜贫。

钟山寺避暑勉二三子

作者:李建勋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楼台虽少景何深,满地青苔胜布金。
松影晚留僧共坐,水声闲与客同寻。
清凉会拟归莲社,沈湎终须弃竹林。
长爱寄吟经案上,石窗秋霁向千岑。

望嵩山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楼百尺独登看。
高凌鸟外青冥窄,翠落人间白昼寒。
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斗龙盘。
始知万岁声长在,只待东巡动玉鸾。

两晋

作者:徐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
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
巴蜀削平轻似纸,勾吴吞却美如饴。
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

别何处士陵俊老

作者:谭用之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三皇上人春梦醒,东侯老大麒麟生。洞连龙穴全山冷,
窗透鳌波尽室清。计拙耻居岩麓老,气狂惭与斗牛平。
谁人为向青编上,直傍巢由写一名。

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于翰林座中作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野出西垣步步迟,秋光如水雨如丝。铜龙楼下逢闲客,
红药阶前访旧知。乱点乍滋承露处,碎声因想滴蓬时。
银台钥入须归去,不惜余欢尽酒卮。

作者:徐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燎野焚林见所从,惹空横水展形容。
能滋甘雨随车润,不并行云逐梦踪。
晴鸟回笼嘉树薄,春亭娇幕好花浓。
有时片片风吹去,海碧山清过几重。

作者:徐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发事牵情不自由,偶然惆怅即难收。
已闻抱玉沾衣湿,见说迷途满目流。
滴尽绮筵红烛暗,坠残妆阁晓花羞。
世间何处偏留得,万点分明湘水头。

剑池

作者:陈陶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秦帝南巡厌火精,苍黄埋剑故丰城。
霸图缭戾金龙蛰,坤道扶摇紫气生。
星斗卧来闲窟穴,雌雄飞去变澄泓。
永怀惆怅中宵作,不见春雷发匣声。

寄庐岳僧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一闻飞锡别区中,深入西南瀑布峰。
天际雪埋千片石,洞门冰折几株松。
烟霞明媚栖心地,苔藓萦纡出世踪。
莫问江边旧居寺,火烧兵劫断秋钟。

题南岳般若寺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诸峰翠少中峰翠,五寺名高此寺名。
石路险盘岚霭滑,僧窗高倚泬寥明。
凌空殿阁由天设,遍地杉松是自生。
更有上方难上处,紫苔红藓绕峥嵘。

谢人寄新诗集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所闻新事即戈矛,欲去终疑是暗投。
远客寄言还有在,此门将谓总无休。
千篇著述诚难得,一字知音不易求。
时入思量向何处,月圆孤凭水边楼。

秋夕书怀呈戎州郎中

作者:刘兼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素律初回枕簟凉,松风飘泊入华堂。谭鸡寂默纱窗静,
梦蝶萧条玉漏长。归去水云多阻隔,别来情绪足悲伤。
霜砧月笛休相引,只有离襟泪两行。
风送秋荷满鼻香,竹声敲玉近虚廊。梦回故国情方黯,
月过疏帘夜正凉。菱镜也知移艳态,锦书其奈隔年光。
鸾胶处处难寻觅,断尽相思寸寸肠。

和元帅书记萧郎中观习水师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元帅楼船出治兵,落星山外火旗明。千帆日助江陵势,
万里风驰下濑声。杀气晓严波上鹢,凯歌遥骇海边鲸。
仲宣一作从军咏,回顾儒衣自不平。

贡余秘色茶盏

作者:徐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
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寻郭道士不遇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去不逢。
看院只留双白鹤,入门唯见一青松。
药炉有火丹应伏,云碓无人水自舂。
[庐山中云母多,故以水碓捣炼,俗呼为云碓。]
欲问《参同契》中事,更期何日得从容?

令狐尚书许过弊居先赠长句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不矜轩冕爱林泉,许到池头一醉眠。
已遣平治行药径,兼教扫拂钓鱼船。
应将笔砚随诗主,定有笙歌伴酒仙。
只候高情无别物,苍苔石笋白花莲。

赠朱道士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仪容白皙上仙郎,方寸清虚内道场。
两翼化生因服药,三尸卧死为休粮。
醮坛北向宵占斗,寝室东开早纳阳。
尽日窗间更无事,唯烧一炷降真香。

偶吟二首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眼下有衣兼有食,心中无喜亦无忧。
正如身后有何事,应向人间无所求。
静念道经深闭目,闲迎禅客小低头。
犹残少许云泉兴,一岁龙门数度游。

晴教晒药泥茶灶,闲看科松洗竹林。
活计纵贫长净洁,池亭虽小颇幽深。
厨香炊黍调和酒,窗暖安弦拂拭琴。
老去生涯只如此,更无余事可劳心。

病中早春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今朝枕上觉头轻,强起阶前试脚行。
膻腻断来无气力,风痰恼得少心情。
暖消霜瓦津初合,寒减冰渠冻不成。
唯有愁人鬓间雪,不随春尽逐春生。

夜招晦叔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庭草留霜池结冰,黄昏钟绝冻云凝。
碧毡帐上正飘雪,红火炉前初炷灯。
高调秦筝一两弄,小花蛮榼二三升。
为君更奏湘神曲,夜就侬来能不能。

夜宿江浦闻元八改官因寄此什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君游丹陛已三迁,我泛沧浪欲二年。
剑珮晓趋双凤阙,烟波夜宿一渔船。
交亲尽在青云上,乡国遥抛白日边。
若报生涯应笑杀,结茅栽芋种畬田。

端居咏怀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贾生俟罪心相似,张翰思归事不如。
斜日早知惊鵩鸟,秋风悔不忆鲈鱼。
胸襟曾贮匡时策,怀袖犹残谏猎书。
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

戊申岁暮咏怀三首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穷冬月末两三日,半百年过六七时。
龙尾趁朝无气力,牛头参道有心期。
荣华外物终须悟,老病傍人岂得知。
犹被妻儿教渐退,莫求致仕且分司。
唯生一女才十二,只欠三年未六旬。
婚嫁累轻何怕老,饥寒心惯不忧贫。
紫泥丹笔皆经手,赤绂金章尽到身。
更拟踟蹰觅何事,不归嵩洛作闲人。
七年囚闭作笼禽,但愿开笼便入林。
……

镜换杯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欲将珠匣青铜镜,换取金尊白玉卮。
镜里老来无避处,尊前愁至有消时。
茶能散闷为功浅,萱纵忘忧得力迟。
不似杜康神用速,十分一盏便开眉。

寒食江畔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闻莺树下沈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白帝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

曲江亭晚望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
尘路行多绿袍故,风亭立久白须寒。
诗成暗著闲心记,山好遥偷病眼看。
不被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