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七律古诗词

江亭夕望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凭高望远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
日欲没时红浪沸,月初生处白烟开。
辞枝雪蕊将春去,满镊霜毛送老来。
争敢三年作归计,心知不及贾生才。

答王尚书问履道池旧桥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虹梁雁齿随年换,素板朱栏逐日修。
但恨尚书能久别,莫忘州守不频游。
重移旧柱开中眼,乱种新花拥两头。
李郭小船何足问,待君乘过济川舟。

和赵员外桂阳桥遇佳人

作者:宋之问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江雨朝飞浥细尘,阳桥花柳不胜春。
金鞍白马来从赵,玉面红妆本姓秦。
妒女犹怜镜中发,侍儿堪感路傍人。
荡舟为乐非吾事,自叹空闺梦寐频。

晚池泛舟遇景成咏赠吕处士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岸浅桥平池面宽,飘然轻棹泛澄澜。
风宜扇引开怀入,树爱舟行仰卧看。
别境客稀知不易,能诗人少咏应难。
唯怜吕叟时相伴,同把磻溪旧钓竿。

函谷关

作者:宋之问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至人□□识仙风,瑞霭丹光远郁葱。灵迹才辞周柱下,
祥氛已入函关中。不从紫气台端候,何得青华观里逢。
欲访乘牛求宝箓,愿随鹤驾遍瑶空。

久雨闲闷对酒偶吟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凄凄苦雨暗铜驼,袅袅凉风起漕河。
自夏及秋晴日少,从朝至暮闷时多。
鹭临池立窥鱼笱,隼傍林飞拂雀罗。
赖有杯中神圣物,百忧无奈十分何。

送刘尊师应诏诣阙 [一作曹唐诗]

作者:曹邺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仙老闲眠碧草堂,帝书征入白云乡。
龟台欲署长生籍,鸾殿邀论不死方。
红露想倾延命酒,素烟思爇降真香。
五千言外无文字,更有何辞赠武皇?

卢秀才将出王屋高步名场江南相逢赠别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王屋山人有古文,欲攀青桂弄氛氲。
将携健笔干明主,莫向仙坛问白云。
驰逐宁教争处让,是非偏忌众人分。
交游话我凭君道,除却鲈鱼更不闻。

中途寄友人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道傍高木尽依依,落叶惊风处处飞。
未到乡关闻早雁,独于客路授寒衣。
烟霞旧想长相阻,书剑投人久不归。
何日一名随事了,与君同采碧溪薇。

题孙逸人山居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长悬青紫与芳枝,尘刹无应免别离。
马上多于在家日,樽前堪忆少年时。
关河客梦还乡远,雨雪山程出店迟。
却羡高人终此老,轩车过尽不知谁。

送舒著作重授省郎赴阙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三岁相依在洛都,游花宴月饱欢娱。
惜别笙歌多怨咽,愿留轩盖少踟蹰。
剑磨光彩依前出,鹏举风云逐后驱。
从此求闲应不得,更能重醉白家无。

病中看经赠诸道侣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右眼昏花左足风,金篦石水用无功。
[金篦刮眼病,见涅槃经。磁石水治风,见外台
方。]
不如回念三乘乐,便得浮生百病空。
无子同居草庵下。[见法华经。]有妻偕老道场中。
何烦更请僧为侣,月上新归伴病翁。
[时适谈氏女子自太原初归,维摩诘有女名月上也。]

游丰乐招提佛光三寺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竹鞋葵扇白绡巾,林野为家云是身。
山寺每游多寄宿,都城暂出即经旬。
汉容黄绮为逋客,尧放巢由作外臣。
昨日制书临郡县,不该愚谷醉乡人。

六年立春日人日作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二日立春人七日,盘蔬饼饵逐时新。
年方吉郑犹为少,家比刘韩未是贫。
乡园节岁应堪重,亲故欢游莫厌频。
试作循潮封眼想,何由得见洛阳春?
[分司致仕官中,吉傅、郑谘议最老,韩庶子、刘
员外尤贫。循、潮、封三郡客皆洛下旧游也。]

新柳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阴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重经巴丘

作者:张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
诗句乱随青草落,酒肠俱逐洞庭宽。
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冥微梦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风回首泪阑干。

谈氏小外孙玉童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外翁七十孙三岁,笑指琴书欲遣传。
自念老夫今耄矣,因思稚子更茫然。
中郎余庆钟羊祜,子幼能文似马迁。
才与不才争料得,东床空后且娇怜。
[谈氏初逝。]

赠胡泟将军

作者:王建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书生难得是金吾,近日登科记总无。
半夜进傩当玉殿,未明排仗到铜壶。
朱牌面上分官契,黄纸头边押敕符。
恐要蕃中新道路,指挥重画五城图。

昭应官舍书事

作者:王建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县在华清宫北面,晓看楼殿正相当。
庆云出处依时报,御果呈来每度尝。
腊月近汤泉不冻,夏天临渭屋多凉。
两衙早被官拘束,登阁巡溪亦属忙。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作者:王建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江上数株桑枣树,自从离乱更荒凉。
那堪旅馆经残腊,只把空书寄故乡。
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
故人多在芙蓉幕,应笑孜孜道未光。

题柱国寺

作者:王建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皇帝施钱修此院,半居天上半人间。
丹梯暗出三重阁,古像斜开一面山。
松柏自穿空地少,川原不税小僧闲。
行香天使长相续,早起离城日午还。

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

作者:严武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
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鵕鸃冠。
腹中书籍幽时晒,肘后医方静处看。
兴发会能驰骏马,应须直到使君滩。

寄郑七纲

作者:卢纶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代简
小来落托复迍邅,一辱君知二十年,舍去形骸容傲慢,
引随兄弟共团圆。羁游不定同云聚,薄宦相萦若网牵。
他日吴公如记问,愿将黄绶比青毡。

戏赠韩判官绅卿

作者:李端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少寻道士居嵩岭,晚事高僧住沃洲。
齿发未知何处老,身名且被外人愁。
欲随山水居茅洞,已有田园在虎丘。
独怪子猷缘掌马,雪时不肯更乘舟。

赠太清卢道士

作者:王建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上清道士未升天,南岳中华作散仙。
书卖八分通字学,丹烧九转定人年。
修行近日形如鹤,导引多时骨似绵。
想向诸山寻礼遍,却回还守老君前。

寄司空曙

作者:戴叔伦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代简
细雨柴门生远愁,向来诗句若为酬。
林花落处频中酒,海燕飞时独倚楼。
北郭晚晴山更远,南塘春尽水争流。
可能相别还相忆,莫遣杨花笑白头。

寄孟郊

作者:戴叔伦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代简
乱馀城郭怕经过,到处闲门长薜萝。
用世空悲闻道浅,入山偏喜识僧多。
醉归花径云生履,樵罢松岩雪满蓑。
石上幽期春又暮,何时载酒听高歌。

宫词

作者:戴叔伦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紫禁迢迢宫漏鸣,夜深无语独含情。春风鸾镜愁中影,
明月羊车梦里声。尘暗玉阶綦迹断,香飘金屋篆烟清。
贞心一任蛾眉妒,买赋何须问马卿。

少女生日感怀

作者:戴叔伦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五逢晬日今方见,置尔怀中自惘然。
乍喜老身辞远役,翻悲一笑隔重泉。
欲教针线娇难解,暂弄琴书性已便。
还有蔡家残史籍,可能分与外人传。

送静居法师

作者:卢纶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五色香幢重复重,宝舆升座发神钟。
薝卜名花飘不断,醍醐法味洒何浓。
九天论道当宸眷,七祖传心合圣踪。
愿比灵山前世别,多生还得此相逢。

寄旧山僧

作者:王建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代简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雪后每常同席卧,花时未省两山居。
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一向风尘取烦恼,不知衰病日难除。

怀汾上旧居

作者:薛能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素汾千载傍吾家,常忆衡门对浣纱。
好事喜逢投宿客,刈田因得自生瓜。
山头鼓笛阴沉庙,陌上薪蒸突兀车。
投暗作珠何所用,被人专拟害灵蛇。

献仆射相公

作者:薛能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清如冰雪重如山,百辟严趋礼绝攀。强虏外闻应丧胆,
平人相见尽开颜。朝廷有道青春好,门馆无私白日闲。
致却垂衣更何事,几多诗句咏关关。

山中病后作

作者:李山甫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卧病厌厌三伏尽,商飙初自水边来。
高峰枯槁骨偏峭,野树扶疏叶未摧。
时序追牵从鬓改,蝉声酸急是谁催。
云门不闭全无事,心外沈然一聚灰。

草虫

作者:李咸用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如缲如织暮幽幽,应节催年使我愁。
行客语停孤店月,高人梦断一床秋。
风低藓径疑偏急,雨咽槐亭得暂休。
须付画堂兰烛畔,歌怀醉耳两悠悠。

早春书事

作者:薛能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百蛮降伏委三秦,锦里风回岁已新。
渠滥水泉花巷湿,日销冰雪柳营春。
何年道胜苏群物,尽室天涯是旅人。
焚却蜀书宜不读,武侯无可律余身。

洛中酬福建陈判官见赠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潦倒声名拥肿材,一生多故苦邅回。
南宫旧籍遥相管,东洛闲门昼未开。
静对道流论药石,偶逢词客与琼瑰。
怪君近日文锋利,新向延平看剑来。

赠致仕滕庶子先辈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朝服归来昼锦荣,登科记上更无兄。
寿觞每使曾孙献,胜境长携众妓行。
矍铄据鞍时骋健,殷勤把酒尚多情。
凌寒却向山阴去,衣绣郎君雪里行。

和乐天斋戒月满夜对道场偶怀咏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常修清净去繁华,人识王城长者家。
案上香烟铺贝叶,佛前灯焰透莲花。
持斋已满招闲客,理曲先闻命小娃。
明日若过方丈室,还应问为法来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