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七律古诗词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知访寒梅过野塘,久留金勒为回肠。
谢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炉更换香。
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

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金火交争正抑扬,萧萧飞雨助清商,晓看纨扇恩情薄,
夜觉纱灯刻数长。树上早蝉才发响,庭中百草已无光。
当年富贵亦惆怅,何况悲翁发似霜。

酬太原狄尚书见寄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家声烜赫冠前贤,时望穹崇镇北边。
身上官衔如座主,幕中谭笑取同年。
幽并侠少趋鞭弭,燕赵佳人奉管弦。
仍把天兵书号笔,远题长句寄山川。

酬宣州崔大夫见寄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白衣曾拜汉尚书,今日恩光到敝庐。
再入龙楼称绮季,应缘狗监说相如。
中郎南镇权方重,内史高斋兴有馀。
遥想敬亭春欲暮,百花飞尽柳花初。

雨霁北归留题三学山

作者:薛能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远树平川半夕阳,锦城遥辨立危墙。
闲思胜事多遗恨,却悔公心是谩忙。
灌口阙寻惭远客,峨嵋乖约负支郎。
灵龛一望终何得,谬有人情满蜀乡。

行次灵龛驿寄西蜀尚书

作者:薛能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北客推车指蜀门,乾阳知已近临坤。
从辞府郭常回首,欲别封疆更感恩。
援寡圣朝难望阙,暑催蚕麦得归村。
雷公解劚冲天气,白日何辜遣戴盆。

雨霁宿望喜驿

作者:薛能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风雷一罢思何清,江水依然浩浩声。
飞鸟旋生啼鸟在,后人常似古人情。
将来道路终须达,过去山川实不平。
闲想更逢知旧否,馆前杨柳种初成。

送田三端公还鄂州

作者:武元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孤云迢递恋沧洲,劝酒梨花对白头。
南陌送归车骑合,东城怨别管弦愁。
青油幕里人如玉,黄鹤楼中月并钩。
君去庾公应借问,驰心千里大江流。

酬思黯见示小饮四韵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抛却人间第一官,俗情惊怪我方安。
兵符相印无心恋,洛水嵩云恣意看。
三足鼎中知味久,百寻竿上掷身难。
追呼故旧连宵饮,直到天明兴未阑。

旧宫人

作者:项斯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自出先皇玉殿中,衣裳不更染深红。宫钗折尽垂空鬓,
内扇穿多减半风。桃熟亦曾君手赐,酒阑犹候妾歌终。
如今还向城边住,御水东流意不通。

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闲坐见怀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官曹崇重难频入,第宅清闲且独行。
阶蚁相逢如偶语,园蜂速去恐违程。
人于红药惟看色,莺到垂杨不惜声。
东洛池台怨抛掷,移文非久会应成。

送李二十九兄员外赴邠宁使幕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家袭韦平身业文,素风清白至今贫。
南宫通籍新郎吏,西候从戎旧主人。
城外草黄秋有雪,烽头烟静虏无尘。
鼎门为别霜天晓,賸把离觞三五巡。

送义舟师却还黔南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黔江秋水浸云霓,独泛慈航路不迷。
猿狖窥斋林叶动,蛟龙闻咒浪花低。
如莲半偈心常悟,问菊新诗手自携。
常说摩围似灵鹫,却将山屐上丹梯。

早春对雪奉寄澧州元郎中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新赐鱼书墨未干,贤人暂出远人安。
朝驱旌旆行时令,夜见星辰忆旧官。
梅蕊覆阶铃阁暖,雪峰当户戟枝寒。
宁知楚客思公子,北望长吟澧有兰。

宿山寺

作者:项斯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月明古寺客初到,
风度闲门僧未归。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
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

欲别

作者:姚合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山川重叠远茫茫,欲别先忧别恨长。
红芍药花虽共醉,绿蘼芜影又分将。
鸳鸯有路高低去,鸿雁南飞一两行。
惆怅与君烟景迥,不知何日到潇湘。

梦仙

作者:项斯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昨宵魂梦到仙津,得见蓬山不死人。
云叶许裁成野服,玉浆教吃润愁身。
红楼近月宜寒水,绿杏摇风占古春。
次第引看行未遍,浮光牵入世间尘。

古扇

作者:项斯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昨日裁成夺夏威,忽逢秋节便相违。
寒尘妒尽秦王女,凉殿恩随汉主妃。
似月旧临红粉面,有风休动麝香衣。
千年萧瑟关人事,莫语当时掩泪归。

临发崇让宅紫薇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
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
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

和乐天耳顺吟兼寄敦诗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吟君新什慰蹉跎,屈指同登耳顺科。
邓禹功成三纪事,孔融书就八年多。
已经将相谁能尔,抛却丞郎争奈何。
独恨长洲数千里,且随鱼鸟泛烟波。

酬乐天见寄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元君后辈先零落,崔相同年不少留。
华屋坐来能几日,夜台归去便千秋。
背时犹自居三品,得老终须卜一丘。
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箫鼓入松楸。

和乐天柘枝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柘枝本出楚王家,玉面添娇舞态奢。
松鬓改梳鸾凤髻,新衫别织斗鸡纱。
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
画筵曲罢辞归去,便随王母上烟霞。

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章句惭非第一流,世间才子昔陪游。
吴宫已叹芙蓉死,边月空悲芦管秋。
任向洛阳称傲吏,苦教河上领诸侯。
石渠甘对图书老,关外杨公安稳不。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北都留守将天兵,出入香街宿禁扃。
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
孔璋旧檄家家有,叔度新歌处处听。
夷落遥知真汉相,争来屈膝看仪刑。

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新恩通籍在龙楼,分务神都近旧丘。
自有园公紫芝侣,仍追少傅赤松游。
华林霜叶红霞晚,伊水晴光碧玉秋。
更接东山文酒会,始知江左未风流。

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空斋寂寂不生尘,药物方书绕病身。
纤草数茎胜静地,幽禽忽至似佳宾。
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销磨尽有因。
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

酬乐天斋满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戏赠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一月道场斋戒满,今朝华幄管弦迎。
衔杯本自多狂态,事佛无妨有佞名。
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锋未钝老犹争。
平阳不独容宾醉,听取喧呼吏舍声。

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
树上因依见寒鸟,坐中收拾尽闲官。
笙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更欢。
遥想兔园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旂竿。

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清淮南岸家山树,黑水东边第一栽。
影近画梁迎晓日,香随绿酒入金杯。
根留本土依江润,叶起寒棱映月开。
早晚阴成比梧竹,九霄还放彩雏来。

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爱君新买街西宅,客到如游鄠杜间。
雨后退朝贪种树,申时出省趁看山。
门前巷陌三条近,墙内池亭万境闲。
见拟移居作邻里,不论时节请开关。

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几年油幕佐征东,却泛沧浪狎钓童。
欹枕醉眠成戏蝶,抱琴闲望送归鸿。
文儒自袭胶西相,倚伏能齐塞上翁。
更说扁舟动乡思,青菰已熟奈秋风。

赠东岳张炼师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东岳真人张炼师,高情雅淡世间稀。
堪为列女书青简,久事元君住翠微。
金缕机中抛锦字,玉清台上著霓衣。
云衢不要吹箫伴,只拟乘鸾独自飞。

酬淮南廖参谋秋夕见过之作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扬州从事夜相寻,无限新诗月下吟。
初服已惊玄发长,高情犹向碧云深。
语馀时举一杯酒,坐久方闻四处砧。
不逐繁华访闲散,知君摆落俗人心。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答命同作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邻境诸侯同舍郎,芷江兰浦恨无梁。秋风门外旌旗动,
晓露庭中橘柚香。玉簟微凉宜白昼,金笳入暮应清商,
骚人昨夜闻鶗鴂,不叹流年惜众芳。

送李庚先辈赴选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一家何啻十朱轮,诸父双飞秉大钧。
曾脱素衣参幕客,却为精舍读书人。
离筵雒水侵杯色,征路函关向晚尘。
今日山公旧宾主,知君不负帝城春。

阳山庙观赛神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汉家都尉旧征蛮,血食如今配此山,曲盖幽深苍桧下,
洞箫愁绝翠屏间。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娑娑起醉颜。
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

送僧元暠东游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宝书翻译学初成,振锡如飞白足轻。
彭泽因家凡几世,灵山预会是前生。
传灯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
从此多逢大居士,何人不愿解珠璎。

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尚书剑履出明光,居守旌旗赴洛阳。
世上功名兼将相,人间声价是文章。
衙门晓辟分天仗,宾幕初开辟省郎。
从发坡头向东望,春风处处有甘棠。

和留守令狐相公答白宾客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麦陇和风吹树枝,商山逸客出关时。
身无拘束起长晚,路足交亲行自迟。
官拂象筵终日待,私将鸡黍几人期。
君来不用飞书报,万户先从纸贵知。

酬郓州令狐相公官舍言怀见寄兼呈乐天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词人各在一涯居,声味虽同迹自疏。
佳句传因多好事,尽题稀为不便书。
已通戎略逢黄石,仍占星文耀碧虚。
闻说朝天在来岁,霸陵春色待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