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七律古诗词

灞陵战叟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剑刓秋水鬓梳霜,回首胡天与恨长。
官竟不封右校尉,斗曾生挟左贤王。
寻班超传空垂泪,读李陵书更断肠。
今日灞陵陵畔见,春风花雾共茫茫。

闻迎真身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四海无波八表臣,恭闻今岁礼真身。
七重锁未开金钥,五色光先入紫宸。
丹凤楼台飘瑞雪,岐阳草木亚香尘。
可怜优钵罗花树,三十年来一度春。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自来自去动洪炉,无象无私无处无。
回雁不多消气力,染花应最费工夫。
溟濛便恨豪家惜,浓暖深为政笔驱。
莫讶相逢只添睡,伊余心不在荣枯。

春末寄周琏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暮角含风雨气曛,寂寥莓翠上衣巾。
道情不向莺花薄,诗意自如天地春。
梦入乱峰仍履雪,吟看芳草只思人。
手中孤桂月中在,来听泉声莫厌频。

上新定宋使君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禅坐吟行谁与同,杉松共在寂寥中。
碧云诗里终难到,白藕花经讲始终。
水叠山层擎草疏,砧清月苦立霜风。
十年勤苦今酬了,得句桐江识谢公。

和李判官见新榜为兄下第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失意荆枝滴泪频,陟冈何翅不知春。
心中岐路平如砥,天上文章妙入神。
休说宋风回鹢首,即看雷火燎龙鳞。
从兹相次红霞里,留取方书与世人。

酬张相公见寄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周郎怀抱好知音,常爱山僧物外心。
闭户不知芳草歇,无能唯拟住山深。
感通未合三生石,骚雅欢擎九转金。
但似前朝萧与蒋,老僧风雪亦相寻。

酬韦相公见寄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盐梅金鼎美调和,诗寄空林问讯多。
秦客弈棋抛已久,楞严禅髓更无过。
万般如幻希先觉,一丈临山且奈何。
空讽平津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门么。

别李常侍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楚水和烟海浪通,又擎杯锡去山东。
道情虽拟攀孤鹤,诗业那堪至远公。
梦入深云香雨滴,吟搜残雪石林空。
朱门再到知何日,一片征帆万里风。

赠识古法师

作者:栖白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重城深寺讲初休,却忆家山访旧游。
对月与君相送夜,闻蛩教我独惊秋。
云心杳杳难为别,鹤性萧萧不可留。
遥想孤舟清渭上,飘然帆影起离愁。

谢白乐天招

作者:韬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
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种金莲。
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
城市不能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

经废宫

作者:栖白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终日河声咽暮空,烟愁此地昼濛濛。
锦帆东去沙侵苑,玉辇西来树满宫。
鲁客望津天欲雪,朔鸿离岸苇生风。
那堪独立思前事,回首残阳雉堞红。

题化城寺

作者:应物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平高选处创莲宫,一水萦流处处通。
画阁昼开迟日畔,禅房夜掩碧云中。
平川不见龙行雨,幽谷遥闻虎啸风。
偶与游人论法要,真元浩浩理无穷。

龙潭

作者:应物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安国寺随驾幸兴唐观应制

作者:广宣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东林何殿是西邻,禅客垣墙接羽人。
万乘游仙宗有道,三车引路本无尘。
初传宝诀长生术,已证金刚不坏身。
两地尽修天上事,共瞻銮驾重来巡。

贺幸普济寺应制

作者:广宣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南方宝界几由旬,八部同瞻一佛身。寺压山河天宇静,
楼悬日月镜光新。重城柳暗东风曙,复道花明上苑春。
向晚銮舆归凤阙,曲江池上动青蘋,

题楚庙

作者:归仁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羞容难更返江东,谁问从来百战功。
天地有心归道德,山河无力为英雄。
芦花尚认霜戈白,海日犹思火阵红。
也是男儿成败事,不须惆怅对西风。

怀庐山旧隐

作者:若虚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九叠嵯峨倚着天,悔随寒瀑下岩烟。
深秋猿鸟来心上,夜静松杉到眼前。
书架想遭苔藓裹,石窗应被薜萝缠。
一枝筇竹游江北,不见炉峰二十年。

题广爱寺楞伽山

作者:净显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灵异不能栖鸟雀,幽奇终不着猿猱。为经巢贼应无损,
纵使秦驱也谩劳。珍重昔贤留像迹,陵迁谷变自坚牢。
(失二句)。

牡丹

作者:归仁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栏欲绽时。
天下更无花胜此,人间偏得贵相宜。
偷香黑蚁斜穿叶,觑蕊黄蜂倒挂枝。
除却解禅心不动,算应狂杀五陵儿。

谢橘洲人寄橘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洞庭栽种似潇湘,绿绕人家带夕阳。
霜裛露蒸千树熟,浪围风撼一洲香。
洪崖遣后名何远,陆绩怀来事更长。
藏贮待供宾客好,石榴宜称映舟光。

荆州新秋寺居写怀诗五首上南平王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竹如翡翠侵帘影,苔学琉璃布地纹。
高卧更无如此乐,远游何必爱他云。
闲听谢脁吟为政,静看萧何坐致君。
只恐老身衰朽速,他年不得颂鸿勋。
井梧黄落暮蝉清,久驻金台但暗惊。
事佛未怜诸弟子,谈空争动上公卿。
合归鸟外藏幽迹,敢向人前认好名。
满印白檀灯一盏,可能酬谢得聪明。
金汤里面境何求,宝殿东边院最幽。
……

送胤公归阙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西朝归去见高情,应恋香灯近圣明。
关令莫疑非马辩,道安还跨赤驴行。
充斋野店蔬无味,洒笠平原雪有声。
忍惜文章便闲得,看他趋竞取时名。

寄湘中诸友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碧云诸友尽黄眸,石点花飞更说无。
岚翠湿衣松接院,芙蓉薰面寺临湖。
沃洲高卧心何僻,匡社长禅兴亦孤。
争似楚王文物国,金镳紫绶让前途。

夏日原西避暑寄吟友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热烟疏竹古原西,日日乘凉此杖藜。
闲处雨声随霹雳,旱田人望隔虹霓。
蝉依独树干吟苦,鸟忆平川渴过齐。
别有相招好泉石,瑞花瑶草尽堪携。

咏怀寄知己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已得浮生到老闲,且将新句拟玄关。
自知清兴来无尽,谁道淳风去不还。
三百正声传世后,五千真理在人间。
此心终待相逢说,时复登楼看暮山。

爱吟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正堪凝思掩禅扃,又被诗魔恼竺卿。
偶凭窗扉从落照,不眠风雪到残更。
皎然未必迷前习,支遁宁非悟后生。
传写会逢精鉴者,也应知是咏闲情。

寄益上人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长想寻君道路遥,乱山霜后火新烧。
近闻移住邻衡岳,几度题诗上石桥。
古木传声连峭壁,一灯悬影过中宵。
风骚味薄谁相爱,欹枕常多梦鲍昭。

庭际新移松竹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三茎瘦竹两株松,瑟瑟翛翛韵且同。
抱节乍离新涧雪,盘根远别旧林风。
岁寒相倚无尘地,荫影分明有月中。
更待阳和信催促,碧梢青杪看凌空。

寄无愿上人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六十八去七十岁,与师年鬓不争多。
谁言生死无消处,还有修行那得何。
开士安能穷好恶,故人堪忆旧经过。
会归原上焚身后,一阵灰飞也任他。

送人自蜀回南游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锦水东浮情尚郁,湘波南泛思何长。
蜀魂巴狖悲残夜,越鸟燕鸿叫夕阳。
烟月几般为客路,林泉四绝是吾乡。
寻幽必有僧相指,宋杜题诗近旧房。

塘上闲作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闲行闲坐藉莎烟,此兴堪思二古贤。
陶靖节居彭泽畔,贺知章在镜池边。
鸳鸯著对能飞绣,菡萏成群不语仙。
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

潇湘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寒清健碧远相含,珠媚根源在极南。
流古递今空作岛,逗山冲壁自为潭。
迁来贾谊愁无限,谪过灵均恨不堪。
毕竟输他老渔叟,绿蓑青竹钓浓蓝。

湘中寓居春日感怀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江禽野兽两堪伤,避射惊弹各自忙。
头角任多无獬豸,羽毛虽众让鸳鸯。
落苔红小樱桃熟,侵井青纤燕麦长。
吟把离骚忆前事,汨罗春浪撼残阳。

题郑郎中谷仰山居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檐壁层层映水天,半乘冈垄半民田。
王维爱甚难抛画,支遁怜多不惜钱。
巨石尽含金玉气,乱峰深锁栋梁烟。
秦争汉夺虚劳力,却是巢由得稳眠。

行次宜春寄湘西诸友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幸无名利路相迷,双履寻山上柏梯。
衣钵祖辞梅岭外,香灯社别橘洲西。
云中石壁青侵汉,树下苔钱绿绕溪。
我爱远游君爱住,此心他约与谁携。

湘江送客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湘江秋色湛如冰,楚客离怀暮不胜。
千里碧云闻塞雁,几程青草见巴陵。
寒涛响叠晨征橹,岸苇丛明夜泊灯。
鹦鹉洲边若回首,为思前事一扪膺。

看云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何峰触石湿苔钱,便逐高风离瀑泉。
深处卧来真隐逸,上头行去是神仙。
千寻有影沧江底,万里无踪碧落边。
长忆旧山青壁里,绕庵闲伴老僧禅。

和翁员外题马太傅宅贾相公井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飞尘不敢下相干,闇脉傍应润牡丹。
心任短长投玉绠,底须三五映金盘。
神工旧制泓澄在,天泽时加潋滟寒。
太傅欲旌前古事,星郎属思久凭栏。

湘中送翁员外归闽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船满琴书与酒杯,清湘影里片帆开。
人归南国乡园去,雁逐西风日夜来。
天势渐低分海树,山程欲尽见城台。
此身未别江边寺,犹看星郎奉诏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