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七律古诗词

回至瓜洲献侍中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紫微垣里旧宾从,来向吴门谒府公。
奉使谬持严助节,登门初识鲁王宫。
笙歌隐隐违离后,烟水茫茫怅望中。
日暮瓜洲江北岸,两行清泪滴西风。

湖州晚望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鼓角迎秋晚韵长,断虹疏雨间微阳。
两条溪水分头碧,四面人家入骨凉。
独鸟归时云斗迥,残蝉急处日争忙。
他年若得壶中术,一簇汀洲尽贮将。

忆新淦觞池寄孟宾于员外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往年淦水驻行轩,引得清流似月圆。自有谿光还碧甃,
不劳人力递金船。润滋苔藓欺茵席,声入杉松当管弦。
珍重诗人频管领,莫教尘土咽潺潺。

送孟宾于员外还新淦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暂来城阙不从容,却佩银鱼隐玉峰。双涧水边奇支醉石,
九仙台下听风松。题诗翠壁称逋客,采药春畦狎老农。
野鹤乘轩云出岫,不知何日再相逢。、

龙州韦郎中先梦六赤后因打叶子以诗上

作者:李洞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红蜡香烟扑画楹,梅花落尽庾楼清。
光辉圆魄衔山冷,彩镂方牙着腕轻。
宝帖牵来狮子镇,金盆引出凤凰倾。
微黄喜兆庄周梦,六赤重新掷印成。

庐陵别朱观先辈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桂籍知名有几人,翻飞相续上青云。解怜才子宁唯我,
远作卑官尚见君。岭外独持严助节,宫中谁荐长卿文。
新诗试为重高咏,朝汉台前不可闻。

乙酉岁自蜀随计趁试不及

作者:李洞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客卧涪江蘸月厅,知音唤起进趋生。
寒梅折后方离蜀,腊月圆前未到京。
风卷坏亭羸仆病,雪糊危栈蹇驴行。
文昌一试应关分,岂校褒斜两日程。

送杨郎中唐员外奉使湖南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江边微雨柳条新,握节含香二使臣。两绶对悬云梦日,
方舟齐泛洞庭春。今朝草木逢新律,昨日山川满战尘。
同是多情怀古客,不妨为赋吊灵均。

红树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一声南雁已先红,神女霜飞叶叶同。
自是孤根非暖地,莫惊他木耐秋风。
暖烟散去阴全薄,明月临来影半空。
长忆洞庭千万树,照山横浦夕阳中。

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事

作者:李中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清明时节好烟光,英杰高吟兴味长。
捧日即应还禁卫,当春何惜醉朐阳。
千山过雨难藏翠,百卉临风不藉香。
却是旅人凄屑甚,夜来魂梦到家乡。

寄献山中顾公员外

作者:李昭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代简
抽却朝簪著钓蓑,近来声迹转巍峨。
祥麟避网虽山野,丹凤衔书即薜萝。
乍隐文章情更逸,久闲经济术翻多。
深惭未副吹嘘力,竟困风埃争奈何。

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海门山下一渔舟,中有高人未白头。已驾安车归故里,
尚通闺籍在龙楼。泉声漱玉窗前落,江色和烟槛外流。
今日君臣厚终始,不须辛苦画双牛。

和尉迟赞善秋暮僻居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登高节物最堪怜,小岭疏林对槛前。
轻吹断时云缥缈,夕阳明处水澄鲜。
江城秋早催寒事,望苑朝稀足晏眠。
庭有菊花尊有酒,若方陶令愧前贤。

鸳鸯

作者:卢汝弼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双浮双浴傍苔矶,蓼浦兰皋绣帐帏。
长羡鹭鸶能洁白,不随鸂鶒斗毛衣。
霞侵绿渚香衾暖,楼倚青云殿瓦飞。
应笑随阳沙漠雁,洞庭烟暖又思归。

重游木兰亭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缭绕长堤带碧浔,昔年游此尚青衿。兰桡破浪城阴直,
玉勒穿花苑树深。宦路尘埃成久别,仙家风景有谁寻?
那知年长多情后,重凭栏干一独吟。

山路花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不共垂杨映绮寮,倚山临路自娇饶。
游人过去知香远,谷鸟飞来见影摇。
半隔烟岚遥隐隐,可堪风雨暮萧萧。
城中春色还如此,几处笙歌按舞腰。

宪丞裴公上洛退居有寄二首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鸿在冥冥已自由,紫芝峰下更高秋。
抛来簪绂都如梦,泥著杯香不为愁。
晚树拂檐风脱翠,夜滩当户月和流。
自嗟不得从公去,共上仙家十二楼。
瘦如仙鹤爽风篁,外却尘嚣兴绪长。
偶坐几回沈皓月,闲吟是处到残阳。
门前立使修书懒,花下留宾压酒忙。
目断琼林攀不得,一重丹水抵三湘。

秋夕寓居精舍书事

作者:卢汝弼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叶满苔阶杵满城,此中多恨恨难平。
疏檐看织蟏蛸网,暗隙愁听蟋蟀声。
醉卧欲抛羁客思,梦归偏动故乡情。
觉来独步长廊下,半夜西风吹月明。

和朐阳载笔鲁裕见寄

作者:李中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燕台多事每开颜,相许论交淡薄间。
饮兴共怜芳草岸,吟情同爱夕阳山。
露浓小径蛩声咽,月冷空庭竹影闲。
何事此时攀忆甚,与君俱是别乡关。

和座主尚书登布善寺楼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往事何时不系肠,更堪凝睇白云乡。
楚王城垒空秋色,羊祜江山只暝光。
林下远分南去马,渡头偏认北归航。
谁知此日凭轩处,一笔工夫胜七襄。

学仙词寄顾云

作者:李昭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记得初传九转方,碧云峰下祝虚皇。
丹砂未熟心徒切,白日难留鬓欲苍。
无路洞天寻穆满,有时人世美刘郎。
仙人恩重何由报,焚尽星坛午夜香。

赋百舌鸟

作者:严郾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此禽轻巧少同伦,我听长疑舌满身。
星未没河先报晓,柳犹粘雪便迎春。
频嫌海燕巢难定,却讶林莺语不真。
莫倚春风便多事,玉楼还有晏眠人。

看蜀女转昭君变

作者:吉师老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妖姬未著石榴裙,自道家连锦水濆。
檀口解知千载事,清词堪叹九秋文。
翠眉颦处楚边月,画卷开时塞外云。
说尽绮罗当日恨,昭君传意向文君。

和印先辈及第后献座主朱舍人郊居之作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成名郊外掩柴扉,树影蝉声共息机。积雨暗封青藓径,
好风轻透白綀衣。嘉鱼始赋人争诵,荆玉频收国自肥。
独坐公厅正烦暑,喜吟新咏见玄微。

寄庐山简寂观重道者

作者:李中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忆昔采芝庐岳顶,清宫常接绛霄人。
玉书闲展石楼晓,瑶瑟醉弹琪树春。
惟恨仙桃迟结实,不忧沧海易成尘。
似醒一梦归凡世,空向彤霞寄梦频。

望夫石

作者:严郾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何代提戈去不还,独留形影白云间。
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绮点成苔藓斑。
江燕不能传远信,野花空解妒愁颜。
近来岂少征人妇,笑采蘼芜上北山。

题殷舍人宅木芙蓉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怜君庭下木芙蓉,袅袅纤枝淡淡红。
晓吐芳心零宿露,晚摇娇影媚清风。
似含情态愁秋雨,暗减馨香借菊丛。
默饮数杯应未称,不知歌管与谁同。

杏花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
软非因醉都无力,凝不成歌亦自愁。
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
裴回尽日难成别,更待黄昏对酒楼。

长安春赠友人

作者:吴商浩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繁华堪泣帝城春,粉堞青楼势碍云。
花对玉钩帘外发,歌飘尘土路边闻。
几多远客魂空断,何处王孙酒自醺。
各有归程千万里,东风时节恨离群。

上阳宫辞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苑路青青半是苔,翠华西去未知回。
景阳春漏无人报,太液秋波有雁来。
单影可堪明月照,红颜无奈落花催。
谁能赋得长门事,不惜千金奉酒杯。

赠曹郎中崇贤所居

作者:李洞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闲坊宅枕穿宫水,听水分衾盖蜀缯。
药杵声中捣残梦,茶铛影里煮孤灯。
刑曹树荫千年井,华岳楼开万仞冰。
诗句变风官渐紧,夜涛舂断海边藤。

送魏舍人仲甫为蕲州判官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从事蕲春兴自长,蕲人应识紫薇郎。
山资足后抛名路,莼菜秋来忆故乡。
以道卷舒犹自适,临戎谈笑固无妨。
如闻郡阁吹横笛,时望青溪忆野王。

过渑池书事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渑池城郭半遗基,无限春愁挂落晖。
柳渡风轻花浪绿,麦田烟暖锦鸡飞。
相如忠烈千秋断,二主英雄一梦归。
莫道新亭人对泣,异乡殊代也沾衣。

送元帅书记高郎中出为婺源建威军使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寒风萧瑟楚江南,记室戎装挂锦帆。倚马未曾妨笑傲,
斩牲先要厉威严。危言昔日尝无隐,壮节今来信不凡。
惟有杯盘思上国,酒醪甜淡菜蔬甘。

送应之道人归江西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曾骑竹马傍洪厓,二十余年变物华。客梦等闲过驿阁,
归帆遥羡指龙沙。名垂小篆矜垂露,诗作吴吟对绮霞。
岁暮定知回未得,信来凭为寄梅花。

送醉画王处士

作者:李洞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几年乘兴住南吴,狂醉兰舟夜落湖。
别后鹤毛描转细,近来牛角饮还粗。
同餐夏果山何处,共钓秋涛石在无。
关下相逢怪予老,篇章役思绕寰区。

寄江都路员外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吾兄失意在东都,闻说襟怀任所如。已纵乖慵为傲吏,
有何关键制豪胥。县斋晓闭多移病,南亩秋荒忆遂初。
知道故人相忆否,嵇康不得懒修书。

赠入内供奉僧

作者:李洞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内殿谈经惬帝怀,沃州归隐计全乖。
数条雀尾来南海,一道蝉声噪御街。
石枕纹含山里叶,铜瓶口塞井中柴。
因逢夏日西明讲,不觉宫人拔凤钗。

题尼大德院

作者:李洞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云鬟早岁断金刀,戒律曾持五百条。
台上灯红莲叶密,眉间毫白黛痕销。
绣成佛国银为地,画出王城雪覆桥。
清净高楼松桧寺,世雄翻愧自低腰。

宣威苗将军贬官后重经故宅

作者:徐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蒋山南望近西坊,亭馆依然锁院墙。
天子未尝过细柳,将军寻已戍敦煌。
欹倾怪石山无色,零落圆荷水不香。
为将为儒皆寂寞,门前愁杀马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