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七律古诗词

冯翊西楼

作者:张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
近郭乱山横古渡,野庄乔木带新烟。
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
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那惜醉为眠。

会稽郡楼雪霁

作者:张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齐望华。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飞沙。
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

酬舒三员外见赠长句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自请假来多少日,五旬光景似须臾。
已判到老为狂客,不分当春作病夫。
杨柳花飘新白雪,樱桃子缀小红珠。
头风不敢多多饮,能酌三分相劝无。

酬梦得贫居咏怀见赠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岁阴生计两蹉跎,相顾悠悠醉且歌。
厨冷难留乌止屋,门闲可与雀张罗。
[诗云:赡乌爰止,于谁之屋?言乌多止富家之屋
也。]
病添庄舄吟声苦,贫欠韩康药债多。
日望挥金贺新命,俸钱依旧又如何?
[来篇云:若有金挥胜二疏。时梦得罢宾客,除秘
监,禄俸略同,故云。]

送姚杭州赴任因思旧游二首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与君细话杭州事,为我留心莫等闲。
闾里固宜勤抚恤,楼台亦要数跻攀。
笙歌缥缈虚空里,风月依稀梦想间。
且喜诗人重管领,遥飞一盏贺江山。

渺渺钱唐路几千,想君到后事依然。
静逢竺寺猿偷橘,闲看苏家女采莲。
故妓数人凭问讯,新诗两首倩留传。
舍人虽健无多兴,老校当时八九年。
[杭民至今呼余为白舍人。]

人日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作者:李峤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凤城景色已含韶,人日风光倍觉饶。
桂吐半轮迎此夜,蓂开七叶应今朝。
鱼猜水冻行犹涩,莺喜春熙弄欲娇。
愧奉登高摇彩翰,欣逢御气上丹霄。

赠晦叔忆梦得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自别崔公四五秋,因何临老转风流?
归来不说秦中事,歇定唯谋洛下游。
酒面浮花应是喜,歌眉敛黛不关愁。
得君更有无厌意,犹恨樽前欠老刘。

重有感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寄卢先辈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代简
一从分首剑江滨,南国相思寄梦频。
书去又逢商岭雪,信回应过洞庭春。
关河日日悲长路,霄汉年年望后尘。
愿指丹梯曾到处,莫教犹作独迷人。

送别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溪边杨柳色参差,攀折年年赠别离。
一片风帆望已极,三湘烟水返何时?
多缘去棹将愁远,犹倚危亭欲下迟。
莫殢酒杯闲过日,碧云深处是佳期。

咏身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论人生
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车后几逢春。
周南留滞称遗老,汉上羸残号半人。
薄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答交亲。
馀年自问将何用,恐是人间剩长身。

将赴京留赠僧院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九衢尘土递追攀,马迹轩车日暮间。
玄发尽惊为客换,白头曾见几人闲。
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谢却从前受恩地,归来依止叩禅关。

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

作者:贾曾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铜龙晓辟问安回,金辂春游博望开。
渭北晴光摇草树,终南佳气入楼台。
招贤已得商山老,托乘还征邺下才。
臣在东周独留滞,忻逢睿藻日边来。

寄綦毋三

作者:李颀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代简
新加大邑绶仍黄,近与单车去洛阳。
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
南川粳稻花侵县,西岭云霞色满堂。
共道进贤蒙上赏,看君几岁作台郎。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作者:张说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别馆芳菲上苑东,飞花澹荡御筵红。城临渭水天河静,
阙对南山雨露通。绕殿流莺凡几树,当蹊乱蝶许多丛。
春园既醉心和乐,共识皇恩造化同。

石淙

作者:徐彦伯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碧淀红涔崿嶂间,淙嵌洑岨洊成湾。琪树璿娟花未落,
银芝窋咤露初还。八风行殿开仙榜,七景飞舆下石关。
张茑席云平圃宴,焜煌金记蕴名山。
第七十七卷

吾庐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侵身力衰。
眼下营求容足地,心中准拟挂冠时。
新昌小院松当户,履道幽居竹绕池。
莫道两都空有宅,林泉风月是家资。

送妻

作者:杨志坚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平生志业在琴诗,头上如今有二丝。渔父尚知溪谷暗,
山妻不信出身迟。荆钗任意撩新鬓,明镜从他别画眉。
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
第一百五十九卷

与皇甫庶子同游城东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闲游何必多徒侣,相劝时时举一杯。
博望苑中无职役,建春门外足池台。
绿油剪叶蒲新长,红蜡黏枝杏欲开。
白马朱衣两宫相,可怜天气出城来。

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腊后冰生覆湓水,夜来云暗失庐山。
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
此地二年留我住,今朝一酌送君还。
相看渐老无过醉,聚散穷通总是闲。

忆微之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与君何日出屯蒙,鱼恋江湖鸟厌笼。
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
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
又被新年劝相忆,柳条黄软欲春风。

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

作者:沈佺期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行乐光辉寒食借,
太平歌舞晚春饶。红妆楼下东回辇,青草洲边南渡桥。
坐见司空扫西第,看君侍从落花朝。

九日五首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
北阙心长恋,西江首独回。茱萸赐朝士,难得一枝来。
旧与苏司业,兼随郑广文。采花香泛泛,坐客醉纷纷。
野树歌还倚,秋砧醒却闻。欢娱两冥漠,西北有孤云。
……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作者:沈佺期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芳郊绿野散春晴,复道离宫烟雾生。杨柳千条花欲绽,
葡萄百丈蔓初萦。林香酒气元相入,鸟啭歌声各自成。
定是风光牵宿醉,来晨复得幸昆明。

寄微之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代简
帝城行乐日纷纷,天畔穷愁我与君。
秦女笑歌春不见,巴猿啼哭夜常闻。
何处琵琶弦似语,谁家呙堕髻如云。
人生多少欢娱事,那独千分无一分。

从幸香山寺应制

作者:沈佺期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南山奕奕通丹禁,北阙峨峨连翠云。
岭上楼台千地起,城中钟鼓四天闻。
旃檀晓阁金舆度,鹦鹉晴林采眊分。
愿以醍醐参圣酒,还将祇苑当秋汾。

江亭玩春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江亭乘晓阅众芳,春妍景丽草树光。
日消石桂绿岚气,风坠木兰红露浆。
水蒲渐展书带叶,山榴半含琴轸房。
何物春风吹不变,愁人依旧鬓苍苍。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作者:宋之问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青门路接凤凰台,素浐宸游龙骑来。涧草自迎香辇合,
岩花应待御筵开。文移北斗成天象,酒递南山作寿杯。
此日侍臣将石去,共欢明主赐金回。

三阳宫侍宴应制得幽字

作者:宋之问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离宫秘苑胜瀛洲,别有仙人洞壑幽。岩边树色含风冷,
石上泉声带雨秋。鸟向歌筵来度曲,云依帐殿结为楼。
微臣昔忝方明御,今日还陪八骏游。
第五十三卷

风雨晚泊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
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
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风头向夜利如刀,赖此温炉软锦袍。
桑落气薰珠翠暖,柘枝声引管弦高。
酒钩送醆推莲子,烛泪粘盘垒蒲萄。
不醉遣侬争散得,门前雪片似鹅毛。

同赵侍御巴陵早春作

作者:张说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江上春来早可观,巧将春物妒馀寒。
水苔共绕留乌石,花鸟争开斗鸭栏。
佩胜芳辰日渐暖,然灯美夜月初圆。
意随北雁云飞去,直待南州蕙草残。

江西裴常侍以优礼见待又蒙赠诗辄叙鄙诚用伸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一从簪笏事金貂,每借温颜放折腰。
长觉身轻离泥滓,忽惊手重捧琼瑶。
马因回顾虽增价,桐遇知音已半焦。
他日秉钧如见念,壮心直气未全销。

送客往夏州

作者:杨凝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怜君此去过居延,古塞黄云共渺然。
沙阔独行寻马迹,路迷遥指戍楼烟。
夜投孤店愁吹笛,朝望行尘避控弦。
闻有故交今从骑,何须著论更言钱。

寄梁淑

作者:戎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代简
长忆江头执别时,论文未有不相思。
雁过经秋无尺素,人来终日见新诗。
心思食檗何由展,家似流萍任所之。
悔学秦人南避地,武陵原上又征师。

暮春感怀

作者:戴叔伦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园何处此登楼。
落花飞絮成春梦,剩水残山异昔游。
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无意彩云收。
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
四十无闻懒慢身,放情丘壑任天真。
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扇外尘。
短策看云松寺晚,疏帘听雨草堂春。
山花水鸟皆知己,百遍相过不厌贫。

反生桃花发因题

作者:温庭筠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疾眼逢春四壁空,夜来山雪破东风。
未知王母千年熟,且共刘郎一笑同。
已落又开横晚翠,似无如有带朝红。
僧虔蜡炬高三尺,莫惜连宵照露丛。

猎骑

作者:薛逢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兵印长封入卫稀,碧空云尽早霜微。
浐川桑落雕初下,渭曲禾收兔正肥。
陌上管弦清似语,草头弓马疾如飞。
岂知万里黄云戍,血迸金疮卧铁衣。

和太原郑中丞登龙兴寺阁

作者:欧阳詹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青窗朱户半天开,极目凝神望几回。
晋国颓墉生草树,皇家瑞气在楼台。
千条水入黄河去,万点山从紫塞来。
独恨侍游违长者,不知高意是谁陪。

山中言事

作者:方干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欹枕亦吟行亦醉,卧吟行醉更何营。
贫来犹有故琴在,老去不过新发生。
山鸟踏枝红果落,家童引钓白鱼惊。
潜夫自有孤云侣,可要王侯知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