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古诗词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闻说征人说,呜呜何处边。
孤城沙塞地,残月雪霜天。
会转胡风急,吹长碛雁连。
应伤汉车骑,名未勒燕然。

中秋十五夜月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噀雪喷霜满碧虚,王孙公子玩相呼。
从来天匠为轮足,自是人心此夜馀。
静入万家危露滴,清埋众象叫鸿孤。
坐来惟觉情无极,何况三湘与五湖。

龙兴观金箓建醮(景龙二年)

作者:王翰 年代:唐代
泰山岩岩兮凌紫氛,中有群仙兮乘白云,
陈金荐璧兮□□□。

柏梁隔句韵诗

作者:李建勋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不喜长亭柳,枝枝拟送君。
惟怜北窗树,树树解留人。
圆缺都如月,东西只似云。
愁看离席散,归盖动行尘。

武德殿朝退望九衢春色

作者:曹松 年代:唐代 体裁:五排
玉殿朝初退,天街一看春。
南山初过雨,北阙净无尘。
夹道夭桃满,连沟御柳新。
苏舒同舜泽,煦妪并尧仁。
佳气浮轩盖,和风袭缙绅。
自兹怜万物,同入发生辰。

夜坐闻雪寄所知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初宵飞霰急,竹树洒干轻。
不是知音者,难教爱此声。
渐凌孤烛白,偏激苦心清。
堪笑同文友,忘眠坐到明。

欲游龙山鹿苑有作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龙山门不远,鹿苑路非遥。
合逐闲身去,何须待客招。
年华残两鬓,筋骨倦长宵。
闻说峰前寺,新修白石桥。

乞金鱼词

作者:崔日用 年代:唐代 体裁:七古
台中鼠子直须谙,信足跳梁上壁龛。倚翻灯脂污张五,
还来啮带报韩三。莫浪语,直王相。大家必若赐金龟,
卖却猫儿相报赏。

颂鲁

作者:苏拯 年代:唐代 体裁:五古
天推鲁仲尼,周游布典坟。
游遍七十国,不令遇一君。
一国如一遇,单车不转轮。
良由至化力,为国不为身。
礼乐行未足,邅回厄于陈。
礼乐今有馀,衮旒当圣人。
伤哉绝粮议,千载误云云。

怀洞庭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忆过巴陵岁,无人问去留。
中宵满湖月,独自在僧楼。
渔父真闲唱,灵均是谩愁。
今来欲长往,谁借木兰舟。

访山叟留题

作者:李中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策杖寻幽客,相携入竹扃。
野云生晚砌,病鹤立秋庭。
茶美睡心爽,琴清尘虑醒。
轮蹄应少到,门巷草青青。

途中见杏花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
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风琴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至境心为造化功,一枝青竹四弦风。
寥寥双耳更深后,如在缑山明月中。

又赐宴自歌

作者:崔日用 年代:唐代 体裁:六古
东馆总是鹓鸾,南台自多杞梓。
日用读书万卷,何忍不蒙学士。
墨制帘下出来,微臣眼看喜死。

道士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花岛相逢满袖云,藉花论道过金巾。
腾腾又入仙山去,只恐是青城丈人。

敕移橘栽

作者:张彪 年代:唐代
南橘北为枳,古来岂虚言。
徙植期不变,阴阳感君恩。
枝条皆宛然,本土封其根。
及时望栽种,万里绕花园。
滋味岂圣心,实以忧黎元。
暂劳致力重,永感贡献烦。
是嗟草木类,禀异于乾坤。
愿为王母桃,千岁奉至尊。

梦中诗

作者:胥偃 年代:唐代 体裁:
昔作树头花,今为冢中骨。

乱中偷路入故乡

作者:裴说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愁看贼火起诸烽,偷得馀程怅望中。
一国半为亡国烬,数城俱作古城空。

野居偶作

作者:贯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
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
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
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春游曲江

作者:喻坦之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误入杏花尘,晴江一看春。
菰蒲虽似越,骨肉且非秦。
曲岸藏翘鹭,垂杨拂跃鳞。
徒怜汀草色,未是醉眠人。

塞上

作者:谭用之 年代:唐代
秋风汉北雁飞天,单骑那堪绕贺兰。碛暗更无岩树影,
地平时有野烧瘢。貂披寒色和衣冷,剑佩胡霜隔匣寒。
早晚横戈似飞尉,拥旄深入异田单。
钵略城边日欲西,游人却忆旧山归。牛羊集水烟黏步,
雕鹗盘空雪满围。猎骑静逢边气薄,戍楼寒对暮烟微。
横行总是男儿事,早晚重来似汉飞。

西墅新居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渐渐见苔青,疏疏遍地生。
闲穿藤屐起,乱踏石阶行。
野鸟啼幽树,名僧笑此情。
残阳竹阴里,老圃打门声。

蔷薇

作者:裴说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一架长条万朵春,嫩红深绿小窠匀。
只应根下千年土,曾葬西川织锦人。

遣歌妓

作者:杨玢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垂老无端用意乖,谁知道侣厌清斋。
如今又采蘼芜去,辜负张君绣靸鞋。

江亭晚望题书斋

作者:陈季卿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立向江亭满目愁,十年前事信悠悠。
田园已逐浮云散,乡里半随逝水流。
川上莫逢诸钓叟,浦边难得旧沙鸥。
不缘齿发未迟暮,吟对远山堪白头。

题潼关普通院门

作者:陈季卿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度关悲失志,万绪乱心机。
下坂马无力,扫门尘满衣。
计谋多不就,心口自相违。
已作羞归计,还胜羞不归。

酬僧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吾师既续惠休才,况值高秋万象开。
吟处远峰横落照,定中黄叶下青苔。
双林不见金兰久,丹楚空翻组绣来。
闻说近郊寒尚绿,登临应待一追陪。

经杜工部坟

作者:裴说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骚人久不出,安得国风清。
拟掘孤坟破,重教大雅生。
皇天高莫问,白酒恨难平。
悒怏寒江上,谁人知此情。

寄远

作者:常浩 年代:唐代 体裁:杂言
年年二月时,十年期别期。春风不知信,轩盖独迟迟。
今日无端卷珠箔,始见庭花复零落。人心一往不复归,
岁月来时未尝错。可怜荧荧玉镜台,尘飞幂幂几时开。
却念容华非昔好,画眉犹自待君来。

离亭前思有寄

作者:李中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酒醒江亭客,缠绵恨别离。
笙歌筵散后,风月夜长时。
耿耿看灯暗,悠悠结梦迟。
若无骚雅分,何计达相思。

夜上隐居寺

作者:唐求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寻师拟学空,空住虎溪东。
千里照山月,一枝惊鹤风。
年如流去水,山似转来蓬。
尽日都无事,安禅石窟中。

赠钟尊师游茅山

作者:李中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筇杖担琴背俗尘,路寻茅岭有谁群。
仙翁物外应相遇,灵药壶中必许分。
香入肌肤花洞酒,冷侵魂梦石床云。
伊予亦有朝修志,异日遨游愿见君。

惜莲花

作者:崔橹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夜风。
留样最嗟无巧笔,护香谁为惜熏笼。
缘停翠棹沈吟看,忍使良波积渐空。
魂断旧溪憔悴态,冷烟残粉楚台东。

戏令狐相

作者:温庭筠 年代:唐代 体裁:
自从元老登庸后,天下诸胡悉带铃。

天竺国胡僧水晶念珠

作者:唐无名氏 年代:唐代 体裁:七古
天竺胡僧踏云立,红精素贯鲛人泣。细影疑随焰火销,
圆光恐滴袈裟湿。夜梵西天千佛声,指轮次第驱寒星。
若非叶下滴秋露,则是井底圆春冰。凄清妙丽应难并,
眼界真如意珠静。碧莲花下独提携,坚洁何如幻泡影。

留诗

作者:叶法善 年代:唐代 体裁:五古
昔在禹余天,还依太上家。忝以掌仙录,去来乘烟霞。
暂下宛利城,渺然思金华。自此非久住,云上登香车。
适向人间世,时复济苍生。度人初行满,辅国亦功成。
但念清微乐,谁忻下界荣。门人好住此,翛然云上征。
退仙时此地,去俗久为荣。今日登云天,归真游上清。
泥丸空示世,腾举不为名。为报学仙者,知余朝玉京。

岳上作

作者:修睦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始好步青苔,蝉声且莫催。
辛勤来到此,容易便言回。
远水月未上,四方云正开。
更堪逢道侣,特地话天台。

霅溪夜宴诗(范相国献境会夜宴诗)

作者:水神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浪阔波澄秋气凉,沈沈水殿夜初长。
自怜休退五湖客,何幸追陪百谷王。
香袅碧云飘几席,觥飞白玉艳椒浆。
酒酣独泛扁舟去,笑入琴高不死乡。

春晚泊船江村

作者:崔橹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芳草青青古渡头,渔家住处暂维舟。
残花半树悄无语,细雨满天风似愁。
家信不来春又晚,客程难尽水空流。
自怜爱失心期约,看取花时更远游。

雨中忆夫

作者:晁采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窗前细雨日啾啾,妾在闺中独自愁。
何事玉郎久离别,忘忧总对岂忘忧。
春风送雨过窗东,忽忆良人在客中。
安得妾身今似雨,也随风去与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