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七律古诗词

梅花

作者:张问陶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回首山林感旧踪,雪花吹影一重重。
记从驿使春前折,又向瑶台月下逢。
对客岂无能舞鹤,赏心还是后凋松。
天人装束天然好,便买胭脂画不浓。

观我四首 生

作者:张问陶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芒芒生面忽重开,堕地先号事可哀。
瞥眼韶华因梦远,累心缘影为谁来。
名沉青史终无色,祸起红尘定有胎。
白业丹元修补急,万牛身重首空回。

烟雨楼用韩子祁诗韵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春云欲泮旋濛濛,百顷南沏一棹通。
回望还迷堤柳绿,到来才辨榭梅红。
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
欲倩李牟携铁笛,月明度曲水晶宫。

塞上山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层峰高矗觉天低,蔚绿萦丹霁景(雨夷)。
树列周崖成鹿柴,花披乱锦点霜蹊。
经时几欲忘龙塞,佳处还教迟马蹄。
自古诗人多未到,独留生面待谁题。

中元观河灯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太液澄波镜面平,无边佳景此宵生。
满湖星斗涵秋冷,万朵金莲彻夜明。
逐浪惊鸥光影眩,随风贴苇往来轻。
泛舟何用烧银烛,上下花房映月荣。

阅古楼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宝笈三希萃法珍,好公天下寿贞珉。
楼飞四面开屏障,神聚千秋作主宾。
不杂嬴刘夸博广,略存魏晋要精真。
游丝灯影参元契,大块文章沆瀣津。

大桥墓下

作者:范当世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草草征夫往月归,今来墓下一沾衣。百年土穴何须共,三载秋坟且汝违。树木有生还自长,草根无泪不能肥。泱泱河水东城暮,伫与何人守落晖?

过泰山下

作者:范当世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生长海门狎江水,腹中泰岱亦峥嵘。
空馀揽辔雄心在,复此当前黛色横。
蜿蜒痴龙怀宝睡,蹒跚病马踏砂行。
嗟余即逝天高处,开阖云雷傥未惊。

华严顶

作者:刘光第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闻说金刚台外地,夜灯浮上独兹峰。
老猿抱子求僧饭,闲客看人打佛钟。
下界云霞招杖屦,夕阳红翠动杉松。
风吹铎语天中落,似惜尘凡去兴浓。

冬至斋居偶阅旧稿志怀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静听迢迢宫漏长,斋居暂屏万机忙。
那无诗句娱清景,恰有梅梢送冷香。
案积陈编闲检点,志期旧学重商量。
灰飞子夜调元律,又喜天心复一阳。

送牧堂上人游五台

作者:孔尚任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层崖翠接尉蓝天,百太清风待皎然。
古雪难消山北面,春莺懒到寺东边。
经色渡水何妨湿,衲袖穿花更觉鲜。
不比人间行路苦,离情也废一宵眼。

清凉山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雪蹊历历度桥踪,白玉层梯认碧松。
春月景殊秋月景,下方钟和上方钟。
得教触目清裁别,间复翘心□韵重。
只有清凉无改度,迎人翠掩五云峰。

梅花

作者:张问陶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花中资格本迟迟,铁石心肠淡可知。
此世何人能领略,为君终夜费相思。
看来风雪无多日,香到园林第几枝。
自是不开开便好,清高从未合时宜。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作者:顾梦游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怀古兼吊侯朝宗

作者:吴伟业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河洛风尘万里昏,百年心事向夷门。
气倾市侠收奇用,策动宫娥报旧恩。
多见摄衣称上客,几人刎颈送王孙。
死生终负侯赢诺,欲滴椒浆泪满樽。

赋得秋柳

作者:顾炎武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
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
老去桓公重出塞,罢官陶令乍归家。
先皇玉座灵和殿,泪洒西风日又斜。

登泰州城楼

作者:蒋春霖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四野霜晴海气收,高城啸侣共登楼。
旌旗杂沓连三郡,锁钥矜严重一州。
西望云山成间阻,南飞鸟鹊尚淹留。
海陵自古雄争地,烟树苍苍起暮愁。

赐沈德潜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水碧山明吴下春,三年契阔喜相亲。
玉皇案吏今烟客,天子门生更故人。
别后诗裁经细检.当前民瘼听频陈。
老来底越精神健,劫外胎禽雪里筠。

经岳武穆祠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翠柏红垣见葆祠,羔豚命祭复过之。
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
道济长城谁自坏?临安一木本犹支。
故乡俎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

初入黔境土人皆居悬岩峭壁间缘梯上下与猿猱

作者:查慎行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

内人生日

作者:吴嘉纪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潦倒邱园二十秋,亲炊葵藿慰余愁。
绝无暇日临青镜,频过凶年到白头。
海气荒凉门有燕,溪光摇荡屋如舟。
不能沽酒持相祝,依旧归来向尔谋。

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

作者:顾炎武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重寻荒径一冲泥,谷口墙东路不迷。
万里河山人落落,三秦兵甲雨凄凄。
松阴旧翠长浮院,菊芯初黄欲照畦。
自笑漂萍垂老客,独骑羸马上关西。

度仙霞关题天雨庵壁

作者:查慎行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虎啸猿啼万壑哀,北风吹雨过山来。
人从井底盘旋上,天向关门豁达开。
地险昔曾当剧贼,时平谁敢说雄才?
煎茶好领闲僧意,知是芒鞋到几回!

扈驾西山

作者:纳兰性德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凤翥龙蟠势作环,浮青不断太行山。
九重殿阁葱茏里,一气风云吐纳间。
熊虎自当驰道伏,蛟螭长棒御书闲。
黄图此日论形胜,惭愧频叨侍从班。

汤泉应制

作者:纳兰性德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鱼鳞雁齿镜中开,溅沫为霖遍九垓。
不用劫灰求仿佛,便从天汉象昭回。
桑坛法驾乘春转,鹤禁仙镳问寝来。
遥祝海隅同帝泽,年年长听属车雷。

扈跸霸州

作者:纳兰性德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霸山重镇奠神京,鸾辂春游淑景明。
万呱银涛冲古岸,四围玉甃护严城。
花乘暖日迎来骑,柳带新膏绾去旌。
八寨雄图今更固,行随赏乐胜蓬瀛。

笑题明月池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盘转山腰至山寺,苍松怪石清绝伦。
寺额明月池三字,寻胜笑昔题非真。
一泓椀大隐石罅,日间那乃瞻水轮。
设云无乃孤名也,却是刻舟求剑人。

清凉纪游:入山

作者:雍正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清凉境界梵王宫,碧染芙蓉耸昊穹。
万古云封五顶寺,千株松纳四时风。
盘迥鸟道珠幡里,缭绕炉烟画障中。
石立俨然如接引,疑逢青髻化身童。

吴门春仲送李生还长安

作者:钱谦益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阑风伏雨暗江城,扶病将愁起送行。
烟月扬州如梦寐,江山建业又清明。
夜乌啼断门前柳,春鸟衔残花外樱。
尊酒前期君莫忘,药囊我欲傍余生。

渡江

作者:谈迁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
击揖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
龙天浩劫馀弧塔,海岳书生别旧庵。
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云中至日

作者:朱彝尊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去岁山川缙云岭,今年雨雪白登台。
可怜日至长为客,何意天涯数举杯!
城晚角声通雁塞,关寒马色上龙堆。
故园望断江村里,愁说梅花细细开。

度大庾岭

作者:朱彝尊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梅花

作者:张问陶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香雪濛濛月影团,抱琴深夜向谁弹。
闲中立品无人觉,淡处逢时自古难。
到死还能留气韵,有情何忍笑酸寒。
天生不合寻常格,莫与春花一例看。

梅花

作者:张问陶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野鹤闲云寄此生,暗香真到十分清。
转怜桃李无颜色,独抱冰霜有性情。
赠我诗难应束手,笑他人俗也知名。
开迟才觉春风暖,先听流莺第一声。

梅花

作者:张问陶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腊尾春头放几枝,风霜雨露总无私。
美人遗世应如此,明月前身未可知。
照影别开清净相,传神难得性灵诗。
万花何苦争先后,独自能香亦有时。

送祖心还岭南

作者:顾梦游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一春风雨愁中去,春去还添送别愁。
心事两年同下泪,莺声旧日独凭楼。
舟车已断寻前路,城郭重归失旧游。
只恐经台也荒草,吾庐何不且淹留。

清流关

作者:钱载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广宁门外二千程,齐鲁河淮坦迤行。
突据冈峦高垒险,全收吴楚大江横。
南唐入宋沿州堞,西日回风度使旌。
老我重题秣陵柳,不知犹似昔年情!

明妃

作者:吴雯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同。
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
环佩几曾归夜月,琵琶唯许托宾鸿。
天心特为留青冢,春草年年似汉宫。

二月十四日喜而有作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止戈为武信其然,我泽如春经略宣。
共喜捷音来玉阙,何殊俘虏自金川。
番酋路左心倾服,军士行间气倍鲜。
单骑汾阳休比拟,都因忠赤格穹天。

响屧廊

作者:乾隆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夹径多长松,度松渐豁敞。
伊昔构曲廊,夷光留屧响。
屧响久不闻,春烟蒙蔓莽。
小草设有知,云见人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