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古诗词

咏马贵阳画册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代 体裁:望海潮
极北龙归,江东马渡,君臣建业偏安。天上无愁,宫中有庆,声声玉树金莲。点缀太平年。更尚书艳曲,丞相蛮笺。月夕花朝,那知王濬下楼船。华清月照栏杆,怅多时粉本,流落人间。可惜当初,丹青妙手,如何不画凌烟?风景极凄然。写一行衰柳,几处哀蝉。展卷沉吟,昏鸦蔓草故宫前。

汴京怀古(广武山)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代 体裁:满江红
汜水敖仓,是楚汉、挥戈边界。想昔日、名姬骏马,英雄梗概。荥泽波痕寒叠雪,成皋山色愁凝黛。叹从来竖子易成名,近安在?俎上肉,何无赖;鸿门斗,真难耐。算野花断镞,几更年代。秦鹿岂为刘季死,楚猴甘受周苛卖。笑纷纷青史论都讹,因成败。

秣陵怀古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代 体裁:凤凰台上忆
红板桥头,锦衣仓北,金陵从古皇州。
记离宫墙外,年少曾游。
忽听九重仙乐,东风细细度龙楼。
依稀认,宁王玉笛,贺老箜篌。
悠悠,南朝风景,看几遍桃红,白了人头。
算刘郎易老,嬴女难留。
三十六宫何在?斜阳外、隐隐离愁。
伤心极,后湖菱蔓,一片渔舟。

夏五月大雨,南亩半成泽国,而梁溪人尚有画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代 体裁:水调歌头
翠釜一朝裂,铜狄尽流铅。江南五月天漏,炼石补仍穿。骤若淫龙喷沫,狂比长鲸跋浪,庐舍没长川。菱蔓绕床下,钓艇系门前。今何日,民已困,况无年。家家秧马闲坐,虚井断炊烟。何处玉箫金管,犹唱雨丝风片,烟水泊游船。此曲纵娇好,听者似啼猿。

送邵兰雪归吴门仍用前韵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代 体裁:贺新郎
易水严装发。休回首、故人别酒,帝城高阙。九曲黄河迎马首,淼淼龙宫堆雪。说不尽、天涯明月。君去故侯瓜可种,向西风、莫短冲冠发。人世事,总毫末。长州鹿走苏台折。叹年少、当歌不醉,此非俊物。试到吴东门下问,可有吹箫人杰?有亦被、怒潮磨灭。来夜天街无酒伴,怕离鸿、叫得枫成血。亦归耳,住何益。

野望

作者:吴伟业 年代:清代 体裁:五律
京江流自急,客思竟何依。
白骨新开垒,青山几何围。
危楼帆雨过,孤塔阵云归。
日暮悲笳起,寒鸦漠漠飞。

戏题仕女图

作者:吴伟业 年代:清代 体裁:七绝
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戏题仕女图

作者:吴伟业 年代:清代 体裁:七绝
玉关秋尽雁连天,碛里明驼路几千!夜半李陵台上月,可能还似汉宫圆?

青玉峡

作者:王士祯 年代:清代
庐南万古峡,常有野云封。
朝来雷雨过,白日下飞龙。

怀古兼吊侯朝宗

作者:吴伟业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河洛风尘万里昏,百年心事向夷门。
气倾市侠收奇用,策动宫娥报旧恩。
多见摄衣称上客,几人刎颈送王孙。
死生终负侯赢诺,欲滴椒浆泪满樽。

临顿儿

作者:吴伟业 年代:清代 体裁:五古
临顿谁家儿?生小矜白皙。
阿爷负官钱,弃置何仓卒!
贻我适谁家,朱门临广陌。
嘱侬且好住,跳弄无知识。
独怪临去时,摩首如怜惜。
三年教歌舞,万里离亲戚。
绝技逢侯王,宠异施恩泽。
高堂红氍毹,华灯布瑶席。
授以紫檀槽,吹以白玉笛。
文锦缝我衣,珍珠装我额。
瑟瑟珊瑚枝,曲罢恣狼藉。
我本贫家子,邂逅道抛掷。
……

生查子·旅思

作者:吴伟业 年代:清代 体裁:
一尺过江山,万点长淮树。
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去。
六月北风寒,落叶无朝暮。
度樾与穿云,林黑行人顾。

赋得秋柳

作者:顾炎武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
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
老去桓公重出塞,罢官陶令乍归家。
先皇玉座灵和殿,泪洒西风日又斜。

菩萨蛮

作者:顾贞观 年代:清代 体裁:
山城夜半催金柝,酒醒孤馆灯花落。窗白一声鸡,枕函闻马嘶。 
门前乌桕树,霜月迷行处。遥忆独眠人,早寒惊梦频。

望匡庐不可见

作者:赵执信 年代:清代
香炉烟散半湖云,舟入荷陂水又分。
却羡沙头双白鹭,潜随明月过匡君。

解佩令·自题词集

作者:朱彝尊 年代:清代 体裁: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
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
几曾围、燕钗蝉鬓?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
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
料封侯、白头无分!

霜天晓角·晚次东阿

作者:朱彝尊 年代:清代 体裁:
鞭影匆匆,又铜城驿东。过雨碧罗天净,才八月,响初鸿。
微风何寺钟?夕曛岚翠重。十里鱼山断处,留一抹、枣林红。

忆少年

作者:朱彝尊 年代:清代 体裁: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
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哭王处士翃

作者:朱彝尊 年代:清代 体裁:五律
相送悲长别,还家惨独行。
流连简书札,次第念交情。
自有箧中作,何难身后名!
泉台应快意,未必似平生。

来青轩

作者:朱彝尊 年代:清代 体裁:七绝
天书稠叠此山亭,往事犹传翠辇经。
莫倚危栏频北望,十三陵树几曾青?

寒柳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代 体裁:临江仙
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并无黄叶伴飘飘。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
云压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烧。好留蛮样到春宵。三眠明岁事,重斗小楼腰。

感旧和柳屯田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代 体裁:少年游
奉诚园内小斜桥,曾记近花朝。
簸钱庭院,筑球天气,春草绿裙腰。
而今不道心情换,漂泊随江皋。
眼底人疏,心头事满,斜凭木兰桡。

同友人过野寺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代 体裁:好事近
春水碧于天,还与晴山赊翠。历历几家烟店,缀山边水次。莺声唤我过溪桥,扑帽暖香坠。风弄杏花低处,露前村野寺。

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读纬云弟京邸春词,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代 体裁:采桑子
杜陵诸弟飘零甚,几阵离鸿。
捩影长空,燕市(谓三弟纬云)梁园(谓四弟子万)类转篷。
后湖一雁尤酸楚,竟逐晨风。
一去无踪,雨打夭桃坠冷红(悼半雪弟)。

偶忆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代 体裁:喝火令
架上红鹦鹉,帘边玉辟邪。兜娘懒上卓金车。倭堕一窝浓绿未成鸦。娆我春吹笛,邀人夜斗茶。而今庭院隔天涯。记得沿街一树粉梨花,记得花阴微露几扇绿窗纱。

春夜听客弹琵琶,作《隋唐评话》。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代 体裁:鹊踏花翻
雨滴梅梢,雪消蕙叶,入春难得今宵暇。倩他银甲凄清,铁拨纵横,声声迸碎鸳鸯瓦。依稀长乐夜乌啼,分明湓浦邻船话。腕下,多少孤城战马,一时都作哀湍泻。今日黑闼营空,尉迟杯冷,落叶浮清灞。百年青史不胜愁,两行银烛空如画。

秋雨过红板桥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代 体裁:减字木兰花
当年此地,消魂人忆消魂事。
妙舞清歌,不是柔奴定泰奴。
西风古道,二十年来人渐老。
漠漠迢迢,秋雨重经红板桥。

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读纬云弟京邸春词,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代 体裁:采桑子
早年丧乱曾尝过,复壁为佣。
城旦为舂,儿女宵啼贼火红。
回头三十年前事,笺恳天公。
衰鬓如蓬,莫遣咸阳又举烽。

浪淘沙

作者:蒋春霖 年代:清代 体裁:
云气压虚栏,青失遥山,雨丝风絮一番番。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 
华发已无端,何况花残?飞来蝴蝶又成团。明日朱楼人睡起,莫卷帘看。

奉赠蘧庵先生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代 体裁:贺新郎
识得词仙否?起从前、欧苏辛陆,为先生寿。不是花颠和酒恼,豪气轩然独有。要老笔、万花齐绣。掷碎琵琶今破面,好香词污汝诸伶手。笑余子,徒雕镂。秦宫汉殿描难就。矗中原、怒涛似箭,断崖如臼。我有铜人千行泪,扑地狮儿腾吼。声撼落、橘中棋叟。鹤发鸡皮人莫笑,忆华年、曾奉西宫帚。家本住,金台口。

道情

作者:郑燮 年代:清代
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钟。兔葵燕麦闲斋供。山门破落无关锁,斜日苍黄有乱松。秋星闪烁颓垣缝。黑漆漆蒲团打坐,夜烧茶炉火通红。

安庆客舍

作者:黄景仁 年代:清代
月斜东壁影虚龛,枕簟清秋梦正酣。
一样梦醒听络纬,今宵江北昨江南。

登泰州城楼

作者:蒋春霖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四野霜晴海气收,高城啸侣共登楼。
旌旗杂沓连三郡,锁钥矜严重一州。
西望云山成间阻,南飞鸟鹊尚淹留。
海陵自古雄争地,烟树苍苍起暮愁。

水调歌头

作者:张惠言 年代:清代 体裁: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椎有月钩斜。
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
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阮郎归 吴门寄家书

作者:项鸿祚 年代:清代 体裁:
阖闾城下漏声残,别愁千万端。
蜀笺书字报平安,烛花和泪弹。
无一语,只加餐,病时须自宽。
早梅庭院夜深寒,月中休倚阑。

相见欢

作者:张惠言 年代:清代 体裁: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点绛唇 十月二日马上作

作者:龚自珍 年代:清代 体裁: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
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
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

水调歌头

作者:张惠言 年代:清代 体裁:
疏帘卷春晓,胡蝶忽飞来。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
肠断江南春思,黏着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
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一尊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怀?
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但莫凭栏久,重露湿苍苔。

生查子 旅夜

作者:彭孙遹 年代:清代 体裁:
薄醉不成乡,转觉春寒重。
枕席有谁同?夜夜和愁共。
梦好恰如真,事往翻如梦。
起立悄无言,残月生西弄。

谒金门 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作者:厉鹗 年代:清代 体裁: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