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古诗词

失题四首

作者:曾国藩 年代:清代
金堤旧溃高家堰,复道今年盛昔年。
自古尘沙同浩劫,斯民涂炭岂前缘?沉江欲祷王尊壁,击揖谁挥祖逖鞭?大厦正须梁栋拄,先生何事赋归田?

何明瑞先生筵上作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代 体裁:满江红
阳羡书生,年少日、剧于骏马。
公一顾、风鬃雾鬣,尽居其下。
两院黄骢佳子弟,三条丝竹乔声价。
恰思量已是廿年前,凄凉话。
铁笛叫,南徐夜;玉山倒,西窗下。
且椿蒲六博,弹筝行炙。
被酒我思张子布,临江不见甘兴霸。
只春潮溅雪白人头,堪悲诧!

直溪吏

作者:吴伟业 年代:清代 体裁:五古
直溪虽乡村,故是尚书里。
短棹经其门,叫声忽盈耳。
一翁被束缚,苦辞橐如洗。
吏指所居堂,即贫谁信尔。
呼人好作计,缓且受鞭垂。
穿漏四五间,中已无窗几。
屋梁记日月,仰视殊自耻。
昔也三年成,今也一朝毁。
贻我风雨愁,饱汝歌呼喜。
官逋依旧在,府帖重追起。
旁人共唏嘘,感叹良有以。
东家瓦渐稀,西舍墙半圯。
……

腊八日夜直

作者:曾国藩 年代:清代
翻从官宿得闲时,仙掖深深昼掩帷。
静向古人书易入,寒偏今日酒堪持。
浓饘说献宫中佛,晴雪看分禁里墀。
日暮武英门外望,并阑冰合柳枯垂。

荆南词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代 体裁:蝶恋花
四月荆南桑柘美。
泥就蚕房,雪净无尘滓。
红帖糊门多禁忌,家家阿妇劳纤指。
笑语小姑应夜起,好事今冬,早把衣裳备。
推却缫车佯不理,小姑为恼前言戏。

秋怀诗五首

作者:曾国藩 年代:清代
吾友刘孟容,遗我两好书。三年不报答,幽怨今何如?深山间大宝,光气塞州间。樊英履坛席,名业箕斗虚。补天倘无术,不如且荷锄。

江村夏咏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代 体裁:满江红
野水濛濛,掩映处、烟扉三两。羡门外、黄云罢亚,麦场如掌。叱叱村头驱犊返,渳渳江口叉鱼往。喜田园四月不曾闲,人劳攘。嫩晴后,桑阴敞;老屋下,田歌漾。更芋区新灌,鹅群初放。婆饼焦啼秧马活,社公雨过缫车响。笑吴侬原住五湖边,曾呼长。

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读纬云弟京邸春词,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代 体裁:采桑子
今年明月无情甚,偏向江东。
只照军容,不放银花万树红。
凤城飞下征南骑,一片刀弓。
铁甲呼风,愁煞思乡沈侍中。

秋怀诗五首

作者:曾国藩 年代:清代
大叶下如雨,西风吹我衣。
天地气一肃,回头万事非。
虚舟无抵件,恩怨召杀机。
年年绊物累,俯仰邻诟讥。
终然学黄鹤,浩荡沧溟飞。

雨中重过钓台

作者:张养重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再访先生欲见难,空江风雨逼人寒。
白云中断千峰树,碧涨新添七里滩。
只有阴晴随箬笠,从无兴废到渔竿。
回头前日登临地,烟满双台何处看。

游高阳里

作者:阎尔梅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四野红霜牧笛愁,悲风蹈厉卷河流。
高阳里在无人醉,广武坟凋几树秋。
作客长眠芦絮榻,寻僧闲坐菊花楼。
田家不解神何氏,操一豚蹄祝满篝。

读白耷山人诗

作者:查慎行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人谓狂生本不狂,漆身吞炭事何常?乱余宾客搜亡命,赦后英雄耻故乡。宝剑尘封三尺水,麻鞵寒踏九州霜。随身一掬澜翻泪,不哭穷途哭战场。

次韵答黄鸣六见怀

作者:吴嘉纪 年代:清代 体裁:七绝
乾坤何处可题诗?画里江山雨洗时。
水起峰低人不见,云生树冷鹤先知。

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

作者:李渔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江风五月尚飕飕,疑是生寒应麦秋。
暑雨不多难望岁,密云虽布转增忧。
四方丰歉觇三楚,两载饥寒遍九州。
民命久悬仓廪绝,问天何事苦为仇?

阅常山志感赋

作者:许楚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万户凋伤战伐余,登丰旧里尽丘墟。浮空石烂思遗履,清献岩深蹇著书。瘦马半飧邻县草,哀鸿常拥令君车。灵符纵革南山虎,泽竭谁援泣釜鱼?

周公谨砚

作者:黄宗羲 年代:清代 体裁:七绝
剩水残山字句饶,剡源仁近共推敲。
砚中斑驳遗民泪,井底千年恨未销。

卧病旬日未已,闲书所感

作者:黄宗羲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此地那堪再度年?此身惭傀在灯前。
梦中失哭儿呼我,天末招魂鸟降筵。
好友多从忠节传,人情不尽绝交篇。
于今屈指几回死,未死犹然被病眠。

瞿塘峡

作者:张问陶 年代:清代
峡雨濛濛竟日闲,扁舟真落画图间。
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

三折岭望黄山

作者:董法海 年代:清代
回头三折望黄山,客路匆匆山自闲。
寄语芙蓉峰六六,相思都在白云间。

黄海杂兴

作者:余鸿 年代:清代
浮云变幻岂无心,闲看云飞酒自斟。
双壁如门霞是障,群峰拔地笋成林。
雪依片石留鸿爪,台峙层峦理素琴。
钟子难逢谁识我,高山流水慕知音。

壮别

作者:梁启超 年代:清代
赫赫皇华记,凄凄去国吟。
出匡恩未报,赠缟爱何深。
重话艰难业,商量得失林。
只身浮海志,使我忆松阴。

庐山

作者:梁鼎芬 年代:清代
我生久行役,入山苦不早。
身带灵宝符,鸡犬自牵抱。
清风散阴气,晶出安能褥。
五老如故人,依稀梦中道。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感怀诗

作者:黄遵宪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狼慌遗种等高车,万族相从到尾间。
魑魅入林逢不若,蛤蟆吞月鉴方诸。
昔闻靺鞨歌西乐,今见佉卢制左书。
始受—廛濠镜地,有明师早漏多鱼。

弹铗歌

作者:魏耕 年代:清代
我生岂无命,何为使我漂流天南海北陬,
日与腐儒小子论诗书,唇干口燥不得休。
谁言人生直如矢,苍苍反复曲如钩。
不见城中达官骑大马,杀人多者居上头。
会须觅取百个钱,日醉洞庭岳阳之酒楼。
俯观波涛千里横击,销我千古万古之忧愁。

游天池

作者:沈德潜 年代:清代
山灵招我深,轻策上层阪。巅顶涵清池,坎艮象成蹇。水寒鱼不生,穴黝龙疑偃。想当融结初,天匠费镌铲。鉴影须眉寒,洗心烦郁遣。沿缘把垂藤,趺坐藉苍藓。是时暮樵还,风送歌声远。云游萝径湿。烟动僧愁饭。聊追谢监游,讵同阮公返。不见青莲花,羽化空遥缅。

三叠泉

作者:魏源 年代:清代
渴虹倒吸西江水,万丈老龙飞不起。
三奋三坠下无底,喷为雨雹风霆诡。
一练三帘万玉珠,奋迅奔腾十数里。
水石昼夜万 訇,双崖铁立殷空  。
日月万古照不到,一峡终年烟雾里。
数尺短松千尺苔,山深六月寒苍 。
不知何人暗相报,遂令闯破混沌死。
至今山灵怒游客,百步飞霖射衣履。
山非山,水非水,仙非仙,鬼非鬼,回头洞口云扃矣,千秋万岁何时启?

客有教予谨言者,口占谢之

作者:方文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野老生来不媚人,况逢世变益嶙峋。
诗中愤懑妻常戒,酒后颠狂客每嗔。
自分余年随运尽,却无奇祸赖家贫。
从今卜筑深山里,朝夕渔樵一任真。

三月十九日作

作者:方文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野老难忘故国恩,年年恸哭向江门。
南徐郭外三停棹,北固山头独怆魂。
流水滔滔何日返,遗民落落几人存。
钱生未死重相见,双袖龙钟尽血痕。

哭文与也

作者:冷士嵋 年代:清代 体裁:七绝
人没琴亡竹坞东,到来不与旧时同。
白云秋石荒凉尽,空对寒山落木中。

三月十九日作

作者:方文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年年今日强登高,独立南峰北向号。
漫野玄云天色晦,美人黄土我心劳。
虚疑杨柳牵愁绪,不忍沧浪鉴鬓毛。
前辈有谁同此恨,雪庵和尚读离骚。

都下竹枝词

作者:方文 年代:清代
东戍榆关西渡河,今人不及古人多。
风吹草低牛羊见,更有谁能敕勒歌。

南柯子

作者:毛奇龄 年代:清代
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相逢风雪满淮西。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长安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江村

作者:黄景仁 年代:清代
江水绕孤村,芳菲在何处?春从啼鸟来,啼是春归去。

杏帘在望

作者:曹雪芹 年代:清代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咏白海棠

作者:曹雪芹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类别:静物
珍重芳姿昼掩门,
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
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
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
不语婷婷日又昏。

除夕感怀

作者:谭嗣同 年代:清代
内顾何曾足肝胆,论交晚乃得髯翁。
不观器识才终隐,即较文词势已雄。
逃酒人随霜阵北,谈兵心逐海潮东。
飞光自抚将三十,山简生来忧患中。

似曾诗

作者:谭嗣同 年代:清代
死生流转不相值,天地翻时忽一逢。
且喜无情成解脱,欲追前事已冥蒙。
桐花院落乌头白,芳草汀洲雁泪红。
隔世金环弹指过,结空为色又俄空。

除夕感怀

作者:谭嗣同 年代:清代
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
自向冰天炼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
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胜此时。
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菩萨蛮

作者:纳兰性德 年代:清代 体裁:
晶帘一片伤心白
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
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
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
如何泪欲流

菩萨蛮

作者:纳兰性德 年代:清代 体裁:
催花未歇花奴鼓,
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余觞,
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欲别,
空胜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
凄清照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