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七律古诗词

次答王敬助

作者:王冕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束书归住水南村,且把犁锄教子孙。垒石旋成蒸药灶,插篱将就种瓜园。谈挥麈尾风生座,醉倒垆头月满轩。富贵功名只如此,何须多梦过侯门?

遇昭瑞宫次韵 其二

作者:王冕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金屋无人玉殿开,青蒲埋没遍莓苔。
旧愁隐隐随烟浪,新恨绵绵入草莱。
红叶已随流水去,黄门空忆看华来。
东南富贵消磨尽,留得荒村古将台。

湖上书所见

作者:王冕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东南富贵是神仙,日日西湖坐画船。
绣帽拥云笼翠羽,紫牙宣响出红莲。
香风宛转珠帘动,纤手亲传玉鲙鲜。
最是好情消不得,醉挪花片撒金钱。

题王有恒山房

作者:王冕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人世红尘涨碧空,薜窗萝几自清风。
朝来爽气归书润,夜静青云入梦浓。
壁上枯桐忘岁月,床头老剑识英雄。
丈夫要看好山色,不是关中即洛中。

楼观

作者:王冕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楼观重重锦绣扶,东湖风景即蓬壶。
海云入树青山小,野水滔天白鸟孤。
学士借来船似屋,书生归去画成图。
老夫一见何潇洒,凉雨满堤生绿蒲。

白沟

作者:刘因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春日野步书田家

作者:宋无名氏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翳日桤阴翠幄遮,葑围高下弈枰斜。
陂塘几曲深浅水,桃李一溪红白花。
赭尾自跳鱼放子,绿头相并鸭眠沙。
春郊景物堪图写,输与烟樵雨牧家。

上岩寺访一公

作者:黄溍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晓色微茫尚带星,修蹊荦确断人行。
独支瘦竹身犹健,高入重云地忽平。
落月正当山缺处,细泉频作雨来声。
上方灯火青林曲,隐隐疏钟一再鸣。

风泾舟中

作者:贡师泰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白发飘萧寄短蓬,春深杯酒忆曾同。落花洲渚鸥迎雨,芳草池塘燕避风。烽火此时连海上,音书何日到山中?故人别后遥相望,夜夜空随斗柄东。

东林隐所寄陆征士

作者:倪瓒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寝扉桃李昼阴阴,耕凿居人有远心。
一夜池塘春草绿,孤村风雨落花深。
不嗔野老群争席,时有游鱼出听琴。
白发多情陆征士,松间石上续幽吟。

龙潭山

作者:黄溍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二月清江照眼明,避风舟楫满回汀。
断云挟雨时时黑,密叶藏花树树青。
习隐未成陶令赋,行歌聊共屈原醒。
碧潭光景无消息,坐看鱼儿点翠萍。

送宜黄刘县尹

作者:陈旅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宝剑妆成即远游,郎心何似妾心忧。
茜裙香湿芙蓉雨,翠袖凉生薜荔秋。
江北长愁宁滞酒,周南多病莫登楼。
海门潮落江瑶美,能把千金买越舟。

郡城晚望览临武台故基

作者:张翥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全晋山川气象开,满城烟树拥楼台。
土风旧有尧时俗,人物今无楚国材。
千嶂晚云原上合,两河秋色雁边来。
昔时胜赏空陈迹,落日登临画角哀。

题黄隐居秋江钓月图

作者:范梈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旧识先生隐者流,偶因图画想沧洲。
断云满路碧窗晚,明月何年青嶂秋。
世故风尘双短屐,生涯天地一扁舟。
何由白石空矶畔,招得人间万户侯。

奉和奥屯都事秋怀

作者:马祖常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灵河七夕巧云稠,坠露声清夜得秋。
月冷桂花飘左界,山寒荔子落东瓯。
人怜纨缟裁衣袂,谁借蒲葵剪扇头。
竹影近窗砧杵急,梦随南客问行舟。

题玉山草堂

作者:陈基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隐居家住玉山阿,新制茅堂接薜萝。悲翠飞来春雨歇,麝香眠处落花多。《竹枝》已听巴人调,桂树仍闻楚客歌。明日扁舟入青浦,不堪离思隔沧波。

赠沈生还江州

作者:张昱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乡心正尔怯高楼,况复楼中赋远游。
客里登临俱是感,人间送别不宜秋。
风前落叶随车满,日下浮云共水流。
知汝琵琶亭畔去,白头司马忆江州。

送丁道士还丰陵

作者:张昱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丁令还家骨已仙,更无城郭有山川。
未添白发三千丈,又见铜驼五百年。
荒草茫茫连故国,孤云冉冉下寥天。
澧兰歌送潺湲水,极望涔阳思惘然。

湖楼

作者:张昱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楼前芳草碧盈盈,付与幽禽自在鸣。
堤上马驮红粉过,湖中人载画船行。
日长燕子语偏好,风暖杨花体又轻。
何限才情被花恼,独教书记得狂名。

寄卫叔刚

作者:杨维桢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二月春光如酒浓,好怀每与故人同。
杏花城郭青旗雨,燕子楼台玉笛风。
锦帐将军烽火外,凤池仙客碧云中。
凭谁解释春风恨?只有江南盛小丛。

送东流叶县尹

作者:贡师泰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江流东下县南迁,一簇人烟野岸边。
荻笋洲青鸥鸟狎,杨花浪白鲚鱼鲜。
印来聚吏排衙鼓,社到随民出俸钱。
应是绣衣行部处,拦街齐颂长宫贤。

无题效商隐体四首

作者:杨维桢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当轩队子立红靴,龟甲屏凤拥绛纱。
公子银瓶分汗酒,佳人金胜剪春花。
曲调青凤歌声转,觥进黄鹅舞势斜。
五十男儿头未白,临流洗马走红沙。

寄刘继先

作者:元好问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清霜茅屋耿无眠,坐忆分携一慨然。
楚客登临动归兴,谢公哀乐感中年。
凄凉古驿人烟外,迤逦荒山雪意边。
千树春风水杨柳,待君同系晋溪船。

出都

作者:元好问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汉宫曾动伯鸾歌,事去英雄可奈何!但见觚棱上金爵,岂知荆棘卧铜驼?神仙不到秋风客,富贵空悲春梦婆。
行过芦沟重回首,凤城平日五云多。

题渔家壁

作者:郯韶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漫郎家住黄泗浦,闲看飞花坐北窗。
渡口青山高似屋,门前潮水直通江。
垂杨系艇已千尺,春鲤上盘才一双。
野老相过无一事,白头喜对酒盈缸。

田家杂兴二首

作者:方夔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两两苍髯笑杖藜,蒨裙儿女隔笆篱。
斜阳鸦噪烧钱社,细雨牛眠放牧陂。
酒熟十千沽玉瀣,面香三丈卷银丝。
客来偶及兴亡事,说与衰翁也自知。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作者:元淮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过沙沟店

作者:王惲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高柳长途送客吟,暗惊时序变鸣禽。
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
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
摇鞭喜入肥城界,桑柘阴浓麦浪深。

晚眺

作者:方夔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依稀风景小羌村,不欠东屯稻菽园。
阿魏捣香风送响,雕胡擘玉水开痕。
招邀紫翠山当座,标拨红黄菊上盆。
世上去来俱是客,随风吹送梦归魂。

越州道中

作者:熊鉌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野田秋溜正潺潺,新翠乔林绕舍环。
淡日凝烟横别浦,斜风吹雨过前山。
柴扉初放牛羊出,渔艇方携蟹蛤还。
自笑平生爱游览,天教长在水云间。

次韵端文和鲜于伯几所寄诗

作者:赵孟頫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画舸西湖到处游,别来飞梦到杭州。
百年底用忧千岁,一日相思似几秋。
苦忆东南多胜事,空吟西北有高楼。
只今赖有刘公斡,时写新诗解客愁。

潇江亭

作者:于石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背依古塔面层峰,曲曲阑干峻倚空。
万屋参差江色外,片帆出没树阴中。
五更钟鼓半山月,两岸渔樵一笛风。
极目子陵台下路,滔滔惟有水流东。

和韵简天则上人

作者:朱希晦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凉风袅袅晚秋天,潮落双门缆客船。九陌黄尘蓬鬓底,一篱香露菊花边。故乡鲈鲙牵归思,近砌蛩声搅夜眠。不道分携成远别,几时林下细谈禅?

郑蒙泉炼师子午谷图

作者:郯韶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子真今住子午谷,乃在蛟门西复西。
绕屋长松落晴雪,倚天绝壁立丹梯。
春回大壑三芝秀,月满空山一鹤栖。
归去看图望瀛海,定应沐发候天鸡。

送谢芝甫赴山南宪

作者:成廷珪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谢庭子弟多佳士,荆国山川总胜游。
万里捧书催入幕,一朝挝鼓发行舟。
玄猿啼处巴江夜,白雁来时楚甸秋。
襄汉风流千古意,为君长忆仲宣楼。

骊山宫图

作者:王士熙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翠岭含烟晓仗催,五家车骑入朝来。
千峰云散歌楼合,十月霜晴浴殿开。
烽火高台留草树,荔支长路入尘埃。
月中人去青山在,始信昆明有劫灰。

送巨德新

作者:王士熙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渭城秋水泛红莲,《白雪》梁园作赋年。金马朝回门似水,碧鸡人去路如天。扬雄宅古平芜雨,诸葛祠空老树烟。小队出游春色里,满蹊花朵正娟娟。

题栖碧山为淦龚舜咨赋

作者:傅若金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山人爱山如李白,幽栖还在碧云深。
松杉绕屋清宵响,雷雨悬崖白昼阴。
石上每同仙客坐,花间犹恐世人寻。
京华日日多尘土,终拟投簪话夙心。

上蔡

作者:傅若金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上蔡城头黄叶多,闻鸡看剑起长歌。
徒怜丞相东门犬,犹忆将军半夜鹅。
树底衣裳沾雾雨,马前灯火动星河。
凉风满路吹行驿,那似金门听玉珂。

沛公亭

作者:傅若金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遥山寂寂对危亭,坏础欹沙柳自青。
四海久非刘社稷,千秋犹有汉精灵。
丰西水散烟沉浦,砀北云来雨入庭。
坐想酒酣思猛士,歌风台下晚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