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古诗词

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作者:刘长卿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扁舟乘兴客,不惮苦寒行。
晚暮相依分,江潮欲别情。
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
旧剑锋芒尽,应嫌赠脱轻。

逢故人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故交相见稀,相见倍依依。
尘路事不尽,云岩闲好归。
投人销壮志,徇俗变真机。
又落他乡泪,风前一满衣。

长安夜月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寒光垂静夜,皓彩满重城。
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
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
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

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得微字

作者:宋之问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水府沦幽壑,星轺下紫微。
鸟惊司仆驭,花落侍臣衣。
芳树摇春晚,晴云绕座飞。
淮王正留客,不醉莫言归。

七年春题府厅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潦倒守三川,因循涉四年。
推诚废钩距,示耻用蒲鞭。
以此称公事,将何销俸钱。
虽非好官职,岁久亦妨贤。

七夕

作者:韦应物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人世拘形迹,别去间山川。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
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临欢定不住,当为何所牵。

赠同游

作者:杨凝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此□风雨后,已觉减年华。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
管弦临夜急,榆柳向江斜。且莫看归路,同须醉酒家。

江上秋月

作者:杨凌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陇雁送乡心,羁情属岁阴。
惊秋黄叶遍,愁暮碧云深。
月色吴江上,风声楚木林。
交亲几重别,归梦并愁侵。

县丞厅即事

作者:王建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宫殿半山上,人家高下居。
古厅眠受魇,老吏语多虚。
雨水洗荒竹,溪沙填废渠。
圣朝收外府,皆自九天除。

原上新居十三首

作者:王建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新占原头地,本无山可归。
荒藤生叶晚,老杏著花稀。
厨舍近泥灶,家人初饱薇。
弟兄今四散,何日更相依。
一家榆柳新,四面远无邻。
人少愁闻病,庄孤幸得贫。
耕牛长愿饱,樵仆每怜勤。
终日忧衣食,何由脱此身。
长安无旧识,百里是天涯。
寂寞思逢客,荒凉喜见花。
访僧求贱药,将马中豪家。
乍得新蔬菜,朝盘忽觉奢。
……

游少林寺

作者:戴叔伦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
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阴。屟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

夜行古战场

作者:窦庠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山断塞初平,人言古战庭。
泉冰声更咽,阴火焰偏青。
月落云沙黑,风回草木腥。
不知秦与汉,徒欲吊英灵。

送刘公达判官赴天德军幕

作者:窦牟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特建青油幕,量分紫禁师。
自然知召子,不用问从谁。
文武轻车少,腥膻左衽衰。
北风如有寄,画取受降时。

感秋

作者:姚伦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试向疏林望,方知节候殊。
乱声千叶下,寒影一巢孤。
不蔽秋天雁,惊飞夜月乌。
霜风与春日,几度遣荣枯。

东都所居寒食下作

作者:陈润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
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
浴蚕当社日,改火待清明。
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明皇帝挽歌

作者:郑丹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律历千年会,车书万里同。
固期常戴日,岂意厌观风。
地惨新疆理,城摧旧战功。
山河万古壮,今夕尽归空。

秋夜会宿李永宅忆江南旧游

作者:耿湋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偶宿俱南客,相看喜尽归。
湖山话不极,岁月念空违。
子夜高梧冷,秋阴远漏微。
那无此良会,惜在谢家稀。

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

作者:窦牟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台鼎尝虚位,夔龙莫致尧。
德音冥秘府,风韵散清朝。
天上文星落,林端玉树凋。
有吴君子墓,返葬故山遥。

寄赠翠岩奉上人

作者:戴叔伦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类别:代简
兰若倚西冈,年深松桂长。
似闻葛洪井,还近赞公房。
挂衲云林净,翻经石榻凉。
下方一回首,烟露日苍苍。

送郑炼师贬辰州

作者:戎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辰州万里外,想得逐臣心。
谪去刑名枉,人间痛惜深。
误将瑕指玉,遂使谩消金。
计日西归在,休为泽畔吟。

登沃州山

作者:耿湋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
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
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宴伊东岸

作者:李端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晴洲无远近,一树一潭春。
芳草留归骑,朱樱掷舞人。
空花对酒落,小翠隔林新。
竟日皆携手,何由遇此辰。

送郭判官赴振武

作者:卢纶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黄河九曲流,缭绕古边州。
鸣雁飞初夜,羌胡正晚秋。
凄凉金管思,迢递玉人愁。
七叶推多庆,须怀杀敌忧。

过司空曙村居

作者:卢纶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南北与山邻,蓬庵庇一身。
繁霜疑有雪,枯草似无人。
遂性在耕稼,所交唯贱贫。
何言张掾傲,每重德璋亲。

山中期张芬不至

作者:李端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石堤春草碧,双燕向西飞。
怅望云天暮,佳人何处归。
药栏虫网遍,苔井水痕稀。
谁道嵇康懒,山中自掩扉。

早春夜集耿拾遗宅

作者:李端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如何逋客会,忽在侍臣家。
新草犹停雪,寒梅未放花。
衔杯鸡欲唱,逗月雁应斜。
年齿俱憔悴,谁堪故国赊。

九日奉陪令公登白楼同咏菊

作者:卢纶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琼尊犹有菊,可以献留侯。
愿比三花秀,非同百卉秋。
金英分蕊细,玉露结房稠。
黄雀知恩在,衔飞亦上楼。

雨后晚行

作者:何中 年代:元代 体裁:五律
栖鸟黄昏后,归牛苍莽间。
水明疑有月,烟淡欲无山。
幽谷元非隐,高人自喜闲。
徘徊不能去,莎碧更荒湾。

病中答刘书记见赠

作者:李山甫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病来双树下,云脚上禅袍。
频有琼瑶赠,空瞻雪月高。
已知捐俗态,时许话风骚。
衰疾未能起,相思徒自劳。

秋日疾中寄诸同志

作者:李咸用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闲居无胜事,公干卧来心。
门静秋风晚,人稀古巷深。
花疏篱菊色,叶减井梧阴。
赖有斯文在,时时得强寻。

酬滑州李尚书秋日见寄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一入石渠署,三闻宫树蝉。
丹霄未得路,白发又添年。
双节外台贵,孤箫中禁传。
征黄在旦夕,早晚发南燕。

题招隐寺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隐士遗尘在,高僧精舍开。
地形临渚断,江势触山回。
楚野花多思,南禽声例哀。
殷勤最高顶,闲即望乡来。

江上秋夕

作者:司马扎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茂陵归路绝,谁念此淹留。
极目月沈浦,苦吟霜满舟。
孤猿啼后夜,久客病高秋。
欲寄乡关恨,寒江无北流。

过侯王故第

作者:于武陵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过此一酸辛,行人泪有痕。
独残新碧树,犹拥旧朱门。
歌歇云初散,檐空燕尚存。
不知弹铗客,何处感新恩。

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

作者:杨巨源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彩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
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
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寻华阳隐者

作者:李频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闲却白云居,行踪出去初。
窗中聊取笔,架上独留书。
日背林光冷,潭澄岳影虚。
长闻得药力,此说复何如。

冬日晨兴寄乐天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庭树晓禽动,郡楼残点声。
灯挑红烬落,酒暖白光生。
发少嫌梳利,颜衰恨镜明。
独吟谁应和,须寄洛阳城。

恭王故太妃挽歌词二首

作者:元稹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燕姞贻天梦,梁王尽孝思。
虽从魏诏葬,得用汉藩仪。
曙月残光敛,寒箫度曲迟。
平生奉恩地,哀挽欲何之。
文卫罗新圹,仙娥掩暝山。
雪云埋陇合,箫鼓望城还。
寒树风难静,霜郊夜更闲。
哀荣深孝嗣,仪表在河间。

春日有赠

作者:杨巨源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堤暖柳丝斜,风光属谢家。
晚心应恋水,春恨定因花。
步远怜芳草,归迟见绮霞。
由来感情思,独自惜年华。

穆陵路

作者:陈存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西游匣长剑,日暮湘楚间。
歇马上秋草,逢人问故关。
孤村绿塘水,旷野白云山。
方念此中去,何时此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