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古诗词

寄怀江西栖公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龙沙为别日,庐阜得书年。
不见来香社,相思绕白莲。
江僧归海寺,楚路接吴烟。
老病何堪说,扶羸寄此篇。

秋夕寄诸侄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每到秋残夜,灯前忆故乡。
园林红橘柚,窗户碧潇湘。
离别身垂老,艰难路去长。
弟兄应健在,兵火里耕桑。

谢中上人寄茶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寄唐洙处士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行僧去湘水,归雁度荆门。
彼此亡家国,东西役梦魂。
多慵如长傲,久住不生根。
曾问兴亡事,丁宁寄勿言。

春草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处处碧萋萋,平原带日西。
堪随游子路,远入鹧鸪啼。
金谷园应没,夫差国已迷。
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

寻阳道中作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秋声连岳树,草色遍汀洲。
多事时为客,无人处上楼。
云疏片雨歇,野阔九江流。
欲向南朝去,诗僧有惠休。

山中喜得友生书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柴门关树石,未省梦尘埃。
落日啼猿里,同人有信来。
自成为拙隐,难以谢多才。
见说相思处,前峰对古台。

忆在匡庐日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忆在匡庐日,秋风八月时。
松声虎溪寺,塔影雁门师。
步碧葳蕤径,吟香菡萏池。
何当旧泉石,归去洗心脾。

浙江晚渡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去年曾到此,久立滞前程。
岐路时难处,风涛晚未平。
汀蝉含老韵,岸荻簇枯声。
莫泥关河险,多游自远行。

春居寄友生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莎径荒芜甚,君应共此情。
江村雷雨发,竹屋梦魂惊。
社过多来燕,花繁渐老莺。
相思意何切,新作未曾评。

舟中江上望玉梁山怀李尊师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残照玉梁巅,峨峨远棹前。
古来传胜异,人去学神仙。
白鹿老碧壑,黄猿啼紫烟。
谁心共无事,局上度流年。

送游山道者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我亦游山者,常经旧所经。
雪消天外碧,春晓海中青。
可见乱离世,况临衰病形。
怜君此行兴,独入白云屏。

贻王秀才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功到难搜处,知难始是诗。
自能探虎子,何虑屈男儿。
此道真清气,前贤早白髭。
须教至公手,不惜付舟枝。

谢主人石笋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西园罢宴游,东阁念林丘。
特减花边峭,来添竹里幽。
忆过阳朔见,曾记大湖求。
从此频吟绕,归山意亦休。

残秋感怆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日日加衰病,心心趣寂寥。
残阳起闲望,万木耸寒条。
楚寺新为客,吴江旧看潮。
此怀何以寄,风雨暮萧萧。

经安公寺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大圣威灵地,安公宴坐踪。
未知长寂默,不见久从容。
塔影高群木,江声压暮钟。
此游幽胜后,来梦亦应重。

谢高辇先辈寄新唱和集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敢谓神仙手,多怀老比丘。
编联来鹿野,酬唱在龙楼。
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
二南风雅道,从此化东周。

剃发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金刀闪冷光,一剃一清凉。
未免随朝夕,依前长雪霜。
夏林欹石腻,春涧水泉香。
向老凋疏尽,寒天不出房。

寺居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邻井双梧上,一蝉鸣隔墙。
依稀旧林日,撩乱绕山堂。
难嘿吟风口,终清饮露肠。
老僧加护物,应任噪残阳。

谢重缘旧山水障子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敢望重缘饰,微茫洞壑春。
坐看终未是,归卧始应真。
已觉心中朽,犹怜四面新。
不因公子鉴,零落几成尘。

寄清溪道友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山门摇落空,霜霰满杉松。
明月行禅处,青苔绕石重。
泉声喧万壑,钟韵遍千峰。
终去焚香老,同师大士踪。

寄南徐刘员外二首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竟陵兵革际,归复旧园林。
早岁为官苦,常闻说此心。
海边山夜上,城外寺秋寻。
应讶嵩峰约,蹉跎直到今。
昼公评众制,姚监选诸文。
风雅谁收我,编联独有君。
馀生终此道,万事尽浮云。
争得重携手,探幽楚水濆。

送人赴举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分有争忘得,时来须出山。白云终许在,清世莫空还。
驿树秋声健,行衣雨点斑。明年从月里,满握度春关。

寄李洞秀才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到处听时论,知君屈最深。
秋风几西笑,抱玉但伤心。
野水翻红藕,沧江老白禽。
相思未相识,闻在蜀中吟。

酬岳阳李主簿卷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把卷思高兴,潇湘阔浸门。
无云生翠浪,有月动清魂。
倚槛应穷底,凝情合到源。
为君吟所寄,难甚至忘筌。

寄洛下王彝训先辈二首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贾岛存正始,王维留格言。
千篇千古在,一咏一惊魂。
离别无他寄,相思共此门。
阳春堪永恨,郢路转尘昏。
北极新英主,高科旧少年。
风流传贵达,谈笑取荣迁。
洛水秋空底,嵩峰晓翠巅。
寻常谁并马,桥上戏成篇。

览延栖上人卷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今体雕镂妙,古风研考精。
何人忘律韵,为子辨诗声。
贾岛苦兼此,孟郊清独行。
荆门见编集,愧我老无成。

酬西川楚峦上人卷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玉垒峨嵋秀,岷江锦水清。
古人搜不尽,吾子得何精。
可信由前习,堪闻正后生。
东西五千里,多谢寄无成。

寄哭西川坛长广济大师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千万僧中宝,三朝帝宠身。
还源未化火,举国葬全真。
文集编金在,碑铭刻玉新。
有谁于异代,弹指礼遗尘。

寄吴都沈员外彬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归休兴若何,朱绂尽还他。
自有园林阔,谁争山水多。
村烟晴莽苍,僧磬晚嵯峨。
野醉题招隐,相思可寄么。

与张先辈话别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为□□□者,各自话离心。及第还全蜀,游方归二林。
巴江□□涨,楚野入吴深。他日传消息,东西不易寻。

友人寒夜所寄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通宵亦孤坐,但念旧峰云。
白日还如此,清闲本共君。
二毛凋一半,百岁去三分。
早晚寻流水,同归麋鹿群。

寄朱拾遗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
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
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
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

题玉泉寺大师影堂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大化终华顶,灵踪示玉泉。
由来负高尚,合向好山川。
洞壑藏诸怪,杉松列瘦烟。
千秋空树影,犹似覆长禅。

过鹿门作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鹿门埋孟子,岘首载羊公。
万古千秋里,青山明月中。
政从襄沔绝,诗过洞庭空。
尘路谁回眼,松声两处风。

读岘山碑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三载羊公政,千年岘首碑。
何人更堕泪,此道亦殊时。
兵火烧文缺,江云触藓滋。
那堪望黎庶,匝地是疮痍。

新秋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示诸侄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莫问年将朽,加餐已不多。
形容浑瘦削,行止强牵拖。
死也何忧恼,生而有咏歌。
侯门终谢去,却扫旧松萝。

酬章水知己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新吟忽有寄,千里到荆门。
落日云初碧,残年眼正昏。
已为难敌手,谁更入深论。
后信多相寄,吾生重此言。

送惠空上人归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尘中名利热,鸟外水云闲。
吾子多高趣,秋风独自还。
空囊随客棹,几宿泊湖山。
应有吟僧在,邻居树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