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古诗词

陆浑水亭

作者:祖咏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类别:记景
昼眺伊川曲,岩间霁色明。
浅沙平有路,流水漫无声。
浴鸟沿波聚,潜鱼触钓惊。
更怜春岸绿,幽意满前楹。

新秋夜雨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蟋蟀暮啾啾,光阴不少留。
松檐半夜雨,风幌满床秋。
曙早灯犹在,凉初簟未收。
新晴好天气,谁伴老人游。

宿法华寺

作者:崔国辅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松雨时复滴,寺门清且凉。
此心竟谁证,回憩支公床。
壁画感灵迹,龛经传异香。
独游寄象外,忽忽归南昌。

题张野人园庐

作者:孟浩然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与君园庐并,微尚颇亦同。
耕钓方自逸,壶觞趣不空。
门无俗士驾,人有上皇风。
何处先贤传,惟称庞德公。

春暖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风痹宜和暖,春来脚较轻。
莺留花下立,鹤引水边行。
发少嫌巾重,颜衰讶镜明。
不论亲与故,自亦昧平生。

去蜀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作者:李白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送梁四归东平

作者:李白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玉壶挈美酒,送别强为欢。
大火南星月,长郊北路难。
殷王期负鼎,汶水起垂竿。
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

送杨山人归嵩山

作者:李白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春水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醉题候仙亭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蹇步垂朱绶,华缨映白须。
何因驻衰老,只有且欢娱。
酒兴还应在,诗情可便无。
登山与临水,犹未要人扶。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作者:李白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一百五日夜对月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第二百二十五卷

寄兴国池鹤上刘相公

作者:张众甫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类别:代简
驯狎经时久,褵褷短翮存。
不随淮海变,空愧稻粱恩。
独立秋天静,单栖夕露繁。
欲飞还敛翼,讵敢望乘轩。

秋夜忆兴善院寄苗发

作者:司空曙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右军多住寺,此夜后池秋。
自与山僧伴,那因洛客愁。
卷帘霜霭霭,满目水悠悠。
若有诗相赠,期君忆惠休。

题长江

作者:贾岛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
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
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
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

送邹明府游灵武

作者:贾岛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送鄂渚韦尚书赴镇

作者:李频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夏口本吴头,重城据上游。
戈船转江汉,风月宿汀洲。
执宪倾民望,衔恩赴主忧。
谁知旧寮属,攀饯泪仍流。

赠山僧

作者:李咸用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荣枯虽在目,名利不关身。
高出城隍寺,野为云鹤邻。
松声寒后远,潭色雨馀新。
岂住空空里,空空亦是尘。

夕次潘山下

作者:武元衡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南国独行日,三巴春草齐。
漾波归海疾,危栈入云迷。
锦谷岚烟里,刀州晚照西。
旅情方浩荡,蜀魄满林啼。

登天台寺

作者:杜荀鹤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一到天台寺,高低景旋生。
共僧岩上坐,见客海边行。
野色人耕破,山根浪打鸣。
忙时向闲处,不觉有闲情。

泰山

作者:李梦阳 年代:明代 体裁:五律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寒食夜苏二宅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寒食明堪坐,春参夕已垂。好风经柳叶,清风照花枝。客泪闻歌掩,归心畏酒知。佳辰邀赏遍,忽忽更何为?

送春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五律
草木从交代,溪山无故新。
更斟些子酒,尚是霎时春。
雨止莺如怨,花飞柳亦颦。
东皇催上印,生怕子规嗔。

寓崇福观雨夜怀茶坡

作者:阎修龄 年代:清代 体裁:五律
疾风三日吼,一雨逐连江。
古庙松根老,清钟夜半撞。
鼠窥寒灶瓮,虫响旅人窗。
赖有君诗好,愁心且暂降。

再哭樊氏

作者:阎尔梅 年代:清代 体裁:五律
君妇持家政,于归尔在前。
蕙兰题姓氏,荆布择姻缘。
正色常忠谏,平心每善全。
嗟乎真畏友,一夕径飘然。

同阎大湖上步月

作者:万寿祺 年代:清代 体裁:五律
残霭动疏林,平畴入远浔。
月圆今夕话,风碎隔年心。
蹙蹙江湖窄,瞿瞿天地深。
偶传消息好,喜慰一登临。

山中怀友

作者:白珽 年代:宋代 体裁:五律
几年音问绝,此夕更关情。
寒雨人孤坐,残灯雁一声。
干戈犹故国,贫病自空城。
惟有琴堪诉,愁深弹不成。

三月八日过西马塍

作者:白珽 年代:宋代 体裁:五律
散策好春日,湖西古马塍。
阴晴虽不定,天地自分明。
柳处风无力,蛙时水有声。
园家分半席,问得御花名。

灵隐寺暮归

作者:白珽 年代:宋代 体裁:五律
山色晓苍苍,山门下夕阳。
枬林飘槲叶,新月到禅床。
径出千峰秀,亭回一涧长。
淹留不可及,露湿薜衣裳。

泊船观音门十首

作者:吴嘉纪 年代:清代 体裁:五律
即以山为郭,坚完世所稀。
云鸿应得度,塞马竟如归!
陇雨耕时大,人烟战后微。
年年禾与黍,养得骆驼肥!

泰定菴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五律
太极函三性,千灯共一光。
猿啼庐阜月,雁叫洞庭霜。
夜半冰生水,风前麝出囊。
吾师知个事,念念守中黄。

香港感怀十首

作者:黄遵宪 年代:清代 体裁:五律
弹指楼台现,飞来何处峰?
为谁刘黎藋,遍地出芜蓉。
方丈三神地,诸侯百里封。
居然成重镇,高垒矗狼烽。

薛氏瓜庐

作者:赵师秀 年代:宋代 体裁:五律
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
惟应种瓜事,犹被读书分。
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
吾生嫌已老,学圃未如君。

哀甬东

作者:李邺嗣 年代:清代 体裁:五律
战垒村村见,愁云日日浓。
乱骸争白草,旧鬼失青松。
不断三江鼓,难消八月烽。
山居何处好,比屋有新春。

哭子晋兄

作者:冷士嵋 年代:清代 体裁:五律
吾兄虽弱冠,忠义古人难。
愤血千秋碧,操心一寸丹。
旌旗落泗水,魂梦绕金坛。
痛作包胥泪,霜飞六月寒。

赠徐凤麓

作者:程岫 年代:清代 体裁:五律
积雨消春日,羁人叹暮年。
淮流寒照树,乡梦夜闻鹃。
旧业浮云外,游装短棹前。
亲知零落尽,去住总凄然。

书边事

作者:张乔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观兵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北庭送壮士,貔虎数尤多。
精锐旧无敌,边隅今若何。
妖氛拥白马,元帅待雕戈。
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波。

作者:李峤 年代:唐代 体裁:五律
黄鹤远联翩,从鸾下紫烟。
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
已憩青田侧,时游丹禁前。
莫言空警露,犹冀一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