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古诗词

夏日登西林白上人楼

作者:刘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几到西林清净境,层台高视有无间。
寒光远动天边水,碧影出空烟外山。
苔点落花微萼在,叶藏幽鸟碎声闲。
旷然多慊登楼意,永日重门深掩关。

江楼月夜闻笛

作者:刘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南浦蒹葭疏雨后,寂寥横笛怨江楼。
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
河汉夜阑孤雁度,潇湘水阔二妃愁。
发寒衣湿曲初罢,露色河光生钓舟。

送友人下第东归

作者:刘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漠漠杨花灞岸飞,几回倾酒话东归。
九衢春尽生乡梦,千里尘多满客衣。
流水雨馀芳草合,空山月晚白云微。
金门自有西来约,莫待萤光照竹扉。

罢华原尉上座主尚书

作者:刘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自怜生计事悠悠,浩渺沧浪一钓舟。
千里梦归清洛近,三年官罢杜陵秋。
山连绝塞浑无色,水到平沙几处流。
白露黄花岁时晚,不堪霜鬓镜前愁。

雨后游南门寺

作者:刘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郭南山寺雨初晴,上界寻僧竹里行。
半壁楼台秋月过,一川烟水夕阳平。
苔封石室云含润,露滴松枝鹤有声。
木叶萧萧动归思,西风画角汉东城。

题古寺

作者:刘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长天月影高窗过,
疏树寒鸦半夜啼。池水竭来龙已去,老松枯处鹤犹栖。
伤心可惜从前事,寥落朱廊堕粉泥。

过北邙山

作者:刘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散漫黄埃满北原,折碑横路碾苔痕。
空山夜月来松影,荒冢春风变木根。
漠漠兔丝罗古庙,翩翩丹旐过孤村。
白杨落日悲风起,萧索寒巢鸟独奔。

逢王建有赠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年状皆齐初有髭,鹊山漳水每追随。
使君座下朝听易,处士庭中夜会诗。
新作句成相借问,闲求义尽共寻思。
经今三十馀年事,却说还同昨日时。

送杨少尹赴凤翔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诗名往日动长安,首首人家卷里看。
西学已行秦博士,南宫新拜汉郎官。
得钱只了还书铺,借宅常时事药栏。
今去岐州生计薄,移居偏近陇头寒。

和友人下第北游感怀

作者:李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圣代为儒可致身,谁知又别五陵春。
青门独出空归鸟,紫陌相逢尽醉人。
江岛去寻垂钓远,塞山来见举头频。
且须共漉边城酒,何必陶家有白纶。

汶阳客舍

作者:刘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年光自感益蹉跎,岐路东西竟若何。
窗外雨来山色近,海边秋至雁声多。
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迢递旧山伊水畔,破斋荒径闭烟萝。

留别崔澣秀才昆仲

作者:刘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汶阳离思水无穷,去住情深梦寐中。
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
川分远岳秋光静,云尽遥天霁色空。
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月夜闻鹤唳

作者:刘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碧落风微月正明,霜毛似怨有离情。
莓苔石冷想孤立,杨柳叶疏闻转清。
空夜露残惊堕羽,辽天秋晚忆归程。
凤凰楼阁知犹恋,终逐烟霞上玉京。

乐游原春望

作者:李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五陵佳气晚氛氲,霸业雄图势自分。秦地山河连楚塞,
汉家宫殿入青云。未央树色春中见,长乐钟声月下闻。
无那杨华起愁思,满天飘落雪纷纷。

长安寓居寄柏侍郎

作者:李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霜轻两鬓欲相侵,愁绪无端不可寻。
秦女红妆空觅伴,郢郎白雪少知音。
长亭古木春先老,太华青烟晚更深。
独向灞陵东北望,一封书寄万重心。

感怀献门下相公

作者:李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谁云郎选不由诗,上相怜才积有时。
却是龙钟到门晚,终非稽古致身迟。
谋将郡印归难遂,读著家书坐欲痴。
日望南宫看列宿,迢迢婺女与乡比。

浙东献郑大夫

作者:李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圣主东忧涨海滨,思移副相倚陶钧。
楼台独坐江山月,舟楫先行泽国春。
遥想万家开户外,近闻群盗窜诸邻。
几时入去调元化,天下同为尧舜人。

送裴相公赴镇太原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盛德雄名远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维。
衔恩暂遣分龙节,署敕还同在凤池。
天子亲临楼上送,朝官齐出道傍辞。
明年塞北清蕃落,应建生祠请立碑。

赠王秘书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不曾浪出谒公侯,唯向花间水畔游。
每著新衣看药灶,多收古器在书楼。
有官只作山人老,平地能开洞穴幽。
自领闲司了无事,得来君处喜相留。

谢裴司空寄马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騄耳新驹骏得名,司空远自寄书生。
乍离华厩移蹄涩,初到贫家举眼惊。
每被闲人来借问,多寻古寺独骑行。
长思岁旦沙堤上,得从鸣珂傍火城。

酬秘书王丞见寄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相看头白来城阙,却忆漳溪旧往还。今体诗中偏出格,
常参官里每同班。街西借宅多临水,马上逢人亦说山。
芸阁水曹虽最冷,与君长喜得身闲。

晚秋游中溪

作者:唐彦谦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淡竹冈前沙雁飞,小花尖下柘丸肥。
山云不卷雨自薄,天气欲寒人正归。
招伴只须新稻酒,临风犹有旧苔矶。
故人旧业依稀在,怪石老松今是非。

赠进士顾云

作者:张乔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潮槛烟波别钓津,西京同□荻□贫。不知守道归何日,
相对无言尽几春。晴景远山花外暮,云边高盖水边□。
与君愁寂无消处,赊酒青门送楚人。

赠头陀僧

作者:张乔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自说年深别石桥,遍游灵迹熟南朝。
已知世路皆虚幻,不觉空门是寂寥。
沧海附船浮浪久,碧山寻塔上云遥。
如今竹院藏衰老,一点寒灯弟子烧。

送阆州妓人归老

作者:何扶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竹翠婵娟草径幽,佳人归老傍汀洲。
玉蟾露冷梁尘暗,金凤花开云鬓秋。
十亩稻香新绿野,一声歌断旧青楼。
芭蕉半卷西池雨,日暮门前双白鸥。

送黄晔明府岳州湘阴赴任

作者:厉玄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恩沾谴雪几人同,归宰湘阴六月中。
商岭马嘶残暑雨,席帆高挂早秋风。
贡名频向书闱失,飞檄曾传朔漠空。
西省尚嗟君宦远,水鸡啼处莫听鸿。

题雁塔

作者:许玫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宝轮金地压人寰,独坐苍冥启玉关。
北岭风烟开魏阙,南轩气象镇商山。
灞陵车马垂杨里,京国城池落照间。
暂放尘心游物外,六街钟鼓又催还。

宣武军镇作

作者:王彦威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天兵十万勇如貔,正是酬恩报国时。
汴水波澜喧鼓角,隋堤杨柳拂旌旗。
前驱红旆关西将,坐间青娥赵国姬。
寄语长安旧冠盖,粗官到底是男儿。

记皂江堕水事

作者:杨鼎夫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青城山峭皂江寒,欲度当时作等闲。
棹逆狂风趋近岸,舟逢怪石碎前湾。
手携弱杖仓皇处,命出洪涛顷刻间。
今日深恩无以报,令人羞记雀衔环。

尊前

作者:李建勋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官为将相复何求,世路多端早合休。
渐老更知春可惜,正欢唯怕客难留。
雨催草色还依旧,晴放花枝始自由。
莫厌百壶相劝倒,免教无事结闲愁。

过丹阳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云阳县郭半郊坰,风雨萧条万古情。
山带梁朝陵路断,水连刘尹宅基平。
桂枝自折思前代,藻鉴难逢耻后生。
遗事满怀兼满目,不堪孤棹舣荒城。

细雨遥怀故人

作者:李建勋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江云未散东风暖,溟蒙正在高楼见。
细柳缘堤少过人,平芜隔水时飞燕。
我有近诗谁与和,忆君狂醉愁难破。
昨夜南窗不得眠,闲阶点滴回灯坐。

忆荐福寺牡丹

作者:胡宿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十日春风隔翠岑,只应繁朵自成阴。
樽前可要人颓玉,树底遥知地侧金。
花界三千春渺渺,铜槃十二夜沈沈。
雕槃分篸何由得,空作西州拥鼻吟。

感旧

作者:胡宿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千里青云未致身,马蹄空踏几年尘。
曾迷玉洞花光老,欲过金城柳眼新。
粉壁已沈题凤字,酒垆犹记姓黄人。
坞中横笛偏多感,一涕阑干白角巾。

东归望华山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碧莲重叠在青冥,落日垂鞭缓客程。
不奈春烟笼暗淡,可堪秋雨洗分明。
南边已放三千马,北面犹标百二城。
只怕仙人抚高掌,年年相见是空行。

游华州飞泉亭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走马街南百亩池,碧莲花影倒参差。
偶同人去红尘外,正值僧归落照时。
万事已为春弃置,百忧须赖酒医治。
殷勤待取前峰月,更倚阑干弄钓丝。

题东林十八贤真堂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白藕花前旧影堂,刘雷风骨画龙章。
共轻天子诸侯贵,同爱吾师一法长。
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
何人到此思高躅,岚点苔痕满粉墙。

寄道林寺诸友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吟兴终依异境长,旧游时入静思量。
江声里过东西寺,树影中行上下方。
春色湿僧巾屦腻,松花沾鹤骨毛香。
老来何计重归去,千里重湖浪渺茫。

题赠湘西龙安寺利禅师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头白已无行脚念,自开荒寺住烟萝。
门前路到潇湘尽,石上云归岳麓多。
南祖衣盂曾礼谒,东林泉月旧经过。
闲来松外看城郭,一片红尘隔逝波。

海棠花

作者:齐己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