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古诗词

秋日零陵与幕下诸宾游河夜饮

作者:郑史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湘月蘋风乍畅襟,烛前江水练千寻。
新秋宋玉能为赋,永夕袁安好共吟。
辇下翠蛾须强展,尊中绿蚁且徐斟。
汀沙渐有珠凝露,缓棹兰桡任夜深。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鸊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

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信陵亭馆接郊畿,幽象遥通晋水祠。
日落高门喧燕雀,风飘大树撼熊罴。
新蒲似笔思投日,芳草如茵忆吐时。
山下只今黄绢字,泪痕犹堕六州儿。

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万里谁能访十洲,新亭云构压中流。
河鲛纵玩难为室,海蜃遥惊耻化楼。
左右名山穷远目,东西大道锁轻舟。
独留巧思传千古,长与蒲津作胜游。

春日寄怀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塞上蒙汝州任中丞寄书

作者:薛能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三省推贤两掖才,关东深许稍迟回。
舟浮汝水通淮去,雨出嵩峰到郡来。
投札转京忧不远,枉缄经虏喜初开。
西楼一望知无极,更与何人把酒杯。

别夔州官吏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
青帐联延喧驿步,白头俯伛到江滨。
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
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

鱼复江中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扁舟尽室贫相逐,白发藏冠镊更加。
远水自澄终日绿,晴林长落过春花。
客情浩荡逢乡语,诗意留连重物华。
风樯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

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行尽潇湘万里馀,少逢知己忆吾庐。数间茅屋闲临水,
一盏秋灯夜读书。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
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

酬皇甫十少尹暮秋久雨喜晴有怀见示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雨馀独坐卷帘帷,便得诗人喜霁诗。
摇落从来长年感,惨舒偏是病身知。
扫开云雾呈光景,流尽潢污见路岐。
何况菊香新酒熟,神州司马好狂时。

题盐铁李尚书浐州别业

作者:薛能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鹿原阴面浐州湄,坐觉林泉逼梦思。
闲景院开花落后,湿香风好雨来时。
邻惊麦野闻雏雉,别创茅亭住老师。
备足好中还有阙,许昌军里李陵诗。

辛未七夕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一丈红蔷拥翠筠,罗窗不识绕街尘。
峡中寻觅长逢雨,月里依稀更有人。
虚为错刀留远客,枉缘书札损文鳞。
适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

酬严给事贺加五品兼简同制水部李郎中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九天雨露传青诏,八舍郎官换绿衣。
初佩银鱼随仗入,宜乘白马退朝归。
雕盘贺喜开瑶席,彩笔题诗出锁闱。
闻道水曹偏得意,霞朝雾夕有光辉。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寄杨八拾遗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代简
闻君前日独庭争,汉帝偏知白马生。
忽领簿书游太学,宁劳侍从厌承明。
洛阳本自宜才子,海内而今有直声。
为谢同僚老博士,范云来岁即公卿。

和南海马大夫闻杨侍郎出守郴州因有寄上之作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忽惊金印驾朱轓,遂别鸣珂听晓猿。
碧落仙来虽暂谪,赤泉侯在是深恩。
玉环庆远瞻台坐,铜柱勋高压海门。
一咏琼瑶百忧散,何劳更树北堂萱。

马大夫见示浙西王侍御赠答诗因命同作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忆逐羊车凡几时,今来旧府统戎师。象筵照室会词客,
铜鼓临轩舞海夷,百越酋豪称故吏,十洲风景助新诗。
秣陵从事何年别,一见琼章如素期。

酬杨司业巨源见寄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辟雍流水近灵台,中有诗篇绝世才。
渤海归人将集去,梨园弟子请词来。
琼枝未识魂空断,宝匣初临手自开。
莫道专城管云雨,其如心似不然灰。

酬国子崔博士立之见寄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健笔高科早绝伦,后来无不揖芳尘。
遍看今日乘轩客,多是昔年呈卷人。
胄子执经瞻讲坐,郎官共食接华茵。
烦君远寄相思曲,慰问天南一逐臣。

自江陵沿流道中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如今要路津。
月夜歌谣有渔父,风天气色属商人。
沙村好处多逢寺,山叶红时觉胜春。
行到南朝征战地,古来名将尽为神。

清河泛舟

作者:薛能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都人层立似山丘,坐啸将军拥棹游。
绕郭烟波浮泗水,一船丝竹载凉州。
城中睹望皆丹雘,旗里惊飞尽白鸥。
儒将不须夸郄縠,未闻诗句解风流。

和苏郎中寻丰安里旧居寄主客张郎中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漳滨卧起恣闲游,宣室征还未白头。旧隐来寻通德里,
新篇写出畔牢愁。池看科斗成文字,鸟听提壶忆献酬。
同学同年又同舍,许君云路并华輈,

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越中蔼蔼繁华地,秦望峰前禹穴西。
湖草初生边雁去,山花半谢杜鹃啼。
青油昼卷临高阁,红旆晴翻绕古堤。
明日汉庭征旧德,老人争出若耶溪。

酬淮南牛相公述旧见贻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少年曾忝汉庭臣,晚岁空馀老病身。
初见相如成赋日,寻为丞相扫门人。
追思往事咨嗟久,喜奉清光笑语频。
犹有登朝旧冠冕,待公三入拂埃尘。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知访寒梅过野塘,久留金勒为回肠。
谢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炉更换香。
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

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金火交争正抑扬,萧萧飞雨助清商,晓看纨扇恩情薄,
夜觉纱灯刻数长。树上早蝉才发响,庭中百草已无光。
当年富贵亦惆怅,何况悲翁发似霜。

酬太原狄尚书见寄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家声烜赫冠前贤,时望穹崇镇北边。
身上官衔如座主,幕中谭笑取同年。
幽并侠少趋鞭弭,燕赵佳人奉管弦。
仍把天兵书号笔,远题长句寄山川。

酬宣州崔大夫见寄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白衣曾拜汉尚书,今日恩光到敝庐。
再入龙楼称绮季,应缘狗监说相如。
中郎南镇权方重,内史高斋兴有馀。
遥想敬亭春欲暮,百花飞尽柳花初。

雨霁北归留题三学山

作者:薛能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远树平川半夕阳,锦城遥辨立危墙。
闲思胜事多遗恨,却悔公心是谩忙。
灌口阙寻惭远客,峨嵋乖约负支郎。
灵龛一望终何得,谬有人情满蜀乡。

行次灵龛驿寄西蜀尚书

作者:薛能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北客推车指蜀门,乾阳知已近临坤。
从辞府郭常回首,欲别封疆更感恩。
援寡圣朝难望阙,暑催蚕麦得归村。
雷公解劚冲天气,白日何辜遣戴盆。

雨霁宿望喜驿

作者:薛能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风雷一罢思何清,江水依然浩浩声。
飞鸟旋生啼鸟在,后人常似古人情。
将来道路终须达,过去山川实不平。
闲想更逢知旧否,馆前杨柳种初成。

送田三端公还鄂州

作者:武元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孤云迢递恋沧洲,劝酒梨花对白头。
南陌送归车骑合,东城怨别管弦愁。
青油幕里人如玉,黄鹤楼中月并钩。
君去庾公应借问,驰心千里大江流。

酬思黯见示小饮四韵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抛却人间第一官,俗情惊怪我方安。
兵符相印无心恋,洛水嵩云恣意看。
三足鼎中知味久,百寻竿上掷身难。
追呼故旧连宵饮,直到天明兴未阑。

旧宫人

作者:项斯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自出先皇玉殿中,衣裳不更染深红。宫钗折尽垂空鬓,
内扇穿多减半风。桃熟亦曾君手赐,酒阑犹候妾歌终。
如今还向城边住,御水东流意不通。

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闲坐见怀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官曹崇重难频入,第宅清闲且独行。
阶蚁相逢如偶语,园蜂速去恐违程。
人于红药惟看色,莺到垂杨不惜声。
东洛池台怨抛掷,移文非久会应成。

送李二十九兄员外赴邠宁使幕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家袭韦平身业文,素风清白至今贫。
南宫通籍新郎吏,西候从戎旧主人。
城外草黄秋有雪,烽头烟静虏无尘。
鼎门为别霜天晓,賸把离觞三五巡。

送义舟师却还黔南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黔江秋水浸云霓,独泛慈航路不迷。
猿狖窥斋林叶动,蛟龙闻咒浪花低。
如莲半偈心常悟,问菊新诗手自携。
常说摩围似灵鹫,却将山屐上丹梯。

早春对雪奉寄澧州元郎中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新赐鱼书墨未干,贤人暂出远人安。
朝驱旌旆行时令,夜见星辰忆旧官。
梅蕊覆阶铃阁暖,雪峰当户戟枝寒。
宁知楚客思公子,北望长吟澧有兰。

宿山寺

作者:项斯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月明古寺客初到,
风度闲门僧未归。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
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