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古诗词

元宵

作者:艾可翁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偶然散策无寻访,何限伤心强笑歌。
世味正如春酒淡,市灯不及月华多。
人生只合且如此,国势遂成无奈何。
年少尚装胡旋舞,不知舞破几山河。

次韵东坡蒲涧寺二首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陈踪行览寺门前,自取椰瓢酌冷泉。
山下果然无白地,洞中尽自有青天。
更谁识得安期事,且去参他景泰禅。
冠盖如云自来往,如今何处有神仙。

次韵宋秀才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昼弄朱曦夜弄蟾,知他何处地行仙。
殿前昔奏三千字,腰下曾缠十万钱。
得句直疑无李白,草书真个过张颠。
有时兴发临风舞,饮似长鲸吸百川。

自笑

作者:敖陶孙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抱瓮终焉与世迷,斩轮久矣叹吾衰。
江南未必无佳士,海内何由得二儿。
不共施梁争折角,却思陶谢与同时。
歌成未免傍人笑,农马虽专技已卑。

常宁道中怀许介之

作者:乐雷发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雨过池塘路未乾,人家桑柘带春寒。
野巫竖石为神像,稚子搓泥作药丸。
柳下两姝争饷路,花边一犬吠征鞍。
行吟不得束溪听,借砚村庐自写看。

述翠虚真人安乐法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收歛神光少默兢,顶门一路聚云烟。
且升阳火烹金鼎,却降灵泉灌玉田。
交结只於牛渚外,分明正在鹊桥边。
功夫九九数六六,此是人间安乐仙。

湖楼玩雪

作者:白珽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上湖十里卷帘中,幻出瑶华第一宫。
山势蹴天银作浪,柳行扑地玉为虹。
渔蓑鹤氅同为我,爵舌羊羔不负公。
明日凤池朝退蚤,一鞭曾约试吟骢。

题舒氏难老亭二首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三十三天第一天,玉皇殿下袅轻烟。
不知劫数今何代,方是延康第二年。
弱水无船归似箭,华胥有梦且游仙。
携筇难老亭前坐,且结焚香瀹茗缘。

题潜菴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已把功名等风絮,鹤氅星冠懒成趣。
谷口人寻虎迹来,林间菴正猿啼处。
好向青山白云中,参取翠竹黄花句。
道人珍重老维摩,明日千峰万峰去。

秋兴,三叠前韵

作者:宁调元 年代:近代 体裁:七律
秋烟漠漠锁荒林,隔岸楼居气象森。
逝水为谁留泡影,流光不惜分馀阴。
一场筵散轻分手,千里月明共此心。
等是不堪愁里听,朝来寒雨晚来砧。

武昌怀古十咏·灵竹寺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孝之一字协天伦,信可通天感鬼神。
霜满竹林安得笋,心倾泪雨自生春。
只闻郭巨曾埋子,岂得曾参亦杀人。
凿隧及泉愚尔耳,斯人盖是舜之臣。

呈万菴十章·採药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王蕴山头多白云,白云深处药苗芬。
威音王佛随时种,元始天尊下手耘。
石女骑龙攀雨(左瓜右瓜),木人驾虎摘霜芸。
不论贫富家家有,採得归来各一斤。

送图南

作者:马定国 年代:金代 体裁:七律
壶觞送客柳亭东,回首三齐落照中。
老去厌陪新客醉,兴来多与古人同。
戍楼藤角垂新绿,山店桎花落细红。
他日诗名满江海,荠堂相见两衰翁。

酬蒋知观所惠诗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新雁飞来一朵云,读之毛骨耸寒鳞。
展开大句几钩墨,存想先生满面春。
榻上宾朋谈盛德,山中冠褐混凡身。
来朝盥手炷香去,恐是蓬莱相识人。

秋日有怀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一点秋光寄画图,秋来吟鬓似枫疎。
晴烟染树看何足,缺月梳云状不如。
暑退凉生蝉有语,水长天远雁无书。
此心直欲鹏南举,不学蜘蛛结网居。

送程给事知越州

作者:毕仲衍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朝回鸣橹下东流,人自承明向越州。
印绶光华将过里,江山萧洒去迎秋。
香销琐闼成新梦,云映蓬莱识旧游。
须体圣心图任切,鉴湖虽好莫淹留。

和主簿家兄赠别韵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接耳交肩话绮疎,扶摇九万此南图。
对床风雨人皆有,协韵埙箎我独无。
偶尔诗家鸿雁行,为今酒岛鹡鴒徒。
情知一舸鸱夷去,临欲出门灯影孤。

夜宿田家

作者:戴复古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簦笠相随走路岐,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秋日寄满子权

作者:王令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楼前暮霭暗平林,楼上人愁意思深。
未必薄云能作雨,从来秋日自多阴。
三年客梦迷归路,一夜西风老壮心。
欲作新声寄遗恨,直弦先断泪盈琴。

降真室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琼钟发响彩旛飞,窗外青乌半夜啼。
松竹无言争地静,星辰可摘觉天低。
黄云屋角腾金辇,素月檐头放玉梯。
稽首紫皇初宴罢,步虚声断乞刀圭。

读老杜诗集

作者:王令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鑱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後事,惟余孤冢来江滨。

奉祠东归

作者:蔡戡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书生贱分动多奇,浪得声名毁亦随。
绝口不须谈世事,扪心唯有仗天知。
人间变态浑如戏,眼底风光总是诗。
白石清泉无限好,挂冠神武未为迟。

嘉定甲申闰月五日开皇帝升遐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唳鹤啼猿怨满怀,烟葵露槿泪盈腮。
一钩桂月千林黯,半夜松风万壑哀。
不御六龙昌宝祚,遽骖八骏驻瑶台。
小卧泉石膏肓了,无任冰肝玉胆摧。

快轩书怀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满树牡丹相次红,客来不放酒盃空。
三分春色二分去,一处风光是处同。
柳絮打残连夜雨,桃花飞落五更风。
与君饮到如泥烂,我欲明朝杖屦东。

洞庭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帆腹膨脝饱北风,一弹指顷万山空。
天垂九马层云外,人在孤鸿过影中。
夙世曾游银世界,飞精复谒水精宫。
湖神波吏须相识,吾在神霄旧有功。

哀江南诗五叠秋兴韵八章

作者:姚燮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飓风卷纛七星斜,白发元戎误岁华。
隘岸射潮无劲弩,高天贯月有枯槎。
募军可按冯唐籍,解阵空吹越石笳。
最惜吴淞春水弱,晚红漂尽细林花。
  

寰海后十首

作者:魏源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曾闻兵革话承平,几见承平话战争?鹤尽羽书风尽檄,儿谈海国婢谈兵。梦中疏草苍生泪,诗里莺花稗史情。官匪拾遗休学社,徒惊绛灌汉公卿。

忆内

作者:傅若金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湘皋烟草碧纷纷,泪洒东风忆细君。
浪说嫦娥能入月,虚传神女解为云。
花阴昼坐闲金剪,竹里春游冷翠裙。
留得旧时残锦在,伤心不忍读回文。

将赴池州道中作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青阳云水去年寻,黄绢歌诗出翰林。
投辖暂停留酒客,绛帷斜系满松阴。
妖人笑我不相问,道者应知归路心。
南去南来尽乡国,月明秋水只沉沉。

江楼晚望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初语燕雏知社日,习飞鹰隼识秋风。
波摇珠树千寻拔,山凿金陵万仞空。
不欲登楼更怀古,斜阳江上正飞鸿。

闻开江相国宋下世二首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权门阴进夺移才,驿骑如星堕峡来。
晁氏有恩忠作祸,贾生无罪直为灾。
贞魂误向崇山没,冤气疑从湘水回。
毕竟成功何处是,五湖云月一帆开。
月落清湘棹不喧,玉杯瑶瑟奠蘋蘩。
谁令力制乘轩鹤,自取机沉在槛猿。
位极乾坤三事贵,谤兴华夏一夫冤。
宵衣旰食明天子,日伏青蒲不为言。

题张氏隐居二首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涧道馀寒历冰雪,
石门斜日到林丘。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作者:赵嘏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代简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
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
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
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听百舌鸟

作者:王维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上兰门外草萋萋,未央宫中花里栖。
亦有相随过御苑,不知若个向金堤。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

所思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俎定常开。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

晚桃花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咏白海棠

作者:曹雪芹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类别:静物
斜阳寒草带重门,
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
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
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
多情伴我咏黄昏。

杪秋独夜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无限少年非我伴,可怜清夜与谁同。
欢娱牢落中心少,亲故凋零四面空。
红叶树飘风起后,白须人立月明中。
前头更有萧条物,老菊衰兰三两丛。

寄湘中友人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代简
莫念醉乡迷酒杯,流年长怕少年催。
西陵水阔鱼难到,南国路遥书未回。
匹马计程愁日尽,一蝉何事引秋来?
相如已定题桥志,江上无由梦钓台。

雪夜小饮赠梦得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