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古诗词

送郭秀才归金陵

作者:周贺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夏后客堂黄叶多,又怀家国起悲歌。
酒前欲别语难尽,云际相思心若何。
鸟下独山秋寺磬,人随大舸晚江波。
南徐旧业几时到,门掩残阳积翠萝。

即席送许□之曹南省兄

作者:李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梅烂荷圆六月天,归帆高背虎丘烟。到时自见成行雁,
别处休听满树蝉。卖剑为赊吴市酒,携家犹借洞庭船。
待看春榜来江外,名占蓬莱第几仙。

送王秀才谒池州吴都督

作者:王初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池阳去去跃雕鞍,十里长亭百草干。
衣袂障风金镂细,剑光横雪玉龙寒。
晴郊别岸乡魂断,晓树啼乌客梦残。
南馆星郎东道主,摇鞭休问路行难。

自苏州至望亭驿有作

作者:郭良骥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南浦菰蒲绕白蘋,东吴黎庶逐黄巾。
野棠自发空流水,江燕初归不见人。
远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独伤春。
那堪回首长洲苑,烽火年年报虏尘。

观灯

作者:张萧远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
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
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
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路傍。

元夕京城和欧阳衮

作者:陈去疾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兰焰芳芬彻晓开,珠光新霭映人来。
歌迎甲夜催银管,影动繁星缀玉台。
别有朱门春澹荡,不妨芝火翠崔嵬。
此时月色同沾醉,何处游轮陌上回。

送韩将军之雁门

作者:陈去疾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荒塞峰烟百道驰,雁门风色暗旌旗。
破围铁骑长驱疾,饮血将军转战危。
画角吹开边月静,缦缨不信虏尘窥。
归来长揖功成后,黄石当年故有期。

闻魏州破贼

作者:姚合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生灵苏息到元和,上将功成自执戈。
烟雾扫开尊北岳,蛟龙斩断净南河。
旗回海眼军容壮,兵合天心杀气多。
从此四方无一事,朝朝雨露是恩波。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

作者:李远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移居新竹已堪看,劚破莓苔得几竿。
圆节不教伤粉箨,低枝犹拟拂霜坛。
墙头枝动如烟绿,枕上风来送夜寒。
第一莫教渔父见,且从萧飒满朱栏。

赠咸阳李少府

作者:李远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美貌雄才已少齐,宝书仙简两看题。
金刀片片裁新锦,玉步重重上旧梯。
鹏到碧天排雾去,凤游琼树拣枝栖。
蓬瀛宴罢试回首,一望尘中路正迷。

闻明上人逝寄友人

作者:李远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萧寺曾过最上方,碧桐浓叶覆西廊。
游人缥缈红衣乱,座客从容白日长。
别后旋成庄叟梦,书来忽报惠休亡。
他时若更相随去,只是含酸对影堂。

失鹤

作者:李远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秋风吹却九皋禽,一片闲云万里心。
碧落有情应怅望,青天无路可追寻。
来时白云翎犹短,去日丹砂顶渐深。
华表柱头留语后,更无消息到如今。

成名后留别从兄

作者:姚合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一辞山舍废躬耕,无事悠悠住帝城。
为客衣裳多不稳,和人诗句固难精。
几年秋赋唯知病,昨日春闱偶有名。
却出关东悲复喜,归寻弟妹别仁兄。

过旧游见双鹤怆然有怀

作者:李远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谢公何岁掩松楸,双鹤依然傍玉楼。
朱顶巑岏荒草上,雪毛零落小池头。
蓬瀛路断君何在,云水情深我尚留。
他日若来华表上,更添多少令威愁。

过马嵬山

作者:李远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金甲云旗尽日回,仓皇罗袖满尘埃。
浓香犹自飘銮辂,恨魄无因离马嵬。
南内宫人悲帐殿,东溟方士问蓬莱。
唯馀坡上弯环月,时送残蛾入帝台。

赠潼关不下山僧

作者:李远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与君同在苦空间,君得空门我爱闲。
禁足已教修雁塔,终身不拟下鸡山。
窗中遥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关。
香茗一瓯从此别,转蓬流水几时还。

听王氏话归州昭君庙

作者:李远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献之闲坐说归州,曾到昭君庙里游。
自古行人多怨恨,至今乡土尽风流。
泉如珠泪侵阶滴,花似红妆满岸愁。
河畔犹残翠眉样,有时新月傍帘钩。

赠弘文杜校书

作者:李远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高倚霞梯万丈余,共看移步入宸居。晓随鹓鹭排金锁,
静对铅黄校玉书。漠漠禁烟笼远树,泠泠宫漏响前除。
还闻汉帝亲词赋,好为从容奏子虚。

赠南岳僧

作者:李远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曾住衡阳岳寺边,门开江水与云连。
数州城郭藏寒树,一片风帆著远天。
猿啸不离行道处,客来皆到卧床前。
今朝惆怅红尘里,惟忆闲陪尽日眠。

赠友人

作者:李远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凤城烟霭思偏多,曾向刘郎住处过。银烛焰前贪劝酒,
玉箫声里已闻歌。佳人惜别看嘶马,公子含情向翠蛾。
今日重来门巷改,出墙桐树绿婆娑。

寄王六侍御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代简
渐觉近来筋力少,难堪今日在风尘。
谁能借问功名事,只自扶持老病身。
贵得药资将助道,肯嫌家计不如人。
洞庭已置新居处,归去安期与作邻。

喜王起侍郎放牒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
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
谁家不借花园看,在处多将酒器行。
共贺春司能鉴识,今年定合有公卿。

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朝廷重寄在关东,共说从前选上公。
勋业新城大梁镇,恩荣更守洛阳宫。
行香暂出天桥上,巡礼常过禁殿中。
每领群臣拜章庆,半开门仗日曈曈。

拜丰陵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岁朝园寝遣公卿,学省班中亦摄行。
身逐陵官齐再拜,手持木铎叩三声。
寒更报点来山殿,晓炬分行照柏城。
却下龙门看渐远,金峰高处日微明。

赠孔尚书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能将直道历荣班,事著元和实录间。
三表自陈辞北阙,一家相送入南山。
买来侍女教人嫁,赐得朝衣在箧闲。
宅近青山高静处,时归林下暂开关。

赠阎少保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辞荣恋阙未还乡,修养年多气力强。
半俸归烧伏火药,全家解说养生方。
特承恩诏新开戟,每见公卿不下床。
竹树晴深寒院静,长悬石磬在虚廊。

赠别王侍御赴任陕州司马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京城在处闲人少,唯共君行并马蹄。
更和诗篇名最出,时倾杯酒户常齐。
同趋阙下听钟漏,独向军前闻鼓鼙。
今日春明门外别,更无因得到街西。

送浙西周判官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由来自是烟霞客,早已闻名诗酒间。
天阙因将贺表到,家乡新著赐衣还。
常吟卷里新酬句,自话湖中旧住山。
吴越主人偏爱重,多应不肯放君闲。

送稽亭山寺僧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阁倚云开。
山门十里松间入,泉涧三重洞里来。
名岳寻游今已遍,家城礼谒便应回。
旧房到日闲吟后,林下还登说法台。

送汀州源使君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曾成赵北归朝计,因拜王门最好官。
为郡暂辞双凤阙,全家远过九龙滩。
山乡只有输蕉户,水镇应多养鸭栏。
地僻寻常来客少,刺桐花发共谁看。

罗道士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城里无人得实年,衣襟常带臭黄烟。
楼中赊酒唯留药,洞里争棋不赌钱。
闻客语声知贵贱,持花歌咏似狂颠。
寻常行处皆逢见,世上多疑是谪仙。

送李仆射愬赴镇凤翔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由来勋业属英雄,兄弟连营列位同。
先入贼城擒首恶,尽封筦库让元公。
旌幢独继家声外,竹帛新添国史中。
天子新收秦陇地,故教移镇古扶风。

春日旅舍书怀

作者:薛能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出去归来旅食人,麻衣长带几坊尘。
开门草色朝无客,落案灯花夜一身。
贫舍卧多消永日,故园莺老忆残春。
蹉跎冠盖谁相念,二十年中尽苦辛。

赠项斯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端坐吟诗忘忍饥,万人中觅似君稀。门连野水风长到,
驴放秋原夜不归。日暖剩收新落叶,天寒更著旧生衣。
曲江亭上频频见,为爱鸬鹚雨里飞。

田司空入朝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西来将相位兼雄,不与诸君觐礼同。
早变山东知顺命,新收济上立殊功。
朝官叙谒趋门外,恩使喧迎满路中。
阊阖晓开铜漏静,身当受册大明宫。

书怀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自小信成疏懒性,人间事事总无功。
别从仙客求方法,时到僧家问苦空。
老大登朝如梦里,贫穷作活似村中。
未能即便休官去,惭愧南山采药翁。

赠令狐博士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头白新年六十馀,近闻生计转空虚。
久为博士谁能识,自到长安赁舍居。
骑马出随寻寺客,呼儿散写乞钱书。
古来贤哲皆如此,应是才高与众疏。

送枝江刘明府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老著青衫为楚宰,平生志业有谁知。
家僮从去愁行远,县吏迎来怪到迟。
定访玉泉幽院宿,应过碧涧早茶时。
向南渐渐云山好,一路唯闻唱竹枝。

哭胡十八遇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早得声名年尚少,寻常志气出风尘。
文场继续成三代,家族辉华在一身。
幼子见生才满月,选书知写未呈人。
送君帐下衣裳白,数尺坟头柏树新。

送韩侍御归山

作者:张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闻君久卧在云间,为佐嫖姚未得还。
新结茅庐招隐逸,独骑骢马入深山。
九灵洞口行应到,五粒松枝醉亦攀。
明日珂声出城去,家僮不复扫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