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古诗词

酬卢员外

作者:杨巨源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谢傅旌旗控上游,卢郎樽俎借前筹。
舜城风土临清庙,魏国山川在白楼。
云寺当时接高步,水亭今日又同游。
满筵旧府笙歌在,独有羊昙最泪流。

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

作者:杨巨源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两河战罢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
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
戍闲部伍分岐路,地远家乡寄旆旌。
圣代止戈资庙略,诸侯不复更长征。

次韵伯庸待制上京寓直书事因以为寄

作者:柳贯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举头凉影动明河,问讯仙人八月槎。
斗下孤光悬太白,云间长御挟纤阿。
《霓裳》催按新声遍,凤诏需承曲宴多。
一代词华归篆刻,龙文还欲映琱戈。

过广陵驿

作者:萨都剌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
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
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
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

三月晦游道场山宿清公房与成父同行二首

作者:邓文原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涧石萦纡紫竹丛,晴云吹落水晶宫。
夜寒身宿群峰顶,花尽春归万木中。
傥买山田营破屋,时过僧寺驾孤篷。
只应渺渺轩前路,杖履长陪鹤发翁。

忆吴兴

作者:张翥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忆泛苕华溪上船,故人为我重留连。
半山塔寺藏云树,绕郭楼台住水天。
白榜载歌明月里,青帘沽酒画桥边。
计筹山下先茔在,欲往浇松定几年。

听松轩为丹丘杜高士作

作者:张翥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长松千树拥前荣,虚籁还从树底鸣。
一片海涛云杪堕,几番山雨月中生。
茶香夜煮苓泉活,琴思秋翻鹤帐清。
安得南华老仙伯,相随轩上说风声。

送袁伯长扈从上京

作者:虞集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日色苍凉映紫袍,时巡毋乃圣躬劳。
天连阁道晨留辇,星散周庐夜属橐。
白马锦鞯来窈窕,紫驼银瓮出蒲萄。
从官车骑多如雨,只有扬雄赋最高。

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

作者:杨载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老君台上凉如水,坐看冰轮转二更。
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寂无声。
蛟龙并起承金榜,鸾凤双飞载玉笙。
不信弱流三万里,此身今夕到蓬瀛。

岳鄂王墓

作者:赵孟頫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溪上

作者:赵孟頫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溪上东风吹柳花,溪头春水净无沙。白鸥自信无机事,玄鸟犹知有岁华。锦缆牙樯非昨梦,凤笙龙管是谁家?令人苦忆东陵子,拟问田园学种瓜。

次韵信仲晚兴

作者:赵孟頫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萧萧残照晚当楼,寒叶疏云乱客愁。
岁月蹉跎星北指,乾坤浩荡水东流。
古来人物皆黄土,少日心情在一丘。
独立无言风满袖,青山相对共悠悠。

次韵王时观

作者:赵孟頫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相思吴越动经年,一见情深重惘然。草木变衰人易老,江湖牢落雁难前。秦山半出青天上,禹穴遥临古道边。欲说旧游浑似梦,何时重上剡溪船?

赠孙思顺

作者:杨载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天涯相遇两相知,对榻清谈玉屑霏。
芳草漫随愁共长,青春不与客同归。
薰风池馆蛙声老,落日帘栊燕子飞。
南浦他年重到日,湖山应识谢玄晖。

夏日漫书

作者:黄溍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枕上初残柏子香,鸟声帘外已斜阳。
碧山过雨晴逾好,绿树无风晚自凉。
芳岁背人成荏苒,好诗和梦落苍茫。
羊求何不来三径,门掩残书满石床。

宿集庆寺

作者:仇远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半生三宿此招提,眼底交游更有谁?顾恺漫留金粟影,杜陵忍赋玉华诗。
旋烹紫笋犹含箨,自摘青茶未展旗。
听彻洞箫清不寐,月明正照古松枝。

游天竺寺

作者:白珽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山转龙泓一径深,岚烟吹润扑衣巾。
松萝掩映似无路,猿鸟往来如有人。
讲石尚存天宝字,御梅尝识建炎春。
城中遮日空西望,自与长安隔两尘。

春莫双清亭小酌怀张孟幼

作者:宋褧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吏退公庭雁鹜行,持杯暂对水云乡。
山开罨画涵晴影,花落烟肢漾晚香。
酒帜隔津标柳陌,渔舟避浪向蒲塘。
怀人不得同相赏,空赋《停云》第二章。

朱仲文编修还江西,诸公分题赋诗为饯。予适

作者:贡师泰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瓜洲渡口山如浪,扬子桥头水似云。
夹岸芙蕖红旖旎,满汀杨柳绿纷纭。
一杯酒向今朝别,万里船从此地分。
他日重来须舣棹,莫教惊散白鸥群。

送赵鹏举之西台掾

作者:李裕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掾曹骑马赴西台,迢递关河几日回?秋草自随人去远,夕阳长共雁飞来。乱云荒驿迷秦树,落叶残碑有汉苔。最忆年年寒食节,华筵谁向曲江开?

九月一日游昭亭

作者:丁复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山色江光带近郊,道旁杨柳舞寒条。
半生九日黄花酒,多在西风白下桥。
千里客游仍暮景,异乡人事又今朝。
老来未遣登临懒,尽醉东家绿玉瓢。

留别凯烈彦卿学士

作者:雅琥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十年帝里共鸣珂,别后悲欢事几多。汗竹有编归太史,雨花无迹染维摩。湘江夜雨生青草,淮海秋风起白波。明日扁舟又南去,天涯相望意如何?

题观海图

作者:黄溍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昔年解缆岑江上,初日团团水底红。
鼍吼忽摇千尺浪,鹢飞仍挟半帆风。
遥看岛屿如星散,只谓神仙有路通。
及此栖身万人海,旧游却在画图中。

晚春

作者:周权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轻车繁吹尚纷纭,衮衮香浮紫陌尘。
杜宇青山三月莫,桃花流水一溪云。
东风旗旆亭中酒,小雨阑干柳外人。
何许数声牛背笛,天涯芳草正斜曛。

三月晦游道场山宿清公房与成父同行二首

作者:邓文原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绝顶轩窗纳晚哺,下方灯火听钟鱼。
天连震泽涵元气,地涌浮图切太虚。
凉立松风观石溜,晚寻樵径扣僧庐。
孤亭山麓荒苔积,犹想幽人夜读书。

寄熙本明

作者:倪瓒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在山无事入城中,每问归樵得信通。
松室夜灯禅影瘦,石潭秋水道心空。
幽扉独掩林间雨,疏磬遥传谷口风。
几度行吟欲相觅,乱流深涧隔西东。

七月七日同宋显夫学士暨经筵僚属游上京西山

作者:周伯琦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盘盘绝顶抚峥嵘,目尽天涯一掌平。
海气腾空摇铁刹,山风卷雾净金城。
鞲鹰秋健诸酋帐,苑马宵肥七校营。
相顾依然情未已,携壶明日约同倾。

无题效商隐体四首

作者:杨维桢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二月皇都花满城,美人多病苦多情。
一双孔雀衔青绶,十二飞鸿上锦筝。
酒掬珍珠传玉掌,羹分甘露倒银罂。
不堪容易少年事,争遣狂夫作后生。

和刘朔斋海棠

作者:牟巘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人物当今第一流,以花为屋玉为舟。
晓妆未许褰帏看,夜醉何妨秉烛游。
锦里宣华思旧梦,黄州定慧起新愁。
何如归伴徐公饮,稳结一巢花上头。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作者:李郢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
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郡斋感物寄长安亲友

作者:羊士谔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晴天春意并无穷,过腊江楼日日风。
琼树花香故人别,兰卮酒色去年同。
闲吟铃阁巴歌里,回首神皋瑞气中。
自愧朝衣犹在箧,归来应是白头翁。

郡中言怀寄西川萧员外

作者:羊士谔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功名无力愧勤王,已近终南得草堂。
身外尽归天竺偈,腰间唯有会稽章。
何时腊酒逢山客,可惜梅枝亚石床。
岁晚我知仙客意,悬心应在白云乡。

崔卿池上双白鹭

作者:贾岛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鹭雏相逐出深笼,顶各有丝茎数同。
洒石多霜移足冷,隔城远树挂巢空。
其如尽在滩声外,何似双飞浦色中。
见此池潭卿自凿,清泠太液底潜通。

伤贾岛无可

作者:李郢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却到京师事事伤,惠休归寂贾生亡。
何人收得文章箧,独我来经苔藓房。
一命未沾为逐客,万缘初尽别空王。
萧萧竹坞斜阳在,叶覆闲阶雪拥墙。

江亭晚望

作者:李郢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碧天凉冷雁来疏,闲望江云思有余。秋馆池亭荷叶后,
野人篱落豆花初。无愁自得仙人术,多病能忘太史书。
闻说故园香稻熟,片帆归去就鲈鱼。

赠牛山人

作者:贾岛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二十年中饵茯苓,致书半是老君经。
东都旧住商人宅,南国新修道士亭。
凿石养峰休买蜜,坐山秤药不争星。
古来隐者多能卜,欲就先生问丙丁。

送人之岭南

作者:李郢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关山迢递古交州,岁晏怜君走马游。
谢氏海边逢素女,越王潭上见青牛。
嵩台月照啼猿曙,石室烟含古桂秋。
回望长安五千里,刺桐花下莫淹留。

长安夜访澈上人

作者:李郢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关西木落夜霜凝,乌帽闲寻紫阁僧。
松迥月光先照鹤,寺寒沟水忽生冰。
琤琤晓漏喧秦禁,漠漠秋烟起汉陵。
闻说天台旧禅处,石房独有一龛灯。

送僧之台州

作者:李郢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独寻台岭闲游去,岂觉灵溪道里赊。
三井应潮通海浪,五峰攒寺落天花。
寒潭盥漱铜瓶洁,野店安禅锡杖斜。
到日初寻石桥路,莫教云雨湿袈裟。

紫极宫上元斋次呈诸道流

作者:李郢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碧简朝天章奏频,清宫仿佛降灵真。五龙金角向星斗,
三洞玉音愁鬼神。风拂乱灯山磬□,露沾仙杏石坛春。
明朝醮罢羽客散,尘土满城空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