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古诗词

赠相士岳鬼眼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眉峰肩井额陂陀,此相曾经鬼眼过。
知有命存聊尔耳,谓无天定盍如何。
十常九事未如意,一满三停属甚科。
佛说我身周法界,恐君莫是烁迦罗。

年逾弱冠又多锦瑟之一弦身堕尘樊未彻玉霄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夜凉莫听野猿哀,觉我枯肠转九回。
淅淅秋风吹性水,淹淹暮雨滴心灰。
自怜孤影青灯下,曾作神霄故吏来。
若待此生尘债足,凤凰合下已青苔。

燕京杂诗

作者:宁调元 年代:近代 体裁:七律
求田问舍亦徒然,来日无憀去日闲。
为鬼为蜮将一世,不飞不鸣已三年。
巴蛇渐长期吞象,蜀帝从今定化鹃。
容易河阳丝两鬓,妇人醇酒未应怜。

罗浮歌朝斗回作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紫霄飞步谒琼楼,回首人间只一周。
云绕崑崙山上起,月沉娑竭水中存。
香烟欲断归来早,羽驾相迎未敢留。
尽洗尘缘知熟路,瑶池花木未应秋。

薛直岁喜神赞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和风满面紫芝春,双脸常如酒半醺。
法籙把除符券柄,宗门立尽栋染勋。
风冠夜戴琼林月,鹤氅朝披玉洞云。
自是神仙真气象,多生曾是薛真君。

梅花二首寄呈彭吏部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冰玉丰姿不可双,霜前雪后想凄凉。
绝怜夜气浑如水,而况笛声堪断肠。
以月照之偏自瘦,无人知处忽然香。
从今桃李皆门士,谁道花中有孟尝。

携友生诣桐柏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篮舆过尽几山丫,夜宿天台仙子家。
我昔岩前种芝草,尔来云表饭胡麻。
金前错落枫犹叶,玉靥飘零菊更花。
霜露逼人心兴倦,无穷旧事散天涯。

晓发苏州逢故人

作者:魏耕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鸡鸣残月下金阊,白鹤孤栖城上霜。
匹马萧萧衣后短,重关杳杳路初长。
相逢屠狗皆亡虏,对泣南冠半故乡。
回首东吴遗恨在,胥门犹自向江湘。

梅花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损之又损玉精神,松竹新来渐卜邻。
月夜一枝香暗度,溪楼数点影横陈。
直须何逊为知己,始信张良似妇人。
从此东风还入手,管教桃李十分春。

劣隐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世态炎凉觉鼻酸,洞门空掩绿烟寒。
仗三尺剑临风舞,把一张琴对月弹。
斫竹数竿容水过,倚松半日执经看。
山林心绪得闲处,好炼长生不死丹。

感事一什病中作

作者:宁调元 年代:近代 体裁:七律
百国潮流卷地来,天公沉鼾大如雷。
神仙半出淮南犬,士木争营郭隗台。
万事尘老成痛哭,十年生死几轮回。
天花过眼飘流尽,但觉寒炉有死灰。

谒鹅湖大义禅师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古塔寒龛几岁华,粥鱼斋鼓响岩丫。
满湖春水浸明月,一带晚山横彩霞。
石鹿至今空卧草,金鹅终不再衔花。
寥寥此意无人委,欲界无禅果是耶。

天籁堂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到此令人玉骨寒,四围紫翠玉回环。
玲珑苍壁竹敲竹,重叠画屏山间山。
猿笛晓闻冥漠外,松涛夜吼有无间。
我将唤起陈知白,蜕却尘躯跨彩鸾。

松声

作者:鲍寿孙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千丈森森螺砢生,风来岩壑韵琮琤。
耳根一洗俗尘净,木末时闻天籁鸣。
汹汹银涛朝拍岸,萧萧铁马夜还营。
山中宰相殷勤听,说与傍人笑绝缨。

题迎仙堂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昔日寻师到海涯,手中常袖一青蛇。
随身风月长为伴,到处溪山总是家。
玉笥岩前曾结草,金华洞里独餐霞。
有人问我长生事,默默无言指落花。

题余府浮香亭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小亭低瞰小池边,日日春风醉管弦。
盘礴好穷诗世界,登临疑是水神仙。
玉萍掩映壶中月,锦鲤浮沉镜里天。
芍药牡丹归去后,花开十丈藕如船。

王君衍约作北郭昌华之游,黄晦闻、李茗柯

作者:宁调元 年代:近代 体裁:七律
天涯何处无芳草?归隐终须到此乡。
欢会纵多容易散,旧游回忆更堪伤。
枯荷着雨怜秋意,海燕结巢隐画梁。
今日得钱拼一醉,何如傀儡强登场。

游白鹿洞

作者:蔡沆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古洞云封山正阴,攀藤负石此登临。
双峰削剑雄中外,五老当头壮古今。
入室颙瞻先圣像,登台惭愧昔时心。
十年梦寐今方见,终老生涯只处寻。

柬全小汀

作者:林则徐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蓬山俦侣赋西征,累月边庭并辔行。
荒碛长驱回鹘马,惊沙乱扑曼胡缨。
但期绣陇成千顷,敢惮锋车历八城。
丈室维摩虽示疾,御风仍喜往来轻。

赴试途中有感

作者:李鸿章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一枕邯郸梦醒迟,蓬瀛虽远系人思。
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诗酒未除名士习,公卿须称少年时。
碧鸡金马寻常事,总要生来福命宜。

题双松山馆二律

作者:林则徐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停车未共长官亲,诗句先惊入眼新。
滴露已纫骚客佩,干云合拟大夫身。
漫论桂树前头影,要识甘棠著手春。
有约归来恣吟啸,冬心话与岁寒人。

水崖哭明圃子留

作者:方文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少小能文气似兰,里人谁不信弹冠。
只因丧乱身当废,纵使沉埋性所安。
故国有怀唯涕泪,新诗无字不悲酸。
漫劳铁匣藏枯井,此日流传血已丹。

还家杂感

作者:钱秉镫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此生谁料有还期,哭罢相看梦里疑。
同产仅余三子在,一门犹仗两兄持。
箧中泪渍游人信,壁上蜗残忆弟诗。
不是天涯归意懒,归懒原怕到家时。

癸丑狱中作

作者:宁调元 年代:近代 体裁:七律
拒狼进虎亦何忙,奔走十年此下场。
吉网罗钳新伎俩,牛头马面旧跳梁。
烂羊满地都如梦,纸虎横空任暂狂。
今日凭窗一凝睇,水光山色剧凄凉。

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

作者:苏辙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南商西洛曾虚署,长吏居民怪不来。
妄语自知当见弃,远人未信本非才。
厌从贫李嘲东阁,懒学谀张缓两腮。
知有四翁遗迹在,山中岂信少人哉。

金山寺

作者:王令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万顷清江浸碧山,乾坤都向此中宽。
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水石寒。
日暮海门飞白鸟,潮回瓜步见黄滩。
当时户外风波恶,只得高僧静处看。

登历下亭有感

作者:马定国 年代:金代 体裁:七律
男子当为四海游,又携书剑客东州。
烟横北渚芰荷晚,木落南山鸿雁秋。
富国桑麻连鲁甸,用兵形势接营丘。
伤哉不见桓公业,千古绕城空水流。

上闽帅范石湖五首

作者:敖陶孙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蚤知吴下多奇士,身许先生嫡子行。
他日略容追李杜,斯文何敢望班扬。
向来流水孤三奏,此去飞霞乞一翔。
牛铎调宫吾岂敢,嘘濡万一借声光。

风雨宿江上

作者:高士谈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风雨萧萧作暮寒,半晴烟霭有无间。
残红一抹沉天日,湿翠千重隔岸山。
短发不羞黄叶乱,寸心长羡白鸥闲。
涛声午夜喧孤枕,梦入潇湘落木湾。

庚戌元日

作者:高士谈 年代:元代 体裁:七律
旧日屠苏饮最先,而今追想尚依然。
故人对酒且千里,春色惊心又一年。
习俗天涯同爆竹,风光塞外只寒烟。
残年无复功名望,志在苏君二顷田。

谁园即事

作者:张瑞玑 年代:近代 体裁:七律
四面窗轩书百城,琴樽心迹自双清。
胸中邱壑画千本,眼底沧桑棋一枰。
剩有文章媚山水,更无书札到公卿。
一天风雪孤寒在,到底梅花不世情。

淡庵倪清父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地僻人闲春昼长,了然物我两相忘。
薄披明月归诗肆,细切清风入醉乡。
蜡味溪山闲里嚼,虀羹松竹静中尝。
把琴弹破世间事,净几明窗一炷香。

澹菴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平生只要乐清虚,占断人间静处居。
古壁空悬三尺剑,幽窗闲却一床书。
远山喜色日初染,枯木凉声风自梳。
细嚼清闲滋味别,云霞收拾作粮储。

遇桐城方密之于湖上,归复相访,赠之以诗

作者:陈子龙 年代:明代 体裁:七律
仙才寂寞两悠悠,文苑荒凉尽古丘。
汉体昔年称北地,楚风今日满南州。
可成雅乐张瑶海?且剩微辞戏玉楼。
颇厌人间枯槁句,裁云剪月画三秋。

戊申人日

作者:阎尔梅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繁华速老是春天,花极浓时落更先。
遁野有情看拾翠,封侯无相写凌烟。
心悲晚景歌皆痛,士遇奇才恨亦怜。
我去君留仍暂事,成功者退记他年。

水崖哭明圃子留

作者:方文 年代:清代 体裁:七律
忆昔相携吴楚游,日同匕箸夜同裯。
奇欢东坝千钟酒,苦恨西湖一叶舟。
共把愁心对陵阙,独将佳句播沧洲。
河山犹未归尧禹,痛尔飘零先白头。

病中作

作者:郁达夫 年代:现代 体裁:七律
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
一样伤心悲命薄,几人愤世作清谈?何当放棹江湖去,浇水桃花共结庵。

寄李起居四韵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类别:代简
楚女梅簪白雪姿,前溪碧水冻醪时。
云罍心凸知难捧,凤管簧寒不受吹。
南国剑眸能盼眄,侍臣香袖爱僛垂。
自怜穷律穷途客,正劫孤灯一局棋。

商山麻涧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馀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蒨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题武关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