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古诗词

望中怀古

作者:周朴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齐心楼上望浮云,万古千秋空姓名。
尧水永销天际去,姬风一变世间平。
高踪尽共烟霞在,大道长将日月明。
从此安然寰海内,后来无复谩相倾。

福州神光寺塔

作者:周朴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良匠用材为塔了,神光寺更得高名。
风云会处千寻出,日月中时八面明。
海水旋流倭国野,天文方戴福州城。
相轮顶上望浮世,尘里人心应总平。

春日秦国怀古

作者:周朴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春日游北园寄韩侍郎

作者:周朴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灼灼春园晚色分,
露珠千点映寒云。
多情舞蝶穿花去,
解语流莺隔水闻。
冷酒杯中宜泛滟,
暖风林下自氛氲。
仙桃不肯全开拆,
应借余芳待使君。

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

作者:周朴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黄纸晴空坠一缄,圣朝恩泽洗冤谗。
李膺门客为闲客,梅福官衔改旧衔。
名自石渠书典籍,香从芸阁著衣衫。
寰中不用忧天旱,霖雨看看属傅岩。

客州赁居寄萧郎中

作者:周朴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松店茅轩向水开,东头舍赁一裴徊。
窗吟苦为秋江静,枕梦惊因晓角催。
邻舍见愁赊酒与,主人知去索钱来。
眼看白笔为霖雨,肯使红鳞便曝腮。

桐柏观

作者:周朴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东南一境清心目,
有此千峯插翠微。
人在下方冲月上,
鹤从高处破烟飞。
岩深水落寒侵骨,
门静花开色照衣。
欲识蓬莱今便是,
更于何处学忘机。

登福州南涧寺

作者:周朴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万里重山遶福州,
南横一道见溪流。
天边飞鸟东西没,
尘里行人早晚休。
晓日青山当大海,
连云古堑对高楼。
那堪望断他乡目,
只此萧条自白头。

登岳阳楼

作者:麻温其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湖边景物属秋天,楼上风光似去年。仙侣缑生留福地,
湘娥帝子寄哀弦。云门自统轩台外,木叶偏飞楚客前。
极目江山何处是,一帆万里信归船。

从幸秦川赋鸷兽诗

作者:李浩弼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岩下年年自寝讹,生灵餐尽意如何。
爪牙众后民随减,溪壑深来骨已多。
天子纪纲犹被弄,客人穷独固难过。
长途莫怪无人迹,尽被山王棱杀他。

塞上即事

作者:吴商浩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身似星流迹似蓬,玉关孤望杳溟濛。
寒沙万里平铺月,晓角一声高卷风。
战士殁边魂尚哭,单于猎处火犹红。
分明更想残宵梦,故国依然在甬东。

武康碧落观

作者:胡传美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仙宫碧落太微书,遗迹依然掩故居。
幢节不归天杳邈,烟霞空锁日幽虚。
不逢金简扳云洞,可惜瑶台叠藓除。
欲脱儒衣陪羽客,伤心齿发已凋疏。

题僧院泉

作者:修睦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何处云根新布得,归仍半日在烟萝。
莫轻竹引经窗小,须信更深入耳多。
绕砌虽然清自别,出门长恐浊相和。
从此无心恋沧海,沧海无风亦起波。

题张道隐太山祠画龙

作者:蒋贻恭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世人空解竞丹青,惟子通玄得墨灵。
应有鬼神看下笔,岂无风雨助成形。
威疑喷浪归沧海,势欲拏云上杳冥。
静闭绿堂深夜后,晓来帘幕似闻腥。

雷塘

作者:徐振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九重城阙悲凉尽,一聚园林怨恨长。
花忆所为犹自笑,草知无道更应荒。
诗名占得风流在,酒兴催教运祚亡。
若问皇天惆怅事,只应斜日照雷塘。

忆山泉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穿云落石细湔湔,尽日疑闻弄管弦。
千仞洒来寒碎玉,一泓深去碧涵天。
烟迷叶乱寻难见,月好风清听不眠。
春雨正多归未得,只应流恨更潺湲。

孤雁

作者:张子明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只影翩翩下碧湘,傍池鸳鹭宿银塘。虽逢夜雨迷深浦,
终向晴天著旧行。忆伴几回思片月,蜕翎多为系繁霜。
江南塞北俱关念,两地飞归是故乡。

作者:韩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阴覆翠苔。

作者:韩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如凭细叶留春色,
须把长条系落晖。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作者:韩溉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石楠树

作者:胡玢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本自清江石上生,移栽此处称闲情。青云士尽识珍木,
白屋人多唤俗名。重布绿阴滋藓色,深藏好鸟引雏声。
余今一日千回看,每度看来眼益明。

题游帷观真君殿后

作者:伊用昌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日日祥云瑞气连,侬家应作大神仙。
笔头洒起风雷力,剑下驱驰造化权。
更无戎夷添礼乐,永教胡虏绝烽烟。
列仙功业只如此,直上三清第一天。

留题阁皂观

作者:伊用昌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花洞门前吠似雷,险声流断俗尘埃。
雨喷山脚毒龙起,月照松梢孤鹤回。
萝幕秋高添碧翠,画帘时卷到楼台。
两坛诗客何年去,去后门关更不开。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足恨饶悲不自由,萍无根蒂水长流。
庾公明月吟连曙,谢守青山看入秋。
一饭意专堪便死,千金诺在转难酬。
云沈鸟去回头否,平子才多好赋愁。

绣龟形诗

作者:侯氏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暌离已是十秋强,对镜那堪重理妆。闻雁几回修尺素,
见霜先为制衣裳。开箱叠练先垂泪,拂杵调砧更断肠。
绣作龟形献天子,愿教征客早还乡。

关西驿亭即事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晚霞零落雨初收,关上危阑独怅留。
千里好春聊极目,五陵无事莫回头。
山犹带雪霏霏恨,柳未禁寒冉冉愁。
直是无情也肠断,鸟归帆没水空流。

上盐城令述德诗

作者:张辞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门风常有蕙兰馨,鼎族家传霸国名。
容貌静悬秋月彩,文章高振海涛声。
讼堂无事调琴轸,郡阁何妨醉玉觥。
今日东渐桥下水,一条从此镇常清。

桂州筵上赠胡予女

作者:陆岩梦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自道风流不可攀,却堪蹙额更颓颜。
眼睛深却湘江水,鼻孔高于华岳山。
舞态固难居掌上,歌声应不绕梁间。
孟阳死后欲千载,犹在佳人觅往还。

青阳馆望九子山

作者:窦叔向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苍翠岧峣上碧天,九峰遥落县门前。
毫芒映日千重树,涓滴垂空万丈泉。
武帝南游曾驻跸,始皇东幸亦祈年。
云祠绝迹终难访,唯有猿声到客边。

偶书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青牛关畔寄孤村,山当屏风石当门。
芳树绿阴连蔽芾,长河飞浪接昆仑。
苔田绿后蛙争聚,麦垄黄时雀更喧。
只此无心便无事,避人何必武陵源。

闲居有作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依依芳树拂檐平,绕竹清流浸骨清。
爱弄绿苔鱼自跃,惯偷红果鸟无声。
踏青堤上烟多绿,拾翠江边月更明。
只此超然长往是,几人能遂铸金成。

作者:卢士衡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云外千寻好性灵,伴杉陪柏事孤贞。
招呼暑气终无分,应和凉风别有声。
细雨洒时花旋落,道人食处叶重生。
如逢郢匠垂搜采,为栋为梁力不轻。

望岳时贼据华夏

作者:唐彦谦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长路风埃隔楚氛,忽惊神岳映朝曛。
削成绝壁五千仞,高揖泥金七十君。
祝史秘辞今莫睹,从臣嘉颂久无闻。
幽人闲望封中地,好为吾皇起白云。

晚泊松江

作者:吴融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落日停桡古渡边,古今踪迹一苍然。
平沙尽处云藏树,远吹收来水定天。
正困东西千里路,可怜潇洒五湖船。
如何不及前贤事,却谢鲈鱼在洛川。

送曾德迈归宁宜春

作者:曹松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湘东山川有清辉,袁水词人得意归。
几府争驰毛义檄,一乡看侍老莱衣。
筵开灞岸临清浅,路去蓝关入翠微。
想到宜阳更无事,并将欢庆奉庭闱。

湘江晓望

作者:熊皎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笙歌欢罢散离筵,水色朦胧蘸宿烟。
山响疏钟何处寺,火光收钓下滩船。
微云过岛侵微月,古岸平江浸远天。
归梦已阑风色动,孤帆仍要住无缘。

游嵩山

作者:熊皎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独背焦桐访洞天,暂攀灵迹弃尘缘。
深逢野草皆疑药,静见樵人恐是仙。
翠木入云空自老,古碑横水莫知年。
可怜幽景堪长往,一任人间岁月迁。

九华望庐山

作者:熊皎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九江山势尽峥嵘,惟有匡庐最得名。
万叠影遮残雪在,数峰岚带夕阳明。
冷侵醉榻铺秋色,高亚吟龙送水声。
只待丹霄酬志了,白云深处是归程。

月中桂

作者:熊皎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断破重轮种者谁,银蟾何事便相随。莫言望夜无攀处,
却是吟人有得时。孤影不凋清露滴,异香常在好风吹。
几回目断云霄外,未必姮娥惜一枝。

赠禅月大师

作者:王锴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长爱吾师性自然,天心白月水中莲。
神通力遍恒沙外,诗句名高八米前。
寻访不闻朝振锡,修行唯说夜安禅。
太平时节俱无事,莫惜时来话草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