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古诗词

横吹曲辞·陇头水

作者:王建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陇水何年陇头别,不在山中亦呜咽。征人塞耳马不行,
未到陇头闻水声。谓是西流入蒲海,还闻北海绕龙城。
陇东陇西多屈曲,野麋饮水长簇簇。胡兵夜回水傍住,
忆著来时磨剑处。向前无井复无泉,放马回看陇头树。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作者:皇甫冉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
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
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
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作者:李端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
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
猿声寒过水,树色暮连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郊庙歌辞·晋昭德成功舞歌·武功舞歌二首

作者:唐无名氏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拨乱资英王,开基自晋阳。一戎成大业,七德焕前王。
炎汉提封远,姬周世祚长。朱干将玉戚,全象武功扬。
睿算超前古,神功格上圆。百川留禹迹,万国戴尧天。
既已櫜弓矢,诚宜播管弦。跄跄随鸟兽,共乐太平年。
第十七卷

昭君词

作者:戴叔伦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汉宫若远近,路在寒沙上。到死不得归,何人共南望。

去妇怨

作者:戴叔伦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出户不敢啼,风悲日凄凄。
心知恩义绝,谁忍分明别。
下坂车辚辚,畏逢乡里亲。
空持床前幔,却寄家中人。
忽辞王吉去,为是秋胡死。
若比今日情,烦冤不相似。

从军行

作者:戴叔伦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丈夫四方志,结发事远游。远游历燕蓟,独戍边城陬。
西风垄水寒,明月关山悠。酬恩仗孤剑,十年弊貂裘。
封侯属何人,蹉跎雪盈头。老马思故枥,穷鳞忆深流。
弹铗动深慨,浩歌气横秋。报国期努力,功名良见收。

江行

作者:戴叔伦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漾舟晴川里,挂席候风生。
临泛何容与,爱此江水清。
芦洲隐遥嶂,露日映孤城。
自顾疏野性,屡忘鸥鸟情。
聊复于时顾,暂欲解尘缨。
驱驰非吾愿,虚怀浩已盈。

塞上曲

作者:顾况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黠虏初南下,尘飞塞北境。汉将怀不平,雠扰当远屏。
金革卧不暖,起舞霜月冷。点军三十千,部伍严以整。
酣战祈成功,于焉罢边衅。

从军行

作者:戎昱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昔从李都尉,双鞬照马蹄。擒生黑山北,杀敌黄云西。
太白沈虏地,边草复萋萋。归来邯郸市,百尺青楼梯。
感激然诺重,平生胆力齐。芳筵暮歌发,艳粉轻鬟低。
半酣秋风起,铁骑门前嘶。远戍报烽火,孤城严鼓鼙。
挥鞭望尘去,少妇莫含啼。

寻橦歌

作者:王建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人间百戏皆可学,寻橦不比诸馀乐。
重梳短髻下金钿,红帽青巾各一边。
身轻足捷胜男子,绕竿四面争先缘。
习多倚附欹竿滑,上下蹁跹皆著袜。
翻身垂颈欲落地,却住把腰初似歇。
大竿百夫擎不起,袅袅半在青云里。
纤腰女儿不动容,戴行直舞一曲终。
回头但觉人眼见,矜难恐畏天无风。
险中更险何曾失,山鼠悬头猿挂膝。
……

寄远曲

作者:王建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美人别来无处所,巫山月明湘江雨。千回相见不分明,
井底看星梦中语。两心相对尚难知,何况万里不相疑。

神树词

作者:王建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我家家西老棠树,须晴即晴雨即雨。四时八节上杯盘,
愿神莫离神处所。男不着丁女在舍,官事上下无言语。
老身长健树婆娑,万岁千年作神主。

古宫怨

作者:王建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乳乌哑哑飞复啼,城头晨夕宫中栖。
吴王别殿绕江水,后宫不开美人死。

春来曲

作者:王建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春欲来,每日望春门早开。黄衫白马带尘土,
逢著探春人却回。御堤内园晓过急,九衢大宅家家入。
青帝少女染桃花,露妆初出红犹湿。光风暾暾蝶宛宛,
绕树气匝枝柯软。可怜寒食街中郎,早起著得单衣裳。
少年即见春好处,似我白头无好树。

关山月

作者:司空曙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苍茫明月上,夜久光如积。野幕冷胡霜,关楼宿边客。
陇头秋露暗,碛外寒沙白。唯有故乡人,沾裳此闻笛。

秋千词

作者:王建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
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
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
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
傍人送上那足贵,终赌鸣珰斗自起。
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
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江南杂体二首

作者:王建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江上风翛翛,竹间湘水流。
日夜桂花落,行人去悠悠。
复见离别处,虫声阴雨秋。
处处江草绿,行人发潇湘。
潇湘回雁多,日夜思故乡。
春梦不知数,空山兰蕙芳。

公子家

作者:聂夷中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
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生禖屏风歌

作者:温庭筠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玉墀暗接昆仑井,井上无人金索冷。
画壁阴森九子堂,阶前细月铺花影。
绣屏银鸭香蓊蒙,天上梦归花绕丛。
宜男漫作后庭草,不似樱桃千子红。

君子行

作者:李咸用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君子慎所履,小人多所疑。尼甫至圣贤,犹为匡所縻。

鸡鸣曲

作者:李咸用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海树相扶乌影翘,戴红拍翠声胶胶。鸳瓦冻危金距趫,
夸雄斗气争相高。漏残雨急风萧萧,患乱忠臣欺宝刀。
霜浓月薄星昭昭,太平才子能歌谣。山翁梦断出衡茅,
谷口雾中饥虎号,离人枕上心忉忉。

代征妇怨

作者:施肩吾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寒窗羞见影相随,嫁得五陵轻薄儿。
长短艳歌君自解,浅深更漏妾偏知。
画裙多泪鸳鸯湿,云鬓慵梳玳瑁垂。
何事不看霜雪里,坚贞惟有古松枝。

婵娟篇

作者:孟郊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花婵娟,泛春泉。竹婵娟,笼晓烟。妓婵娟,不长妍。
月婵娟,真可怜。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汉宫承宠不多时,飞燕婕妤相妒嫉。

归信吟

作者:孟郊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巫山高

作者:孟郊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见尽数万里,不闻三声猿。但飞萧萧雨,中有亭亭魂。
千载楚王恨,遗文宋玉言。至今晴明天,云结深闺门。

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

作者:孟郊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握中有新声,楚竹人未闻。
识音者谓谁,清夜吹赠君。
昔为潇湘引,曾动潇湘云。
一叫凤改听,再惊鹤失群。
江花匪秋落,山日当昼曛。
众浊响杂沓,孤清思氛氲。
欲知怨有形,愿向明月分。
一掬灵均泪,千年湘水文。

操莲曲

作者:何希尧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锦莲浮处水粼粼,风外香生袜底尘。
荷叶荷裙相映色,闻歌不见采莲人。

长歌行

作者:刘复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淮南木落秋云飞,楚宫商歌今正悲。青春白日不与我,
当垆举酒劝君持。出门驱驰四方事,徒用辛勤不得意。
三山海底无见期,百龄世间莫虚弃。
君不见金城帝业汉家有,东制诸侯欲长久。
奸雄窃命风尘昏,函谷重关不能守。龙蛇出没经两朝,
胡虏凭陵大道销。河水东流宫阙尽,五陵松柏自萧萧。

公子行

作者:于鹄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少年初拜大长秋,半醉垂鞭见列侯。马上抱鸡三市斗,
袖中携剑五陵游。玉箫金管迎归院,锦袖红妆拥上楼。
更向院西新买宅,月波春水入门流。

殿前生桂树

作者:陈陶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仙娥玉宫秋夜明,桂枝拂槛参差琼。香风下天漏丁丁,
牛渚翠梁横浅清,羽帐不眠恨吹笙。栖乌暗惊仙子落,
步月鬃云堕金雀。蕙楼凉簟翠波空,银缕香寒凤凰薄。
东海即为郎斟酌,绮疏长悬七星杓。

兵后西日溪行

作者:皎然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一从清气上为天,仙叟何年见乾海。黄河几度浊复清,
此水如今未曾改。西寻仙人渚,误入桃花穴。
风吹花片使我迷,时时问山惊踏雪。石梁丹灶意更奇,
春草不生多故辙。我来隐道非隐身,如今世上无风尘。
路是武陵路,人非秦代人。饭松得高侣,濯足偶清津。
数片昔贤磐石在,几回并坐戴纶巾。

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

作者:欧阳炯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锦城东北黄金地,故迹何人兴此寺。白眉长老重名公,
曾识会稽山处士。寺门左壁图天王,威仪部从来何方。
鬼神怪异满壁走,当檐飒飒生秋光。我闻天王分理四天下,
水晶宫殿琉璃瓦。彩仗时驱狒秫装,金鞭频策骐驎马。
毗沙大像何光辉,手擎巨塔凌云飞。地神对出宝瓶子,
天女倒披金缕衣。唐朝说著名公画,周昉毫端善图写。
张僧繇是有神人,吴道子称无敌者。奇哉妙手传孙公,
……

胡笳曲

作者:王贞白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陇底悲笳引,陇头鸣北风。一轮霜月落,万里塞天空。
戍卒泪应尽,胡儿哭未终。争教班定远,不念玉关中。

三月歌

作者:阎德隐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洛阳城路九春衢,洛阳城外柳千株。
能得来时作眼觅,天津桥侧锦屠苏。

折杨柳歌

作者:许虬 年代:清代 体裁:乐府
居辽四十年,生儿十岁许。
偶听故乡音,问爷此何语。

塞下曲

作者:陈陶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边头能走马,猿臂李将军。射虎群胡伏,开弓绝塞闻。
海山谙向背,攻守别风云。只为坑降罪,轻车未转勋。
望湖关下战,杂虏丧全师。鸟啄豺狼将,沙埋日月旗。
牛羊奔赤狄,部落散燕耆。都护凌晨出,铭功瘗死尸。

悲哉行

作者:陈陶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中岳仇先生,遗余饵松方。服之一千日,肢体生异香。
步履如风旋,天涯不赍粮。仍云为地仙,不得朝虚皇。
狡兔有三穴,人生又何常。悲哉二廉士,饿死于首阳。

明月湖醉后蔷薇花歌

作者:唐无名氏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万朵当轩红灼灼,晚阴照水尘不著。西施醉后情不禁,
侍儿扶下蕊珠阁。柔条嫩蕊轻菩鳃,一低一昂合又开。
深红浅绿状不得,日斜池畔香风来。红能柔,绿能软,
浓淡参差相宛转。舞蝶双双谁唤来,轻绡片片何人剪。
白发使君思帝乡,驱妻领女游花傍。持杯忆著曲江事,
千花万叶垂宫墙。复有同心初上第,日暮华筵移水际。
笙歌日日徵教坊,倾国名倡尽佳丽。我曾此处同诸生,
……

董逃行

作者:贝琼 年代:明代 体裁:乐府
北风破肉胡兵利,汉将驱人死胡地。
丈夫四出妇女号,长安十日城门闭。
夜入南山忍冲虎,尚胜迢迢随捕虏。
城中有地尽蓬篙,城下何人种禾黍!
夜间董逃四面歌,却思乡土泪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