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次韵刘贡父题文潞公草书

作者:苏辙 年代:宋代
鹰扬不减少年时,墨作龙蛇纸上飞。
应笑学书心力尽,临池写遍未裁衣。

三叠泉

作者:方以智 年代:明代
三峡巴江似直流,叠溪屏障几曾收。
冰绡翦破裁云幔,银汉倾斜作玉沟。
画角鼓声催急雨,阳关笛曲送深秋。
谁将折笔图成后,可挂松风最上楼。

答陈公美四首

作者:苏洵 年代:宋代
仲尼为群婢,一走十四年。
荀卿老不出,五十干诸田。
顾彼二夫子,岂其陷狂颠。
出处固无定,不失称圣贤。
彼亦诚自信,谁能恤多言。

十五夜默庵招饮

作者:蒋易 年代:清代 体裁:五律
应为冰蟾好,羁凄共野亭。
醉开双泪眼,寒动一天星。
战鼓春风寂,渔灯夜气腥。
炉存先世物,香爇蔗浆青。

思归天台

作者:曹勋 年代:宋代
山中小筑枕溪流,却踏红尘笑拙谋。
鬓点吴霜今已才,儿皆楚语只堪愁。
猿惊鹤怨事偶尔,燕语莺啼春罢休。
每与儿曹话归计,一帘清梦绕沧洲。

梦里青山图为桐上人题

作者:冷士嵋 年代:清代 体裁:七绝
竹屋蒲团万壑东,萧然一幻坐来空。
十年尘虑都亡尽,留得青山入梦来。

送范竹所赴吴江学职

作者:陈深 年代:宋代
多士乘时出,享涂志来优。
名家傅旧学,文治佐新州。
六月江湖冷,三山风雨秋。
应怀霸越祖,落日望扁舟。

都下竹枝词

作者:方文 年代:清代
有客慈仁古寺中,苍龙鳞畔泣春风。
布衣自有布衣语,不与簪绅朝士同。

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

作者:杨维桢 年代:元代
於王气,涂之冈。
五百祀,皇陵藏。
火流乌,星流红,驾生圣人应天祥。
圣人生,六合一统天下昌。
汝阿弥,言语侏离复兜离,妖诵胡膜干毒师。
蜂屯蚁聚乞乞万,摇首枯舌乐不疲。
金银城,铁为键,汤为池,北据河洛南驱淮,老獐野鹘弗能支。
大明帝,厉虎旅,拔龙飞,手把黄钺相招麾。
元运绝,弥何为,筑京观,兖之际,荆之垂。
……

铁袈裟

作者:白彦惇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步绕危峰渡翠崖,扪萝初上更崔嵬。
他年若有寻真分,定结茅芦傍此台。

送彭侍晨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铁髭鹘眼两颜酡,走遍江湖所得多。
脚踏雷车朝帝极,手持斗柄戽天河。
剑尖指处乾坤暗,丹篆书时鬼魅号。
名满四方今老矣,请归玉府掌西曹。

送江子恭三首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春来行尽烂田畦,云满春空水满溪。
风漾碧波翻麦垅,日晴红雨落桃蹊。
杜鹃声断惊寒兔,蝴蝶梦残听晓鸡。
人在江东寄归信,海棠花谢燕衔泥。

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

作者:苏辙 年代:宋代
风波定后得西归,鸟鹊喧呼里巷知。
未熟黄粱惊破梦,相看白发信乘危。
豚肩尚有冬深味,蚕器应逢市合时。
父老为公留腊酒,不须犹唱式微诗。
怀印徒行尚故衣,邸中掾史见犹疑。
千人上冢乡关动,五马行春雨泽随。
醉里坠车初未觉,道中破甑复谁悲。
西行漫遣亲朋喜,早赋陶翁归去诗。

秋风歌

作者:曹勋 年代:宋代
萧萧兮寂寥,劳心兮忉忉。交河水冷胡马骑,良人万时从嫖姚。罗衣宽尽慵梳掠,翡翠无光香自消。

中秋夜洞庭对月歌

作者:查慎行 年代:清代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沈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眩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双莲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一池莲菡漾红霞,并带双花足赏嗟。
醉面相看谁得似,三郎夜饮玉真家。

题方子明道人东窗

作者:苏辙 年代:宋代
纸窗云叶净,香篆细烟青。
客到催茶磨,泉声响石瓶。
禅关敲每应,丹诀问无经。
赠我刀圭药,年来发变星。

述古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乐府
黍大青混沌,此即万化鞘。
盘古不得窥,凿之忽七竅。
太朴既脱手,银蝠乃夜啸。
乾坤两饼分,日月变丸跳。
九鸦方爇天,致渠共工斗。
额血不周山,山裂天西漏。
娲皇炼彩石,一发大庭笑。
宓犧方蛇蟠,商契亦燕鷇。

严颜碑

作者:苏辙 年代:宋代
古碑残缺不可读,远人爱惜未忍磨。
相传昔者严太守,刻石千岁字已讹。
严颜平生吾不记,独忆城破节最高。
被擒不辱古亦有,吾爱善折张飞豪。
军中生死何足怪,乘胜使气可若何。
斫头徐死子无怒,我岂畏死如儿曹!匹夫受戮或不避,所重壮气吞黄河。
临危闲暇有如此,览碑慷慨思横戈。

次韵李朝散游洞山二首

作者:苏辙 年代:宋代
古寺依山占几峰,精庐仿佛类天宫。
三年欲到官为碍,百里相望意自通。
无事佛僧何处著,人群鸟兽不妨同。
眼前簿领何时脱,一笑相看丈室中。
僧老经时不出山,法堂延客未曾关。
心开宝月婵娟处,身寄浮云出没间。
休夏巾瓶谁与共,迎秋水石不胜闲。
近来寄我《金刚》颂,欲指胸中无所还。

陪赵工部三峡白鹿之游有感而赋

作者:陈宓 年代:宋代
一涧萦纡与洞深,长年金石孔堂音。
此身无计巢云壑,归去蓬窗只此心。

题落霞孤骛图

作者:唐寅 年代:明代
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骛渺无踪。
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和同官问耳疾六首

作者:曹勋 年代:宋代
牛斗当年事,何当复此时。
{上敖下言}乎虽有象,默尔类无知。
不作多闻士,难尤造物儿。
傥能三耳出,更诵五言诗。

江上看山

作者:苏辙 年代:宋代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榛赤如赭。
莫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云霭新画。
前山更远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穠秀,依然不负远来心。

陪赵工部三峡白鹿之游有感而赋

作者:陈宓 年代:宋代
昔年相见尚儿童,今日同游鬓欲翁。
佳处山川总如旧,见君如见紫阳公。

《绮疏遗恨》之刀

作者:唐寅 年代:明代
凤头交股雪花镔,剪断吴淞江水浑;只有相思泪难剪,旧痕才断接新痕。

岁暮杂感十首

作者:曾国藩 年代:清代
纷纷节候尽平常,西舍东家底事忙?十二万年都小劫,七千馀岁亦中殇。
蜉蝣身世知何极,胡蝶梦魂又一场。
少昊笑依情太寡,故堆锦绣富春光。

次前韵

作者:苏辙 年代:宋代
闭门何所事,毛发日青青。
齿折登山屐,尘生贳酒瓶。
调心开贝叶,救病读《难经》。
定起无人见,寒灯一点星。

上清宫方丈后亭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三四声猿叫落月,六七竿竹呼起风。
夜静无人知此味,还他方丈拙庵翁。

元老和示小诗自谓非战之罪复作一绝并坐具还

作者:苏辙 年代:宋代
请君却领弥天具,不欲终收陷虎名。
莫道昏沉非战罪,何如不战屈人兵。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十四

作者:裘万顷 年代:宋代
淡月笼花花映窗,好风吹竹竹浮香。
梦回何处一声笛,人静山幽天正凉。

代挽何知县二首

作者:陈耆卿 年代:宋代
才非似舅辱心知,露豁襟期喜溢眉。
县组秦淮久依托,宾筵建邺又追随。
闻君驯雉未多日,洎我分鱼己后时。
徒对弦歌诵遗爱,西风涕泪强裁诗。

送金竺虔之官闽中

作者:曾国藩 年代:清代
朋好翩翩去,君今伤此行。
春风一杯酒,旧雨十年情。
循吏平生志,神仙薄幸名。
海隅氛正恶,看法斫长鲸。

仙游潭五首·马融石室

作者:苏辙 年代:宋代
扶风贵公子,早岁伴山家。
吹笛堕秋叶,读书随晓鸦。
业成心自叛,学苦我长嗟。
石室非人住,穷山雪似沙。

始春初堂望钟山余雪

作者:陈三立 年代:近代
余雪冠岩峦,高高水上看。
笳音切云起,人语落溪残。
钓稳鱼痕长,晴完雁背宽。
引春文石径,梅气自生寒。

桃花雨过图

作者:唐寅 年代:明代
桃花雨过水连天,古树高岸乱玉泉。
独立溪头穷物理,不知斜日落平川。

金阊送别图

作者:唐寅 年代:明代
金阊杨柳麦尘丝,又送吾儿上路岐。
若到长安见知己,为言贫甚转工诗。

海上次韵答天梅

作者:宁调元 年代:近代 体裁:七律
去年此日相逢地,可肯年年此地逢。
残雪未销成腊鼓,新元弹指过黄龙。
一壶浊酒从容尽,竟日清谈意态雄。
我向吟坛一低首,诗人今有李空同。

题清胜轩壁

作者:白玉蟾 年代:宋代 体裁:七古
奇花两朵香一炉,片心无事便清虚。
壁头有琴床有剑,浩歌梵曲声虚徐。
物外志趣本不俗,山轩清胜万事足。
自劝之酒三两杯,无争之棋三两局。

书感

作者:宁调元 年代:近代 体裁:七律
天阴雨骤昼闻雷,犴陛重重即夜台。
铁铸九州浑是错,愁来百念尽成灰。
好还且莫论天道,泄愤公然托祸魁。
去日来年都不易,肯因知己托良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