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秋夜曲

作者:王维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十二月过尧民歌为别情

作者:王实甫 年代:元代 体裁:散曲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能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忆秦娥·娄山关

作者:毛泽东 年代:现代 体裁: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题乌江亭

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采桑子

作者:欧阳修 年代:宋代 体裁: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东方欲晓

作者:宋庠 年代:宋代
鸟渴催宵漏,鸡鸣引曙光。
山西河闇淡,天北斗低昂。
银烛香犹烬,瑶琴冷未张。
何须开宾鑑,容鬓定苍苍。

行路难 其二

作者:李白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西江月

作者:辛弃疾 年代:宋代 体裁:
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
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浪淘沙

作者:欧阳修 年代:宋代 体裁: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积雨辋川庄作

作者:王维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赠乔侍郎

作者:陈子昂 年代:唐代 体裁:五绝
汉廷荣巧宦,云阁薄边功。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

浣溪沙

作者:晏殊 年代:宋代 体裁:
玉碗冰寒滴露华
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
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清平乐

作者:辛弃疾 年代:宋代 体裁: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
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
眼前万里江山。

逢侠者

作者:钱起 年代:唐代 体裁:五绝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白云谣

作者:先秦无名氏 年代:先秦
白云在天,丘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复能来。

别周记室

作者:王胄 年代:隋代
五里徘徊隺,三声断绝猿。
何言俱失路,相对泣离樽。
别路悽无已,当歌寂不喧。
贫交欲有赠,掩涕竟无言。

赠妇诗

作者:秦嘉 年代:汉代
皇灵无私亲,
为善荷天禄。
伤我与尔身,
少小罹茕独。
既得结大义,
欢乐苦不足。
念当远离别,
思念叙款曲。
河广无舟梁,
道近隔丘陆。
临路怀惆怅,
中驾正踯躅。
浮云起高山,
悲风激深谷。
良马不回鞍,
轻车不转毂。
针药可屡进,
愁思难为数。
贞士笃终始,
恩义不可属。

牧童

作者:黄庭坚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圆圆曲

作者:吴伟业 年代:清代 体裁:乐府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

望江州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江回望见双华表,知是浔阳西郭门。
犹去孤舟三四里,水烟沙雨欲黄昏。

无题

作者:冯小青 年代:明代
冷雨幽窗不可听,
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
岂独伤心是小青!

北山

作者:诗经 年代:先秦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嘉我未老,鲜我方将。
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
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
……

题邸间壁

作者:郑会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荼糜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
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

夜归鹿门歌

作者:孟浩然 年代:唐代 体裁:七古
山寺鸣钟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寄夫

作者:陈玉兰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类别:代简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定风波

作者:辛弃疾 年代:宋代 体裁: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
极目南云无过雁。
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

无限江山行未了。
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
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春风十日放灯时。

仲行再示新句,复次韵述怀

作者:范成大 年代:宋代
神仙懒学古浮丘,祖意慵参老赵州。
四壁尘埃心似水,一生风露鬓先秋。
病衰谨谢吴中客,技拙甘同楚国优。
斥鷃蓬蒿元自足,世间何必卧高楼%

柏梁诗

作者:刘彻 年代:汉代
日月星辰和四时。
骖驾驷马从梁来。
郡国士马羽林材。
总领天下诚难治。
和抚四夷不易哉。
刀笔之吏臣执之。
撞钟伐鼓声中诗。
宗室广大日益滋。
周卫交戟禁不时。
总领从官柏梁台。
平理请谳决嫌疑。
修饰与马待驾来。
郡国吏功差次之。
乘舆御物主治之。
陈粟万石扬以箕。
徼道宫下随讨治。
……

段正淳写与王夫人(段誉途中所补)

作者:金庸 年代:当代 体裁:七绝
春沟水动茶花白,夏谷云生荔枝红。
青裙玉面如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和贾舍人早朝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体裁:七律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后出塞五首

作者:杜甫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鞭,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

塞上曲

作者:李攀龙 年代:明代
白羽职霜出塞寒,
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
多少征人马上看。

陇西行

作者:陈陶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作者:秋瑾 年代:近代 体裁:七律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采蘋

作者:诗经 年代:先秦
于以采蘋[1]?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2];
于以湘之?维锜[3]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晚风

作者:杨万里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晚日暄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
作寒作冷何须怒?来日一霜谁不知。

关山月

作者:江总 年代:隋代
兔月半轮明。
狐关一路平。
无期从此别。
复欲几年行。
暎光书汉奏。
分影照胡兵。
流落今如此。
长戍受降城。

上元应制

作者:蔡襄 年代:宋代 体裁:七律
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
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
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余年惠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