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和周世钊同志》毛泽东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古诗意思 全文翻译 诗意和赏析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作者:毛泽东 年代:现代 体裁:七律
春风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全文翻译

NA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注释

  1. 春江:指春天涨水的湘江。
  2. 暂徘徊:即短暂流连。
  3. 层峰:山峰层叠,这里指的是岳麓山山峰。
  4. 绿洲:指橘子洲,在长沙的湘江中间的一块陆地。
  5. 尊前:尊同“樽”,酒杯。尊前:即宴席上。
  6. 域外鸡虫事可哀: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缚鸡行》“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的诗句。
  7. 韶华:美好的年华,指人的青年时代。
  8. 卅年:即三十年。毛泽东曾于1925年游历岳麓山,到此次重游旧地,恰是三十年。
  9. 赫曦台:在岳麓山的岳麓书院。南宋朱熹称岳麓山顶为赫曦,后因此山上的台为赫曦台。清代因山上台毁,将原“赫曦台”匾额悬挂于岳麓书院“前台”,由此前台更名为“赫曦台”。赫曦:光明盛大的样子。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赏析

周世钊是湖南宁乡人,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同学,曾加入新民学会。解放后与毛泽东信件来往颇多,并有诗词唱和。周世钊当时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兼湖南省第一师范校长。

1955年6月,毛泽东到湖南视察工作,周世钊陪同游览长沙岳麓山,写了一首《七律•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随信件寄给毛泽东。毛泽东收到信件后于10月4日回信,信中就附有这首和周世钊的七律诗。

诗词鉴赏

整体把握

全诗56字,毛泽东写于1955年。这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政治抒情诗。通过对春游长沙情景的回顾与追叙,不仅生动地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河山,而且表现了诗人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宽阔胸怀。

全诗前半部分重在写景,景色壮丽,境界阔大;后半部分重在抒情,情真意切,胸襟放达。

逐句分析

这首诗的前四句是描写岳麓山、湘江的如画风景。“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是写毛泽东在湘江游玩之后,又登上了岳麓山,从层峰之上瞭望壮阔的山川大地。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这两句运用工整的对仗描写了江上微风泛波、山中雨随山上的迷人景致。

诗的后四句由观赏风景转而抒发议论,感叹世事沧桑。“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描写了国际形势。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不要慨叹年华似流水,30年后,我还要回到赫曦台。这句诗反映了毛泽东豁达的胸襟和对前途充满着信心,也反映了毛泽东对往昔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岁月,对故园故国的缅怀之情。

全诗由写景到抒情,从长沙写到国际社会,反映了一位领导者的博大胸怀和深沉思考。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评注解析

【注释】:
1955年10月

推荐诗词

玉楼春
黄莺儿
自爱
菩萨蛮
满庭芳
即席
青玉案
永遇乐
江南弄
出江
杂兴
哭女樊
野堂
别意
笔离手
山行赞
忆闷令
杂感
发建康
促促词
渔父
初入汴
岩桂
溪上翁
信步
沁园春
醉春风
春闺词
孤村